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袖的感觉像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2000年春天的无袖装与“背心”是两个概念。传统的鸡心领毛背心,是50岁的父亲在家中阅报时所穿,是40岁的母亲居家做针线活儿的必备行头,它展现了上一代人中庸温和的生活背景和对现有生存状态高度满足的心绪,曲折地反映了中国人“一团和气”式的生活理想,几十年如一日的造型凝聚着外出闯荡的游子对亲情的向往。而无袖装不是,按时尚观察者的比喻,无袖装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洋溢着冷艳、前卫、轻灵和敏锐的意识。它的造型就传统眼光来看,常常带着一抹匪夷所思的幻想感。一个相貌温和的年轻女子穿上白色的气孔状无袖毛衣,或一袭紫色带泛光感的羽绒无袖长褛,就像在一盘香艳的水果色拉上撒了一点芥末粉,给人又辛烈又神奇的气质享受。
清新逼人到有种辛烈感,充满魅力上的进攻意识,这与无袖装设计结构上的理念相关――平庸的鸡心领早已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字水平领、拉链高领和以束绳结代替领子的“无领型”设计。为了突出“无领型”设计的先锋感,设计者专门在无袖毛衫的领口部分镶接含有贵州傈傈族风格的土织布,然后再在土织布上嵌入抽绳,缩小领口。这一设计似乎借鉴了每个人儿童时期所穿饭兜衫的天真意识于一片混沌烂漫中突出现代人一张极端清醒的脸。这种反差,乍看上去极为耐读,也因而有了普通设计所不及的底蕴。
九成无袖装有一个装饰性的帽兜,偏大,平时松弛地垂于颈后,调适着现代人的紧张情绪;有些附于无袖毛衣上的帽兜推衍为“颈套”。所谓“颈套”,与通常单为御寒用的毛颈套绝不相同,若为御寒,相附之颈套应瘦而贴颈才成,而2000年流行的颈套竟是松垮型的,轻轻向脑后一拉,即成半截风帽,如此,无袖毛衣的领口位置即成了焦点――松垮肥大的颈套,与纤瘦凑身的毛衣相对,成了一种女性独有的灰色幽默:为了时尚,美的标准是常变的。
帽兜和颈套尤其给那些必须在无袖毛衣外加上工作制服的女性增添了一丝喜剧色彩。赵王李孙上写字楼去,颇为庄重的工作制服形成的一丝不苟,刻板稳重的背影上拖出了一个穿帮式的小细节――一个帽兜或一个连身颈套,貌似无意而恰似有意。也许,呆板的职业机器做久了,这种有意的“穿帮”正可使我们悄悄嘘出一口气
当然,无袖毛衣最有创见性的“蛇足”,还在“袖套”及“连指长手套”上。出售无袖毛衣的个性店铺,有时会相赠与你的无袖毛衣相配的“袖套”,以示“温暖关怀”;但前卫型的女孩却不领这份现成的情,她们倒愿意另选“毛衫女仆”(“袖套”的诙谐说法)。有时,她们为柔粉色的马海毛薄毛衫配用的“毛衫女仆”,竟为棒针类的袖套,粗憨憨、毛茸茸、厚敦敦,就好像从历练已久的精雅白领,回到了不懂也不顾游戏规则的校园时代。这种胆量,这种“安得使我不开颜”的任性任情,消失多久了呢当我们戴上厚而憨气的袖套,当我们戴上仿若玩笑式拳击手套的没指过肘手套时,那一股青春的冲劲,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上。
也只有无袖毛衫能提供这种解构主义的设计基础。卸去两条袖子,又加上(套上)两条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的袖套,这种出尔反尔恰是象征了现代女孩灵动的、飘逸的心绪,一种对僵板的生活流程的莫大讽喻。曾几何时,我们穿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将自己塑造得精雅、高贵、无懈可击,是为了自己的心能得到层层包裹,不必披露于他人的揄揶下。在服饰象征了一个人的才情、职位、社会定位和经济实力的阶段,雅皮风范是最省力也最安全的,雅皮风格就是我们的心理铠甲。
有时,不要这层铠甲反而活得不那么累
穿无袖毛衣的女孩,是不肯呆板空洞的淑女,在她们身上,更多地传达着一种难能可贵的主动意识:她们可以接受“无领”型的嫁接束绳设计,可以接受穿帮式的帽兜,可以接受花哨得不像话或厚重得不像话的袖套,可以接受嬉皮味的颈套……她们自己把“文静的、封闭的”形象打破了,她们成了春风里的精灵。
这是自我形象方面“愈野愈美丽”的尝试,这是一次冲破规范而又自成规范的努力。这样的女孩,只有“风”这个字可以形容:她的不羁、她的动感,她的神秘与主见,都在其中了。
真是愈乱愈美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