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管齐下学数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管齐下学数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20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更加深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这句话在几何与图形的学习上显得特别重要。这是长方体呀还是长方形呀?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为什么是长方形呢?为什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这样的声音经常在我们的耳边出现。面对这样的声音,我们在埋怨孩子们记不住的同时,是否也曾深思: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学生仅仅经过"耳和眼"通过"听或者看"了解了这些数学知识,而没有真正的对这些知识理解、内化,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当这些知识再次出现时学生就会产生上面的困惑。所以在几何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多官齐下学数学:

一、看一看、摸一摸,感受直观

对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所以经常容易混淆,是因为孩子们太小,对概念理解不深,又缺乏图形的感知,因此经常会出现分不清哪是长方体,哪是长方形;哪是圆,哪是球。教学时,我给孩子们带去很多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牛奶盒、粉笔盒、乒乓球、喝水的杯子、易拉罐、足球等实际物体,并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亲自用手摸一摸来感知什么样的图形是立体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平面图形。并让孩子们从家收集图形来拼出自己喜欢的模型,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孩子经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拼一拼、画一画这些活动来加深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初步感悟图形的直观。

二、剪一剪、围一围,形成表象

孩子们之所以对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感到迷茫,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圆柱体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先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图形,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硬纸片围成圆柱体。等学生围成之后再让孩子们把圆柱体剪开,让学生观察剪开以后是什么图形。经过"剪一剪,围一围;围一围,剪一剪"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圆柱体的产生过程。从而加深圆柱体与长方形之间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表象的认识。

三、做一做、拆一拆,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长方形的长是50厘米,宽是40厘米,从长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减去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把剩下的图形围起来,求这个容器的体积?

经过做题发现准确率刚刚达到22.8%,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在做题时有以下困难:想像不出围起来以后是什么图形?弄不清楚新围成的图形的长、宽、高到底是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展开了如下教学:

每个小组一张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按着题目的要求,把容器围起来。孩子们动手做起来,先在每个角上剪出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剩下的图形围起来。思考: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新围成的图形的长、宽、高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再让学生展开图形,验证得到的结论是不是和原结论相同。如不相同,进一步交流更改。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试着把这一过程想象出来。

我想学生经历了"做"这样一个过程,头脑中已经初步建立了这样一个表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计算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比一比、想一想,升华理论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活动:

(1)利用两根不一样长的纸条,围三角形

学生的一种做法,把其中较长的一根剪开。另一种做法把其中较短的一根剪开。最后的结论前者能围成三角形,而后者围不成三角形。

(2)利用两根一样长的纸条,围三角形

学生的做法:把其中一根剪开。

结论:围不成三角形。

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对比三个结果反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哪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对比,思考学生自然想到,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应和三角形的三边有关系,最后在对比思考中获得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几何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围一围;做一做、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探索、深刻感悟、提炼思考。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多官齐下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