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东转型 IT夺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东转型 IT夺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山东正式迈入区域GDP“4万亿俱乐部”,进入经济发展第一梯队。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经济放缓也给山东企业带来重大挑战。一方面要承受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在区域的变化中重新定位,山东企业寻找着全新的内驱动力。

2012年7月,《计算机世界》报“信息化九州行”进入山东,走访了包括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医药流通与生产等行业在内的多家企业。

信息化已然成为山东企业下一个利润的制高点。

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IT全面创新。

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企业架构,颠覆已然上演。

IT牵手“精益”

“精”即精益求精,“益”即利益最大化,降低成本,缩短时间,追求标准化,“精益”理念的背后是底层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2009年10月1日,张合清坐在电视机前,手心攥出了一把汗。当军用汽车从天安门广场上检阅而过,这位在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滨州活塞”)工作了20多年的老CIO,已然感受到了自己工厂生产的活塞在那些崭新的发动机里往复运动的频率。

与克莱斯勒、福特、康明斯等世界顶尖汽车制造商、动力设备制造商合作,滨州活塞让它们“又恨又爱”。据了解,凭借技术、产品质量、产能和海外市场的先发优势,滨州活塞在全球汽车生产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国内市场和国外份额被我们大量占据,他们处于亏损的状态;到中国想和我们谈合作,我们不会在优势产品和技术研发上被人控制。滨州活塞的生产目标就是‘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做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世界活塞制造业第一梯队。”张合清告诉记者,高附加值的产品来源于“精益生产”的理念,而信息化就是默默站在生产背后的巨人。

“没有自动化,信息化不可能!没有信息化,自动化将成为孤岛。”在张合清看来,信息化不只是要上线ERP、CRM、协同办公等具体项目,而是要看信息化是否更深入地和生产过程、生产线、设备联接,物联网、云计算相融合,要看信息化本身是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

在滨州活塞的生产车间里的计算机显示器上,每一个订单参与生产的人员信息一目了然。为了保证敏捷制造和精益生产,每一个产品都被赋予了一个身份,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系,可以清晰地看到精镗销孔、精车止口等生产环节的产品在线检测情况。一旦产品被检测不合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迅速拦截。据张合清透露,下一步滨州活塞还计划结合RFID和二维码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二维码激光碳化到活塞的内壁上,使活塞的制造研发实现清晰追溯。”

“我们的理念就是使产品设计研发实现小批量、多品种、可跟踪、快反应的全流程。” 张合清说,有了这样一个平台,生产数量有多少、何时向客户供货等信息都能够顺畅地传递下去,工人们可以快速反应,以前混日子、缺乏工作积极性的情况不再出现。而有了问题,立即报警,相应部门也可以立即处理,订单完成也变得规模化、平台化。

与张合清一样,中日合资企业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下称“荏原博泵”)CIO温占中的IT思想,也融入了精益化管理的理念。“要永远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信息化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符。”温占中说。

在荏原博泵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公司的采购应付款计划预算已经做到了2016年。这让记者十分惊讶,通常企业预算只会在年底完成第二年的预算,很多企业为了做到灵活响应市场变化,甚至预算只做半年,而荏原博泵一下子就做到了4年后,一旦订单发生变化,要如何应对调整呢?

对此,温占中显得胸有成竹:“没关系,柔性的付款管理使我们在现金流量控制上轻松自如。财务人员只要点击核算按钮,5分钟后,后台通过运算法则就能算出实时成本。”

在荏原博泵,90% 以上的业务都通过ERP准确完成数据采集,从产、供、销、财务、生产到成本核算完全实现一体化。温占中介绍:“我们对成本核算要求非常细,精益化的成本管理将荏原博泵的所有产品按照工时定义分配率,每一个产品小到零部件都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核算,所有的单据全部自动生成。”

新技术俯拾仰取

市场占有率高又怎样?没有行业话语权,制造业企业已然被动。拼人力、拼销量、拼价格?硬拼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惟有IT牵引创新,“大而不强”的帽子才能摘掉。

湿润的海风吹来,在远洋货轮离港的鸣笛声中,顺着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集”)CIO耿峰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排巨大的吊车挥舞着“机械手”,把集装箱如同搭积木般堆放整齐。整齐码放的集装箱足足有6层楼高,一座座小山似的延伸至远处。“你看到的冷藏集装箱只是冷链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集未来的业务目标是扩展到整个冷链产业。”耿峰说。

中集是我国标准冷藏箱与特种冷藏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厂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中集的集装箱订单大幅缩减。这让中集意识到,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必须要有充足的应对能力。为此,中集提出了“转型升级”,决定苦练内功,希望通过内涵式发展,打造多个领先的业务群,通过多元化产业链降低经济波动的冲击。

而在一直对新技术发展趋势保持紧密追踪的耿峰眼里,云计算和虚拟化绝对是中集转型的必须的序曲。

“首先,服务器续保和更新不仅麻烦而且费用巨大;其次,随着员工人数增长,办公区域有限,机房占地大而CPU资源利用率却至多只有20%;再者,也是出于省电的需要。”打着虚拟化“省钱”的招牌,耿峰让领导眼睛发亮,轻松闯过了第一关。

在接下来的实施中,耿峰自学摸索,观摩外资企业的虚拟化实践,与集成商研讨分析,主动积极地尝试。

“虚拟化过程就是IT系统向集约转变的过程。”为实现平稳转变,耿峰采取了小步推进的策略:先是将HR系统、一卡通系统等非核心业务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再逐步将中集的核心应用如ERP、PDM/PLM等全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2008年下半年,虚拟化项目在速度、效益、创新等各方面得到了肯定,耿峰也和团队得到了上万元的集团创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