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汉语名词的非范畴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汉语名词的非范畴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名词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名词非范畴化的文化环境对汉语名词的非范畴化进行了浅议。拓宽了名词非范畴化的研究视野。不同语言在名词的语义结构的感知、分析、理解和运用上有共同的基础。名词具有离散性,性质具有连续性。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ope of the term non-realization of mechanism and scope of the term non-cultural environment,the Chinese term of non-categorization is discussed which broadens the scope of the term non-research perspective. There is common ground for the different languages in terms of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perception,analysis,understanding and use. Nouns are discrete and nature has the features of continuity.

关键词:名词;非范畴化;文化环境

Key words: noun;decategorization;cultur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206-01

1名词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

名词的指称功能是第一位的。在指称过程中,理性意义被整体运用,指称完成后,理性意义隐于幕后,名词直接和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发生关系.成为这个对象的语言代表。在这一过程中,名词的性质义始终是“退避三舍”。那么,名词的性质义将何时体现其自身价值,如何实现指称功能向描述功能的转变?这有赖于两个机制:一是认知机制,一是语言机制。语言机制在这里不再论述。

1.1 认知机制

名词的理性义指称的是事物,而性质义表达的却是性质,如何使指称事物的名词来表示性质,这首先得需要人类转喻思维模式的帮助。什么是转喻?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李勇忠,2005)转喻的本质,即用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它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特定的认知框架内以显著的东西转喻借指不显著的东西是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

在认知语法中,词类的转化本质上是一种“概念转喻”。名词用作动词就是一种概念转喻,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转喻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理可据的。沈家煊(1999)概括出转喻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架”是指人们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从宏观的角度看,名词表示事物,动词表示关系,动词勾勒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凸显一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总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概念依附于事物概念而存在。因此可以说,“事物”和“关系”密切相关,事物(名词)和关系(动词)组合可以表述一个事件,即可以构成一个事件认知。

名词性质义的突显,除了需要转喻机制的激活外,还需要语言环境(即语境)的诱导。语境是我们构造和理解语言的基底和出发点。语境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分。狭义的语境主要指言语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言语的社会背景。

1.2 名词非范畴化的文化环境

汉语扎根于汉文化土壤之中,是汉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地说,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只有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相协调,才能在语言系统中有存在的空间和价值。

名词的非范畴化与汉语的思维机制相契合,又满足了人们的语用心理。名词的非范畴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迅猛发展,到目前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具有性质义的名词的类型和数量在增加,性质义的内容日益丰富,性质义的突显途径在不断扩大。

2结论

名词的非范畴化指的是名词非典型的性质义得以突显,使其失去指称功能而获得描述功能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认知的激活和语境的诱导是名词非范畴化的内在动力。在“事物――性质”认知框架中,显著的事物可以转喻不显著的性质,名词性质义由此得以激活。语境能够强调某些语义特点,掩蔽或抑制其他语义特点。在语境的诱导下,发散的性质义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人们的思维与心理特点及语言的历时发展是名词非范畴化的外在动因。人们重“意合”的思维机制与求新的语用心理使名词的非范畴化有了主体保障。语言的历时发展为名词非范畴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名词非范畴化的语义基础是名词的性质义,包括内在性质义和附加性质义。内在性质义是抽象名词本身具有的,附加性质义则来源于对具体名词和专有名词所指的社会评价。二者不具活跃性,在名词的语义结构中处于附属的地位。

各类名词非范畴化的程度存在差异。纵观名词非范畴化的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着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还需要多样化等等。因此对“副+名”结构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

就目前看来,名词非范畴化的进程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名词被吸引进入非范畴化的结构框架,而这些框架也大有增长之势。如“越来越N、N得很、N起来”等结构正在逐步加入到名词非范畴化的进程中。这足见其旺盛的生命力。鉴于名词非范畴化强劲的发展势头,将其研究仅仅圈于汉语的范围,研究力度似乎略显不足。因此,有学者(施春宏,2002)开始将研究触角伸向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寻求名词非范畴化类型学上的意义。

由此可见,不同语言在名词的语义结构的感知、分析、理解和运用上有共同的基础。那便是名词具有离散性,性质具有连续性。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多体现在句法结构方面,而富含形态变化的英语则通过屈折形式来表现。当然,这一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并需要大量跨语言的语料支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类型学研究将大大拓宽名词非范畴化的研究视野,因此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南昌:中国语文,1988(6).

[2]陈宁萍.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J].中国语文,1987(5).

[3]李勇忠.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4]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6]施春宏.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2002(4).

[7]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8]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Finegan,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 [C]//In Stein &Wright (eds.)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in Language Cambridge: CUP. 1995.

[11]J.Lyons. Semantics. Volumes I and II[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12]Langacker,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