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钧红釉与铜红釉系列的研究之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郎窑红”简称“郎红”,釉层较薄色如鸡血称鸡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牛血seger(塞格尔)称为牛血红。郎红釉是我国名贵的传统铜红釉之一。它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其烧造的历史较钧红、祭红都晚,到十八世纪初才开始露头。
关键词:铜红釉;郎窑红;研究;配制;化学成分;绿郎窑
中图分类号:K876.3 O65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44-02
康熙时期,郎窑红一枝独秀,分外惹人喜爱。在艺术品格上它是按照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宝石红的要求来作的。因为永宣的宝石红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红是明王朝最高等级的颜色,整个明代红釉均以它为榜样,也是历代皇宫所追求的,但明朝中期以后烧造红釉瓷器的工艺步步下降,到嘉靖时皇帝不得不下令以矾红代之。红釉工艺渐渐失传,失传了一个多世纪。景德镇(昌南镇)的工匠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红釉的奥秘。康熙时国运昌盛,景德镇制瓷工艺得到巨大发展,名贵的宝石红瓷器终于烧成。凝厚温润,婉若红宝石的郎窑瓷器,其优美的品格超过永宣的宝石红,谈瓷家们仍然以宝石红来称呼它。鲜艳明亮的红釉颜色如初凝之牛血,故又称为“牛血红”。 为什么这种瓷器又称为郎窑红呢?因为康熙这种红釉瓷器生产的时间恰恰是郎延拯在江西巡抚的任上,他在任8年,积极推动和主持景德镇瓷器生产,取得很多成就,使景德镇官窑、民窑都蓬勃兴旺,可能是为了缅怀他在推动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卓越贡献,把生产这个时期的瓷窑称“郎窑”,把这种名贵的红釉瓷器称为“郎窑红”。郎窑生产的品种很多,清朝人刘丞玑《在园杂志》卷四说:“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江西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对郎廷拯主持景德镇瓷器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康熙时人许谨斋曾写诗歌颂:“新来陶器仿前期,混入成宣价更高。占断江南有开府,熊窑端不及郎窑。”
另一种解释是“郎窑红”是指清代康熙年间时江西巡抚郎廷极署理景德镇(昌南镇)窑务时,烧造的一种高温铜花釉(故而以郎窑红命名),其釉色好似初凝牛血一般鲜红浓艳,并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发亮夺目极尽绚丽灿烂,在西方统称“lang de boeuf”,它可以与享誉中外的明代宣德“宝石红”并驾齐驱。其红淌若欲滴,垂流的痕迹就象淌血,而且有较大的釉面龟裂,如冰之痕,如玉之暇,这种富有永恒动感的瓷,有诗评赞说“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血,郎窑一宝。”
郎窑红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釉的流动性极大,其口边一圈因釉薄而呈白色。通体釉面除开有大片裂纹外;还有许多不规则的细小牛毛纹显现,垂流部分更是色浓釉厚,但它们恰好中止在底足周围,整齐如削决不能流过,这些都形成窑红的种独特风格基于这些特征,在文物界有所谓“脱口垂足,郎不流”的说法,也成为鉴别真伪郎窑红的一条重要线索。由于郎窑的釉料制作和烧成温度极难掌握,所以在世上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想穷,烧郎红”这也是郎窑红之所以名贵的原因之一。清人许谨曾有一首诗赞美郎窑,诗曰:“宜成陶器前朝……迎来杰出推郎窑,……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郎庙尤鸿钧(《戏星紫衡-郎廷极字中丞》)诗中所言的红琢玉,就是指郎窑红而言。
“贡之郎庙”则是说明当时郎窑红器物曾供内廷专用。结合郎窑红的传世之物,也不难看出,如观音尊、棒槌瓶、穿带瓶、胆式瓶、梅瓶、僧帽壶、高足杯等无论造型,釉色皆鲜红浓艳、雍容华贵、气质不凡,样样都是稀世珍宝。
郎窑红有些什么特点,大家如何来欣赏它的美和艺术内涵。我们可以从郎窑红瓷器的特点入手,看它在哪些方面的表现,值得欣赏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
第一,郎窑红瓷器器物种类,在造型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主要器物有碗、盘、水盂、渣斗等圆器,还有瓶、罐、樽、等琢器,胎体都比较敦实,手感极好,尤其大件作品相当厚重,精巧玲珑的薄胎作品几乎看不到。但郎窑红瓷器生产,在康熙四十四年以后,已经进入康熙后期,这个时期整个时代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激烈的战争已经过去,统治集团内部相对稳定,制吏尚属清平。康熙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也有休闲的功夫来欣赏传统文化和艺术,像刘源、焦秉贞、冷枚等宫廷画家和其他文人日益受到皇帝的重视,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比较浓,印刷业的发展,版画艺术、经典小说及其插图在社会广泛流传,康熙前期那种刚烈、火气旺盛的风格逐渐让位给重视文化底蕴的柔和雅致的风格,郎窑红瓷器在器物造型上也突出表现出时代的特点,它与跳动的时代脉膊相呼应。由于红釉瓷器特殊本质决定造型比较厚重雄放,但具体到每件器物造型时线型的安排上不像前期那样硬朗坚挺,比较灵活,注意转折、变化,整个气氛比较柔和,一点也不笨拙,这一点很值得细细品味,一件郎窑红瓷器竟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这是十分难得的。 第二,郎窑红的红釉最能代表其优美的品质。郎窑红完全按照明朝永乐、宣德的红釉来制作的,即追求红宝石般艳丽温润格调。它的红色釉层真正做到釉层凝厚,红得温润艳丽如宝石。一般作品外壁施红釉,里壁施白釉、米黄色或微泛青色的白釉。红釉层是生坯挂釉,多次施釉,高温一次烧成。但釉层厚不是判定郎窑红真伪的唯一标准,因为手工制作,施釉的次数与厚薄不能绝对一样,有的就厚一些,有的就薄一些。无论是釉厚一点的或釉薄一点的,共同的特点都是釉的玻璃质感很强,透明度高。在温焙烧时釉的流动性较大,一般口沿及颈、肩部位釉层较薄,特别口沿地方不但釉层薄,而且因为铜的胶体粒子比重大,比其它物质向下流动性大,所以红色挂不住,这样器物品沿出现一道整齐的白边,与器物外壁整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人们称郎窑红瓷器这一特殊的现象为“灯草边”。不仅如此,工匠们高超的技巧,将器物表面流动的釉层严格控制在底足的边沿,让其戛然而止,红釉绝对不流过底边,人们称这种奇妙的现象为“郎不流”。由于装窑时要用垫饼垫底,将坯件和匣分开,以免釉层流动时将匣粘住使瓷器报废,因此圈足内壁被封住,使这个部位的烧成气氛和坯件上端不一样,即圈足内面的釉不是明亮的红釉,甚至不成红色,成颜色不正的米黄色,或米黄泛绿色等杂色,人们称为“米汤底”。“灯草边”、“郎不流”、“米汤底”多么奇妙的现象在红釉瓷器出现,它让人惊喜、让人欣赏、让人畅想、让人感受到我们的先辈在瓷器上的伟大创造力。 第三,郎窑红瓷器的胎体,除前面提到的以外,在胎料配制时加入的高H土的分量比明代红釉瓷多,烧成以后胎体更致密坚硬,通体一致,其完美程度超过明代的红釉瓷。 第四,关于绿郎窑,绿郎窑又称“反郎窑”,数量很少。为什么称为反郎窑就是因为它的颜色与红郎窑颜色相反。其实配方都一样,都是铜元素作呈色剂,(铜是一种很活跃的元素,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下铜的呈色是不一样的。)如果烧良好的还原气氛,釉色中铜的胶体粒子在釉中,对自然光的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和选择性的反射时,将红色光波反射出来就呈红色,如不是还原焰而是氧化焰,在古代窑火、窑温等控制并不是很精密,常常出现烧制失败。如果气氛有误,使窑内呈氧化气氛,烧成瓷器的釉就是绿色。绿郎窑也很复杂,除表面是绿色外,有的内壁为红色。总之无论哪种釉色,郎窑瓷器品质都很高雅。民国时期人们仿绿郎窑很多,胎釉质地的差别必须要仔细考察。
郎窑红釉(18#)的配方
名称配合比 %
红烧料 7.18
烧料2.39
三宝蓬釉果 63.84
滑石子(高岭土)1.08
寒水石 2.79
二灰 20.08
白玻璃 1.72
铜花0.52
郎窑红釉(18#)的化学成分
SiO2 64.5962 Al2O3 12.5472 Fe2O30.5560
MgO0.8594CaO 13.4151 BaO0.0038
CuO0.5726TiO20.1041P2O5 0.0104
K2O4.6367Na2O2.6976
郎窑红釉(18#)的克分子当量数
SiO21.0808 Al2O3 0.1231 Fe2O30.0034
MgO 0.8594 CaO 0.2391 BaO0.00002
CuO 0.0071 TiO20.0012 P2O5 0.00007
K2O 0.0492 Na2O0.0435
郎窑红釉(18#)的的克分子当量比
结束语
钧窑的最大成就是高温铜釉的烧制成功,把早在200年前明代中期就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术又恢复起来结束了明代以来近二百年红釉器衰落的局面。使红釉瓷器的烧制在清代又一次出现了繁荣兴旺的盛况,可谓功在千秋。③
参考文献:
[1]J.W.Molloo.Trans.Geram.Soc.,35(1936)
[2]《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3]《古钧瓷与铜红釉》.杨文宪
[4]《景德镇陶瓷》.刘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