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反应急诊处理及护理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反应急诊处理及护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反应急诊处理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以急诊方式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个月后对比患者空腹血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值均呈现出了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程度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低血糖;急诊处理;护理方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187-02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我检测血糖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和以往相比,糖尿病的治疗也日趋规范。虽说患者的血糖得到了严格控制,但值得说明的是,低血糖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该现象已经成为了我国糖尿病患者取得血糖控制目标的一大重要障碍。中低血糖现象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和自身器官造成伤害[1],甚至于威胁生命健康,由此能够看出,使用有效方式,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出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低血糖反应,对部分患者以常规优质护理为基础,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在此其中男患者71例,女患者43例。年龄区间为45.9~88.3岁,平均年龄为(59.71±15.62)岁,病程区间为3.2~29.4年,平均病程为(12.4±2.4)年。在所有患者中,合并心脏病者共计21例,合并高血压者共计16例。

在入院治疗期间,患者均表现出了程度不一的低血糖症状,如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四肢瘫软,盗汗,面色苍白,行为异常等。从发生原因上来看,运动过度者48例,服用过量降糖药者52例,原因不明者14例。该实验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与家属自愿参与实验调查,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和导致低血糖原因方面无明显差异存在,组间数据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在出现低血糖症状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为其检测血糖值。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可以进食一定毫升数的糖水和甜食;对于意识模糊,静脉注射浓度为50%的葡糖溶液,观察患者病情,将血糖值为维持在5~9 mmol/L。

1.2.2 护理方法 接诊后,护理人员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优质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详细为:(1)药物护理:护士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讲解降糖药的类别和服用方式,同时有针对性的介绍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令家属和患者在真正意义上知晓药物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肾毒性强的药品。第1次在使用降糖药时,必须从最小剂量开始,结合患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对于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作用力强的降糖药。推荐在进餐前使用降糖药,在服用30 min 之后必须进食。如果需要餐中嚼服的药品,医护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送到患者手中。规定在餐前使用的降糖药物不得延迟服用。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必须依照精准的原则注射,首选非运动部位,以防止胰岛素吸收太快而导致低血糖现象发生。在血糖达到正常标准或者接近正常标准的时候,医生应适当调整剂量。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之外,必须使用降压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药物之间的关联性,以防止不良反应。当患者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时,必须咨询医生。(2)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药物用量应成比例[3]。饮食干预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始饮食护理之前,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住院治疗期间,必须按照科学饮食计划进食,建议少食多餐,结合患者并发症种类,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对于低血糖现象发生在夜间的患者,在临睡前应加餐。值得说明的是,在使用降糖药物期间要禁烟忌酒。(3)运动干预:合理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BMI值和降糖药物使用量。值得说明的是,科学化运动还能够保证患者拥有积极情绪,提升生活品质,结合患者的年龄与并发症种类,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最佳时间为餐后1 h ,避免大幅度运动,以舒适为宜。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其他器官病变者,暂时停止运动计划。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和护理时间均为2个月,在此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稳定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式计算,当P

2 结果

2.1 治疗护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变化情况

在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值均呈现出了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程度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治疗护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变化情况(x±s)

注:和护理前相比哦,*P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78.95%,观察组为96.4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比较情况

注:和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因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于预防低血糖重要性认识不深,没有形成科学化饮食规律。经常性的延迟服用降糖药物和进食时间,进而造成低血糖现象发生。一些患者无法依照事先安排好的饮食计划定量进餐,还有一些患者虽说使用了正确剂量的药物,但因为其他疾病的原因导致食欲下降,进而发生低血糖;也有患者因为追求锻炼效果,引发低血糖[4]。患者之所以出现大量使用降糖药现象,其原因在于希望自身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殊不知这样做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另外医患之间缺少必要沟通,导致初始阶段医生按照患者实际血糖指标盲目加大药物使用量,也会导致低血糖。

从该文中相关资料中能够看出,糖尿病知识缺乏是导致其发生低血糖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必须对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加强饮食干预,教会患者自主测量血糖和识别低血糖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另外,为了防止突发性低血糖现象出现,患者在外出时,必须携带家属联系卡和糖果等物品。在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时候,护士必须指导其绝对卧床,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相关症状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加强和患者与家属的沟通程度,在根本上了解患者自身情况,以便发生问题时及时处理。对于疾病较为严重者,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必须做好血糖监测工作,避免血糖过低,造成不良反应。在该实验的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以常规治疗与护理方式为基础,对患者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值,同时护理满意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证实该理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媛.老年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3):248-249.

[2] 李玉霞.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49-1350,1353.

[3] 姜琳.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205-206.

[4] 时均燕,唐现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5):134-135,138.

(收稿日期: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