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本有连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日本有连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几年前,我们的总理有一趟对日本的“融冰之旅”。与时俱进,总理以诗传情会友,作的是汉俳。日本电视学汉语节目借此找来中日35人作诗,凑成36首。中方自是写汉俳,而日方用日文写,可能本来是俳句,再译成中文,也都被称做汉俳,这就成了中日汉俳接力。其实不妨叫唱和,揆席首唱,各色名人遥赠和。但无论对于日本的国民,还是中国的人民,唱和一词似乎已太雅,不如叫接力鲜活。有人把这事叫汉俳联句,恐怕就不确了,因为联句别有其作法。

中国有联句,日本有连句,联句起初也是叫连句。连句来自连歌。歌是和歌;日本把中国诗(古诗)叫汉诗,相对而言,日本诗叫和歌。和歌有多种样式,通常说和歌,指的是其一的短歌,由31个音构成的定型诗。这些音断作五、七、五、七、七,上半部分的五七五叫长句,下半部分的七七叫短句。

本来是一人独吟,大概受联句诱惑,也搞起二人联吟,谁先作长句,另一位续作短句,合作一首,这就是连歌。到了13世纪,长短句交替,七嘴八舌吟咏一百句,也叫做百韵。高朋满座,众人聚一处连歌,叫做连座。在座的各位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叫连众,这是一个精神共同体。

近现代文学的命题是自我表现,而连歌属于小圈子文学,并不是个人的孤独创作。日本17世纪的文学家松尾芭蕉说,散会之后抄录和歌的纸就成了废纸,这意思就是连歌文艺的真髓全在于当场的愉悦,不是创作给外人欣赏的,作者与读者同在,创作与享受一体。

这种封闭性文艺以伙伴意识为基础,顾及、应承其他人的意思、感情及语气,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一个人是虫,三个人是龙,需要有一种团队精神。

逢场作歌,自有游戏性。出口成歌,妙在出人意表,而为了满座皆欢,少不了滑稽有趣。中国最古的联句诗,起句是“日月星辰和四时”,严肃有余,结句也滑稽起来,“啮妃女唇甘如饴”。贵族文化人追求优雅而纯正,连歌越来越文艺,也越来越小众。这就像当今的电视小品,只要不脱俗,不被文学艺术收编,观众就笑将下去,它也就不会玩完。

另有人坚持走滑稽(俳谐)路线,勃兴了所谓俳谐连歌,从16世纪一枝独秀,17世纪干脆略称为俳谐。芭蕉有俳圣之称,乃俳谐之圣,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俳句一说,所作是俳谐的发句。

连歌第一句是长句,发端发起,叫发句。第二句叫胁句,是短句。第三句就叫第三,结尾叫举句,中间的长句或短句统统叫平句。连众济济一堂,有主客、师徒、长幼之分,所谓起承转合,发句为起,由师傅、贵人、稀客、老者起头,召集人为主,作胁句承接。他们应酬之后,第三就要转,转出新意境。最后的举句则合得皆大欢喜。平句应该跟前面不即不离,既不为难续作,又要别出心裁。重复人家用过的词语、意思或情趣,即所谓轮回,是连歌的大忌。

芭蕉参加或指导的连歌被称做蕉风连歌,以闲寂精神为根底,加意避免露骨的语言游戏。他游走各地,聚会连歌,但志在文学,高度艺术性使发句益发独立为一种新诗体。芭蕉死后连歌就风光不再。

19世纪末,正冈子规写小说不成,转向传统文艺,把发句革新为俳句(俳谐之句)。之所以改名,也是让人们忘掉它本是连歌中具有引发之用的发句。文学是孤独而严肃的自我表现,子规否定几个人一起作的合作性与即兴地接下去的游戏性,贬斥歌仙之类的连歌为“非文学”。连歌出自和歌(短歌),而俳句由连句分离,或许这就像五言绝句,据说从陶渊明时代的联句中断绝出来的。

正冈子规死后,跟他学俳句的夏目漱石曾试图复兴连句。现今作俳句的人很多,但连句少不得机智,规矩也较繁,作的人就不多了。1970年以来又有人推动连句,如参加中日汉俳接力的大冈信,他是著名诗人,还倡导连诗(新诗),走出日语,走向世界。

说来16世纪日本流行过和汉联句,有人咏连歌,有人吟汉诗,相映成趣。这要精通汉诗文才玩得起来,所以范围几乎仅限于大内和禅林。

作者为旅日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