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开展了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SC 50mL/667m2、75%肟菌・戊唑醇WG 20g/667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可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剂;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81-02

近几年来,单季稻种植面积在池州市贵池区呈逐年扩大趋势,2015年达到2.7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6.7%以上。随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受气候、肥料、品种等因素影响,纹枯病、稻曲病成为贵池区单季稻中后期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连续出现偏重发生态势,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2],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据统计,2014年全区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面积达2.9万hm2次,造成粮食损失达1 130.5t,因而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迫在眉睫。为了筛选推广新型高效杀菌剂,使广大水稻种植户减少药剂选择的盲目性,特开展了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 杂交中籼稻内五优8015(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1.2 供试药剂 32.5%苯甲・嘧菌酯SC(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苯甲・丙环唑EC(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WG(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4%噻呋酰胺SC(河北三农农用化工有限公司);12%井冈・蜡芽菌AS(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安排在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五里村吴善龙户责任田内。试验田土壤为沙泥田,土壤肥力中等,pH为6.2,有机质含量3.2%,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试验田前茬为油菜,于5月25日直播,大田肥水管理一致,长势均匀。按配方施肥,基肥:45%三元复合肥35kg/667m2;追肥:尿素10kg/667m2、氯化钾5kg/667m2。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33m2(8.25m×4m),试验四周留保护行,小区间筑小埂,并用塑膜包埂,独立排灌。试验处理如下:处理1:32.5%苯甲・嘧菌酯SC 50mL/667m2;处理2:30%苯甲・丙环唑EC 20mL/667m2;处理3:75%肟菌・戊唑醇WG 20mL/667m2;处理4:24%噻呋酰胺SC20mL/667m2;处理5:12%井冈・蜡芽菌AS100mL/667m2;处理6:清水对照(ck)。

1.3.2 施药时间、次数及方法 根据水稻苗情,分别于7月30日(孕穗期)和8月13日(破口期)施药2次,施药时均为晴到多云天气。按每667m2用药液量30kg折算小区用药液量,采用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1.4 天气情况 试验观察期共27d(7月30日至8月25日),试验期间日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1℃,试验全过程雨日8d,总雨量81mm。

1.5 调查分析

1.5.1 水稻纹枯病调查 第2次施药后15d,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查相连10丛,共50丛,记录总株数、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株数、病情指数、防效。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2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3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4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全株发病枯死[3]。

1.5.2 稻曲病调查 第2次施药后30d(水稻黄熟期)进行调查,每小区平行跳跃式查50丛,调查总穗数,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效。分级标准为(以穗为单位):0级:未发病;1级:每穗1个稻曲;2级:每穗2个稻曲;3级:每穗3~5个稻曲;4级:每穗6~9个稻曲;5级:10个以上稻曲[4]。

1.5.3 计算公式 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株(穗)率(%)=病株(穗)数/总株(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穗)数×5〕×100;

防治效果(%)=(ck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ck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小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

2.2 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比较

2.2.1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区的病株率达29.55%,病情指数达8.25%;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在63.51%~91.64%,其中以处理1、3、5防效较高,均达到85%以上,处理4防效最低,仅63.51%。统计分析表明,处理1、5与3间差异显著,但1、3、5间无极显著;处理1、3、5与2、4间差异极显著。

2.2.2 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稻曲病均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不同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在48.43%~87.57%,其中以处理1、3防效较高,均达到80%以上,处理5防效最低,仅48.43%。统计分析表明,处理1、3间差异显著,但无极显著;处理1、3与2、4、5间差异极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中看出,各药剂处理产量均明显高于ck,表现较好的保产效果。其中,以处理1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86.2kg/667m2,较ck增产116.2kg/667m2,增幅20.4%,且处理区长势熟相好,秆青籽黄,稻谷色泽鲜艳;其次为处理3,较ck增产109.8kg/667m2,增幅19.3%;相比较而言处理5保产效果一般。统计分析表明,处理1、3间差异无极显著,处理1、3与2、4、5间差异极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供试药剂中,以32.5%苯甲・嘧菌酯SC 50mL/667m2、75%肟菌・戊唑醇WG 20g/667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可在水稻上推广应用。24%噻呋酰胺SC 20mL/667m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高,控制水稻纹枯病效果明显,但对稻曲病防效较差,在稻曲病中等以上发生年份不宜单独使用。

稻曲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其发生程度与水稻破口至齐穗期雨日、雨量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5],2015年8月中、下旬雨日较多,平均气温较往年偏低,对稻曲病发生有利,试验田对照区稻曲病达到中等以上发生。若水稻中后期遇连阴雨天气,应在水稻孕穗期(破口前10~15d)和破口期各施一次[6],建议选用32.5%苯甲・嘧菌酯SC50mL/667m2、75%肟菌・戊唑醇WG20g/667m2进行防治,2种药剂可轮换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娟,刘二明,肖启明,等.稻曲病研究进展[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03):10-12.

[2]高峻.稻曲病病粒对鸡和兔的毒性[J].植物保护,1987(03):52-5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82-85.

[4]唐春生,高家樟,曹国平,等.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44-47.

[5]张汝通,陈飞跃.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9(01):69-76.

[6]孙祥良,韩志能,朱金良,等.单季晚稻稻曲病防治适期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8):8-101.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