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扩散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扩散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阐述创新扩散理论及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关系的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利用城市间创新扩散强度模型,实证分析城市规模和创新的关系及城市间扩散模式。得到结论:北京、上海扩散强度最大,东部城市普遍较高,扩散强度基本与城市人口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提出充分运用等级扩散规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开拓和改进交流渠道,继续扩大已有城市规模对创新扩散和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模;创新扩散;等级扩散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10-02

[作者简介]毛淳镭(1988-),男,湖南郴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创新扩散;尹达(1989-),男,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创新分工。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编号: S130065)。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创新扩散的理论研究

创新扩散研究是伴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而来的, 1912年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理论、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著作中首先提出创新理论的观点,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人们渐渐发现该理论的重大价值。相关研究最先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中期,理论初创阶段。主要研究方向在界定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类型,尝试将技术创新从熊彼特的经济理论分离出来。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理论稳定开发阶段。大体完成了技术创新理论框架构建,并且不仅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开始通过实际事例实证分析。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理论独立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同时各国和部分国际组织也开始重视创新扩散,很多国家进行了本国创新扩散调查研究,例如美国在70年代进行了主要产业创新状况调查,得出了经济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的结论。我国的研究阶段是从第三阶段开始的,起步较晚,但具备后发优势;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技术创新研究,多次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扩散作为技术创新“衍生品”,同样也具备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创新扩散和城市体系的关系

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和扩散同城市体系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Boon(1967)运用等级扩散规律建立了城市系统的扩散模型,而Berry(1964)、Hudson(1969)和Pedersen(1970)运用等级效应和近邻效应的混合作用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说明。Morrill(1968)运用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近邻效应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地区波浪式扩散的空间模式。Webber和Joseph(1978)将等级扩散结构关系充分简化,得出解析解而不是模拟解。我国的城市化率近几年不断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随着创新扩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研究创新扩散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取

城市扩散属于空间上的扩散,根据城市空间扩散特点,基于城市模型,得到城市之间创新扩散强度模型:

F=N*E(1)

F为城市创新扩散强度,N为城市技术创新功能,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选择城市中部分部门从业人员数来代表城市外向功能量指标,E则由某一部门从业人员区位商L来确定,Lij 表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该式为:

Lij =Gij/Gi(2)

若Lij﹤1,则认为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量,此时Eij =0;若Lij ﹥1,则认为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量,此时Eij=Gij-GiGj/G。i城市的总外向功能量由所选各部门的外向功能量之和得出, Ei=Eij;i城市的技术创新功能Ni采用i城市专利授权数来表示。根据该模型可得出i城市创新扩散强度:

Fi=Ni*Ei(3)

(二)城市样本选取

已有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创新扩散和城市规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本文选取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数据(拉萨市数据缺失),来验证城市规模与创新扩散之间的关系。按城区人口规模对选用的35个城市进行规模等级分类: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超大城市)25个,即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石家庄、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成都、昆明、西安和乌鲁木齐,100~200万人口的城市(特大城市)8个,即福州、贵阳、兰州、南宁、呼和浩特、宁波、厦门和西宁,50~100万人口城市(大城市)2个,即海口和银川。

(三)实证结论

创新在城市间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等级扩散和传染扩散,根据已得的城市流模型,选用2011年副省级以上城市中14个部门从业人员数据来计算各部门外向功能量,选用部门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通过对35个城市的14个部门来计算有无外向功能,如果结果显示该部门具备外向功能时,再计算该城市中14个部门流强之和,得出该城市总流强。

计算出各城市外向功能量和专利授权量相乘得各城市扩散强度,因数值较大,取F对数值。得出的结果是北京、上海数值最高,分别为15和14;东部城市数据普遍较高,数值基本与人口规模相符。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创新扩散强度处在第一集团,创新扩散强度基本遵循城市规模大小排序,大规模城市创新扩散强度强于次级规模城市创新扩散强度。表明创新扩散主要从全国大城市开始,向次级规模城市扩散,再到更小规模城市,具体表现为等级扩散模式。

四、结语

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资源,为创新扩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城市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城市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扩散程度。本文通过选取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之间创新扩散基本遵循等级扩散规律,城市规模越大创新强度越大,扩散从大城市向小城市扩散。

通过上述结果和结论给我们带来启示:首先,我国大多数副省级以上城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充分运用等级扩散规律作好区域协调发展。其次,少数不具备扩散能力城市基本为西部边远城市,说明我国城市间的扩散在空间上欠缺良好的交流通道。创新的扩散不仅需要地理上的渠道也需要虚拟渠道,开拓并改进交流渠道对创新扩散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三,城市创新扩散和城市规模关系密切,城市规模与创新的产生和传播均具有正向关系。根据上述结论,对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城市来说,继续扩大城市规模对其自身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Hudson, JDiffusion in a Central Place System[J]Geographical Analysis,1969(1):45-58

[2] Pedersen, PaulOveInnovation diffusion within and between national urban system[J]Geographical Analysis, 1970(2):203-254

[3] Morrill R LWave of spatial diffus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68(8):1-18

[4] 程开明, 李金昌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动态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8, 26(3):666-672

[5] Jacobs JThe Economy of Cities[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9:116-127

[6]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77-86

Abstract:Through elaborating the literature of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nnovation and urban system,seleet our country 35 sub-provineial cities,to use the cities innovation diffusion intensity model and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scale and innovation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Beijing and Shanghai have the biggest diffusion strengh, eastern cities are general high,they have positive comelation.And it put proposes that making use of hierarchical diffusion,promoting coorchinated regional develepment,continue to expand the existing urban scale for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urban scale; innovation diffusion; hierarchical diffusion(责任编辑: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