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元末明初学者苏伯衡的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元末明初学者苏伯衡的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苏伯衡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学者。本文立足于此着重从苏伯衡的生平和诗文观等方面,对近代以来苏伯衡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苏伯衡的研究。

关键词:苏伯衡;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46-01

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在世。苏伯衡在诗词、文、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尤以古文名世,宋濂称他“文词蔚赡有法,殆非虚美。”①他好读书,学问渊博,曾受宋濂的邀请,与胡翰、朱廉、张孟兼参与了《元史》的编纂。著有《苏平仲文集》十六卷,现收于《四库全书》。

通过对苏伯衡的梳理,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明初的文人生存状况和明初的思想状况、和文学创作。笔者把目前搜集到的相关论文加以梳理,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苏伯衡的生平研究

现代学者对苏伯衡的生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伯衡的出仕和隐退。据《明史》记载,伯衡“元末,贡于乡”②郑礼炬在《明代洪武年间翰林院作家的文风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中就指出:“元末太祖依靠大量的浙东文人出谋献策。著名的有宋濂、胡翰、刘基、苏伯衡等人, 形成了浙东派。”可见他在元末就已出仕,在元明易代之际,或是出于避乱,或是出于故国之思,他选择了隐居。左东岭在《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中说到:“当时士人或为了自身利益,或屈服于外来压力都先后出仕了,如戴良昔日的金兰契友宋濂、王、苏伯衡等都成为新朝的重臣权贵”。由此可见,苏伯衡在当时还是很受器重的。但他并未就此而官运亨通,而是多次辞归,选择隐退。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2“明初文人多不仕”条目中就列举了张孟兼、苏伯衡等人的例子。③

二是伯衡之死。对此,学界有不同看法。《明史・苏伯衡传》明确记载云:“寻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④许多学者都持此种看法。葛春蕃《明代知识分子与士风》(《书屋》2004年02期):“严密的文字狱,使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死于非命。据吴晗统计“处州教授苏伯衡以表笺论死,太常卿张羽坐事投江死……”对于苏伯衡的死,学术界也有另一种看法。美籍华人学者陈学霖对苏伯衡死于文字狱之说提出质疑,在认为苏伯衡不死于文字祸,依据是黄云眉在《明史考证》中《苏伯衡传》下的案语: 按开国臣传,伯衡卒于家。苏伯衡到底死于文字狱还是死于家,目前并无定论。

二、苏伯衡的诗文观研究

(一)苏伯衡的诗学观

诗以用世的思想。 苏伯衡反复陈说诗与世运迭为盛衰之理.左东岭在《论宋濂的诗学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文中指出胡翰、苏伯衡、吴沉、许元、方孝孺等等的浙东派诗学观念中, 始终保持着理学重政教功能、重情感节制的底色。

诗的风格和内容。赫广霖在《论明代早期浙江诗坛的宗唐黜宋现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6)指出苏伯衡的诗作大多为应制、酬唱之作, 主要内容为铺叙国典之隆, 展现大明开国宏伟昌明之气象。

诗歌的章法理论。张胜利在《古代诗歌章法理论》(《河南大学学报》第38卷第1期)一文中把其诗歌的章法理论概括如下:一是诗文创作应情感深厚充沛,情感表达以辞达为标准。二是文体的布置秩序井然,节奏匀称。三是文体的气象要沉郁、深远、隽永。四是其结构要奇正相生、首尾相应。

诗歌的律调。邓新跃在《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尊体意识与典范意识》(《南都学坛》2005年02期)中指出明代最早严辨古、近体诗体制, 并且强调律不如古的是元明之际的苏伯衡,但他偏好古诗而鄙弃律诗。

(二)苏伯衡的古文观

古文的特点。李圣华在《越中诗派与明诗复古初兴述略》(《郑州大学学报》2011.5)中在言及“文之精”的特点时引用苏伯衡《洁庵集序》:“理到矣,气昌矣, 意精矣,辞达矣”的观点,指出苏伯衡强调古文要理到气昌辞达。

文体观。陈昌云在《论明人的诗文之辨》(《中国韵文学刊 》第23卷第1期)一文中认为苏伯衡的文体观受宋人破体观念影响, 认为文无定法, 体无定式, 各种文体都处在演变之中,同中异, 异中有同。

文章的功用。苏伯衡强调文以载道。因此肖扬碚在论及《柳宗元及其散文在明代的接受和批评》(《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3期)就指出苏伯衡认为柳宗元等人的散文虽然很“妙”,但是其文脱离“载道”的文章功能,可见苏伯衡强调文以载道。

由上叙述可见,学术界虽未对苏伯衡展开专门的和全面的研究论述,但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元末明初的史学、政治、思想和文学还是可以看到其重要性的。

注释:

①转引自徐永明.刘基与婺州文人.殷都学刊,2003.

②④张廷玉主编.明史.中华书局,1974:347,347.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20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