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友林 用艺术滋养生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友林 用艺术滋养生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宜兴紫砂圈内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一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地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身怀绝技的制壶高手。在紫砂艺术之路上执着地追求“一把泥、一把壶”的实力派紫砂人陈友林,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作品在各类陶艺评比中获奖,而他本人获得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以及由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

陈友林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个陶瓷世家,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陈鸣远之传人,其壶艺作品,以其丰满盈逸,连通气足,点茶收放有“注琉璃”畅酣之感而成为收藏观赏一族追捧的珍品。

1980年陈友林从无锡技工学校毕业,继承家传,从事紫砂艺术工作,35年来一直没有改变或放弃。一是深受家传做壶的风格,二是他想要做什么作品就做什么作品,客户定制不了。因为他尊重自己的内心,做出来的作品要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程度,“骗谁都可以,但不能骗自己。”这是他的口头禅。

缘于喜欢与追求“一把泥、一把壶”这样一种制壶境界,陈友林就连自己在微信上使用的名字也叫“一把泥、一把壶”。在他看来,一把紫砂泥贵如金,做出一把壶来比金还要贵重。

作为在紫砂历史上拥有显赫地位的一代宗师陈鸣远的后人,陈友林于1983年踏上紫砂之路时,就确立了“用一把好泥、做一把好壶”的追求目标。他在宜兴紫砂工艺厂这所“紫砂大学校”里苦练制壶技艺,很幸运地在造型、贴梅、绞泥等方面得到了顾景舟、汪寅仙、吕尧臣大师的指点。懂得珍惜一把泥,才会用心做好一把壶。陈友林在光器、花器等方面全面发展,形成了“光器线条流畅、花器形态逼真”的壶艺风格。

燕语莺啼的午后,宜兴丁蜀镇工作室里一派繁华的景象,来来往往的客户或驻足,或钻进某间紫砂工作室,过了好大一会才出来。

佛说:“不忘初心。”走进陈友林的工作室,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山水图画,墙画落款是陈友林。墙上的风景,弥漫着淡淡的紫砂泥味,透着一股亲切味,因为这也是笔者曾经住过的蜀山常安村沿河的一段。陈友林的童年就是在墙上的河岸边渡过的,如诗如画的蜀山脚下,沿街的泥搭子声和紫砂泥的素淡味,是陈友林不竭的艺术源泉。

陈友林谦和诚朴,孜孜于壶艺。对于小时候成长的地方,他深深地镌刻在心里。有人看了他的作品之后评价他为年轻一代花器名家,而笔者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能这样融入艺术性、趣味性、生活性、观赏性,是他在创作作品时,融入了浓浓的爱家乡、爱生活情愫,是一个有感情的紫砂艺术工作者。

陈友林说,没有艺术构思,其作品就不会在艺术上有所升华。所以,他在构思作品造型时,喜欢打破常规,觅取奇异性。艺术构思,不是一件很轻快的事情,需要极其费神乃至痛苦的探索。只要坚持下去,常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出现“灵感”,因而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而陈友林的创作乐趣也就在于此。

笔者欣赏陈友林的壶。发觉他制作的壶有素雅的气质,天然稚拙、不落俗套,在平实中蕴涵意趣。传统制壶法并没有使他就范于某种固定的规则,没有甄灭艺术中难得的鲜活气,更具形式意味和个人色彩。

笔者欣赏陈友林的人品。目前为止,陈友林带的徒弟不多,但个个优秀。他在传授壶艺上从不保守,倾囊相授,竭尽所能。冯骥才说:“艺术,对于社会人生是一种责任方式,对于自身是一种深刻生命的方式。”今天,我们已基本脱离了物质的贫瘠,但精神世界还不算丰盈,还需要美的教化与滋养,需要更多的陈友林式的好大师。

在紫砂光器中,线条的运用和表达,是展示紫砂光器生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善于运用线条,正是陈友林在紫砂壶创作中的一个特色。他认为,线条有着丰富的情感,而且不同的线条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如垂直线有上升、严肃、端正之感;水平线有稳定、庄重之感;曲线则温和缓慢、丰满柔软;抛物线有流动的速度感;双曲线呈现对称美;自由曲线则给人自由和丰富之感……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线之外,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线,那就是生命线。因此,有人在欣赏紫砂光器时,线条是欣赏的重点。陈友林创作的“陈式曲壶”,堪称是展示线条美的一件佳作。该壶的一条主线从壶嘴开始,顺着壶底向壶把延伸,一条丰满柔软的曲线托起了整个壶身,并将壶嘴、壶身、壶把融为一体。壶身光滑圆润,线与面的转折处理得干净利落,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线条在流动,使整把壶像一位体操运动员那样健硕而优美。陈友林对线条的熟练驾驭,使他摆脱了制壶中“方就是方、圆就是圆”的制约,创作出了一件件“方中有变、圆中寓新、方圆结合、刚柔相济”的富有个性的紫砂作品。

陈友林的紫砂花器充满了诗情画意,总能让人的眼睛为之一亮,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自古以来,荷花楚楚动人,许多文人墨客以荷花为题材,或诗或词,或书或画,留下了很多荷花题材的佳作,为荷花这一自然界的花卉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在紫砂作品中,以荷花为题材的也不少见。陈友林的“荷塘月色壶”正是以荷花为题材,用精湛的花器制作技艺,把人们带进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从壶底翻卷而出,舒展在壶身上,而一枝荷花绽放在荷叶之中,风儿吹来,似乎在轻轻地摇曳;一对相亲相爱的鸳鸯,欢快地在荷塘里嬉耍,不时发出窃窃私语声;壶把为一段自然弯曲的荷枝,壶钮为一截纹理清晰的荷藕。这把名为“荷塘月色”的紫砂壶,让人看到了皎洁月光下的荷塘景色,这是一种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景色,也是一种令人思绪万千的景色。

陈友林的紫砂花器还富有浪漫的色彩,一般来说,紫砂花器借助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更能让人产生联想。陈友林把握这一特性,让自己的作品把人带进思想的隧道,产生丰富的想象。他的“千年守望壶”以“千年守望”为名,很有浪漫的味道。千年守望,守望什么?任君想象。该壶以一截松树为壶身,壶身上所贴的松皮自然逼真,且有一种历经风霜的坚硬。壶把是一段苍劲有力的松枝,在上下的结合处各有一只松鼠,上面那只松鼠往下望,下面那只松鼠往上望,不知它们已经守望了多少年。壶盖与壶口齐平,以圈圈绞泥绞出了圈圈树纹,显示了松树的年轮。这是一段千年古松,在它身上有着一个千年守望的故事,是什么东西需要千年守望,这难道还不够浪漫吗?

惜泥如金,一把泥,一把壶。在紫砂之路上走过了30多年的陈友林,以自己追求和坚守的“一把泥、一把壶”,在众多壶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的作品在各类陶艺评比中获奖,如“笋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金奖,“合家欢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六方宫灯壶”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紫艺接力有来人。如今,他的儿子陈超松也已从事制壶10年,正踏着他所走过的路一步步地向前迈进。陈友林说,珍惜一把泥,做好一把壶,是他永远的选择。

“我们在拥有一把名贵的紫砂壶的时候,也要看懂它的灵魂。”爱上紫砂壶之后,彻底体会到父亲当年的情感。

是的,紫砂壶之妙不仅器型之美,时代久远所蕴藉的岁月沧桑,是一个工匠无法营造的人文情怀。

在历史造就了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蒋蓉这些大家的同时,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

提到那些制壶大师们,才发现,他们无所谓职称,却将壶做得如此文化;他们无所谓身价,或穷得只剩两把壶。也正是因为它如此民间,才最具生命力,最终演化成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一个时代的独特的文化风景。

业内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人讲面子,壶讲造型。人活一张脸,壶活一股气。人存正气,壶涵茶香。每把壶肚里都蓄着一口气,有人这样评价一把壶:上品,乃是虚静之气,如空谷幽兰、德馨怡人;中品,乃是平庸之气,虽八面玲珑,却了无个性;下品,乃是混浊之气,断然是苟且敷衍、猥琐不堪。

可见,做人与做壶都要用心在里面,存善心得善果,修善心,结善缘。换算到一把壶身上,泡的是好茶,通体透香,是糟粕,则破了壶的金身,惹得一身腐败气。

每一个做壶的工匠也都知道:做壶做到最后,就是做人,一个没有婉约之心的人,他的壶是没有内容的;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他的壶是不细腻的;一个没有善心的人,他的壶只会糟蹋一匙好茶。

壶是人做的,壶与人又有不少相似之处。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同样造型的壶,不同的人做,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有高雅粗俗之分,有霸道儒雅之分。

“做壶是做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投入,要认真做人、认真做艺,不要把造型、做工勉强带得过的壶给人,不要看今天带得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会评价这把壶,也会评价做壶人的艺品。”对于做壶,这就是“匠心”了,做壶的人,就是匠人,要做一把好壶,不只是会这种技术工艺就行,这样只是做出壶的“形”。“做壶时候投入的情感,那一刻产生的灵气,做壶之人的道德、人品都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上。匠心不佳,自然难做好壶。”

其实往大了说,一把壶往往体现了一个人,壶要心中有日月,人要心中有天地。要创造出一把好壶,就必须胸怀乾坤,德艺双馨,才能具备合格的“匠心”。

陈友林是一位有胸怀,有格局的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紫砂语言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

不是纯粹做一款好看的壶这么简单,更不是别人简单理解这么简单,他的作品融入了他个人对生活、艺术、传统紫砂的深刻理解,他既传统又现代,开创了紫砂史上一个全新的流派,他很清楚自己是在用自己的语言做艺术,这一点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生格局是做不到的。

紫砂成壶技艺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其间不乏名家辈出。尤其众多陶艺家为我国陶艺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陈友林这位潜心求达以入壶道的后起之秀,其成功源于二个方面:一是重传统。所谓重传统,就是秉承先人之艺术精髓,取其所长,并根据现代的审美意识,大胆创新,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鲜明个性;二是在艺术上执着追求完美,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使其产品大气中透着逸秀,朴厚中藏着意韵。

人说陈友林壶如其人,这话说得一点不假。质朴、稳重、大方、灵气是他的形象写照,又是他作品的鲜明风格。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方形壶制作的造诣。一般来说,方壶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从历史角度看,方壶传世的总量也远远不及其它壶量多。另外,加上人们在实用性上以为方壶泡茶不方便,而收藏又嫌弃多棱角,以致制作技术停滞不前。当与笔者谈及方壶话题时,陈友林侃侃而谈。自古以来,华夏就有天圆地方之说,故曰方象征大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天平上,方与圆可说是万象之本,天圆而地方,智圆而行方。他在全面透彻理解方与圆的基础上,注意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提升其文化内涵,摸索出方壶创作中的“形式”。在谈到方壶今后的发展趋势时,陈友林说,在俗文化中,方壶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的。

经过百年的风霜历练,你看那紫砂器,它早就脱了泥胎,只管拙拙地在那里,也自有一股紫气氤氲,悠然万年。

陈友林对紫砂有着极高的悟性和天赋,他在研究传统紫砂的造型和制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仅对传统紫砂的鉴赏有其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博采众长,使之更加完美,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思路敏捷,功力精深,作品风格古朴中见俊秀、细腻、简洁、形神兼备、柔中带刚,而且内涵丰富,他必将成为紫砂苑里耀眼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