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构建低年级小学语文趣味性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构建低年级小学语文趣味性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睢宁县庆安中心小学,江苏 睢宁 221200)

摘 要: 打造趣味性课堂,激发灵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高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究讨论:学进去、讲出来、画出来、写出来。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适时地旁征博引并交流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激发兴趣 趣味性课堂

当今社会需要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新课程”的颁布与“学讲计划”的实施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开展综合性实践性学习的新理念。朱熹有诗云:“问渠那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以文本作为源头,挖掘新的活水,为课文课堂注入新的空气,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白纸黑字想象力和感悟力。

那么,如何改变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程,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五学”“五步”学讲课堂模式呢?

一、让大家轻轻松松地学进去

老师这份工作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是很崇高的、令人向往的,能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对许多学生都有吸引力。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让小老师课前自己制作生字词卡片,课堂上由小老师组织字词教学。小老师教得有模有样,由读音、结构、识记方法到组词、造句等。小老师教得认真,其他同学学得自在,课上学生兴致盎然,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创意。一个学生一种方法,学生不易枯燥,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我先以一种命令式方式让孩子两两合作确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合作情况。对合作好的小组进行奖励,激发孩子们的合作兴趣,进而为在课堂上多人小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如教学二年级第三册《狼和小羊》时,如果学生理解了“故意找碴儿”就理解了狼U不讲理、凶残狠毒的本性。如果直接提问“故意找碴儿”的意思,学生理解就会生硬呆板,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读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认真思考理解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绝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故意找碴儿”(出示“找碴儿”词卡)请小朋友读三遍。剩下的两次同样让学生先读狼和小羊的对话,再理解体会,再读词卡。这节课我没有机械地解释“找碴儿”的意思,而是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和语言环境中,通过巧妙、灵性的提问理解“找碴儿”的意思,一来二去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理解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狼的凶残本性,很快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二、让大家快快乐乐地讲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课堂表演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是创新课堂模式下的一种形式。课堂表演的形式有很多,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如教学《哪吒闹海》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同学们,大家上一节课预习课文表现得可出色啦,‘哪吒’听说后很是高兴,都悄悄地来到了咱们的教室,瞧它们就在这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要来演一演哪吒闹海的情景,现在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为了一个细节的至善至美,“导演们”争得面红耳赤,“演员们”不厌其烦地多次排练。在成果展示中,我惊喜地看到学生卓越的才华。学生们自行布置了合理的场景,制作了精美的道具,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形象。表演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知识,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同时有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在教学第六课《西湖》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西湖的优美景色,仔细揣摩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景色,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境界,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出我们家乡也有很多美景,大家都采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描绘家乡、夸夸家乡、赞美家乡。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对生活仔仔细细的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

三、让大家高高兴兴地画出来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教材中一些文章写得很美,通过对文字的感悟,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就更美了。《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诗,哲理性很强。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其象征意义非常困难,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做人如同做叶子。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时的点拨,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抓住“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茁壮、葱翠”感悟叶子的奉献和人的奉献之间的联系,并列举实例说明人们是如何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叶子,搜集叶子,画出叶子,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说说叶子的功能,进一步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也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的人物的事迹。虽然三年级学生体验有限,但仍然想到了交警、医生、教师、工人等,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涵。教师只有利用生活体验,利用课外知识,适时地旁征博引,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才能将课文蕴含的哲理浅显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教学《黄山奇石》时,教师引导:“作者概括地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后,就迫不及待地带我们去看岩石了。在这篇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岩石真奇呀!现在,黄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画一画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再给它们取些有趣的名字吧。”这样,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既深化了课文的学习,又使创新思维得到了拓展和训练。

四、让大家痛痛快快地写出来

写话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引导:“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说天无边无际,大极了。青蛙不信,还说小鸟弄错了。那么,当青蛙跳出井口一看,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接着往下写……”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课堂上学生不是收音机,更不是复读机,而是创作者,说不定以后还有人会成为名人、大师和作家等。在题为《梦想》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首先,要向学生强调“梦想”不是脱离生活的梦想而是源于生活的。其次,“梦想”不分大小,即使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自己没有而又想拥有的那也可以是梦想。如没有篮球的同学想要一个篮球,这其实也是一个梦想。再次,思考“梦想”的实现过程对生活的启示。

教师要注意意义的升华,生活中的平常事其实也是蕴含无限做人道理的,只要学生善于总结和归纳就能发现。如在“我想要一个篮球”的主旨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写作,可以从“想得到――得不到――争取――得到”的结构出发,这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规律,在这样的常规思维下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总结和内容升华。如最后通过这个生活中小小梦想的实现体会到“梦想与努力之间的关系”就实现了主题的升华。作文其实是学生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写作教学生活化注重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入手,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当然,在生活化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在分析事物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在“我想要一个篮球”“想得到――得不到――争取――得到”的结构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性思考。从“不想要――想要”这样的结构出发,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培养小学生写作思维的有效方式。

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热爱,从而使他们“爱学”“会学”“乐学”,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继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53.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W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