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高中文化经典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探寻提高高中文化经典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 文化经典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47-02
经典是文化的灵魂,又是灵魂的文化。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读文化经典,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秉承的价值理念。
福建省自2006年起把文化经典著作列入高考考试范围,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文化素养。当然从学生实情出发,所有的文化经典不可能都入题,因此文化经典试题范围最终圈定在《论语》《孟子》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经书上。但是,文化经典的内容相当丰富,学生学习时间又相当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对提高高中文化经典教学有效性的若干途径进行探索。
一、更新文化经典教学的观念,厚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高中文化经典教学的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是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文化论著研读”的目标要点是:“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少教师把文化经典教学仅仅理解为字词教学,忽视了“学生”,忽视了“能力”,忽视了“文化”,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教学目标必然产生偏差。
二是对教学对象认识不清。文化经典的教学由于课堂容量很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往往“满堂灌”,教师一个人唱主角,结果课堂上学生十分沉闷,师生之间没有互动。要想打破这种缺乏沟通交流的局面,首先应认识到,文化经典教学的对象是高中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十分关注自己、渴望认识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有可能转变课堂中自身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缺乏储备自身文化知识的意识。文化经典教学的重点是“文化”,教师必然要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作基础。教的是“文化”,教师本身没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肯定是不行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庄子・逍遥游》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讲。有些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半桶水”的水平,在教授文化经典时教几个字词,教一些有统一说法的篇章,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教师教得浅,学生“学其义、忘其象”,久而久之,就很难体味文化经典中蕴涵的深刻内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多方积累,知识储备丰富了,文化底蕴深厚了,教学土壤肥沃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就相应提高了。因此,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且决定着能否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
二、精选文化经典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学习文化的深度
《论语》《孟子》两部经书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国人。例如,《论语》作为孔子的言论记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汉代之后,它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今天,该书的发行量仍然很大,书中许多词语直到现在仍常常被人们使用着。
《论语》《孟子》的强大生命力,反过来又证明了它们自身的厚重。但文化经典内容的“博”,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也可以宽泛而不加选择。清朝学者戴震说过:“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学习贵在“精”,那么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应该全面、系统、扼要,这就是所说的“精”。笔者以为在教授文化经典时,教学内容需要精挑细选,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学生文言基础知识薄弱。虽然与《尚书》《周易》相比,《论语》《孟子》显得简单易懂得多,但对于文言基础知识薄弱的中学生而言,完全读懂《论语》《孟子》所有的思想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选择。
二是学生学习“喜新厌旧”。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把《论语》《孟子》两部经书翻来覆去地讲授。虽然子曰“温故而知新”,但老是“温故”,难免使学生产生疲倦感。虽然教师教得卖力,但是越教越吃力。“量变”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质变”,这也要求教师不能以“量”取胜,还需有所选择。
三是学生学习生活紧张忙碌。高考试题中的文本不可预测,为了应对考试,教师采用“撒大网,捕小鱼”的方式,全面包抄。学生读的文段虽然多,但是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文化经典上,因此对于文化经典,学生能深入理解的并不多。
四是学生分辨力不足,而《论语》《孟子》内容本身也存在着不足。文化经典,既称经典,就是因为它里面保留了前人无数珍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但是先人历代创作并传递下来的东西,有些内容即使不是糟粕,但也由于时代的发展而明显没有什么精神营养了。学生年龄尚小,分辨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取舍,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化经典中的精髓。
针对学生的种种现状,教师应该对文化经典精挑细选,这样才能让学生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对经典有较深入的理解。
三、分散文化经典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文化经典的教学时间往往集中在两个时间段:高二教授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和高三进行文化经典复习。不管是教授新课还是复习迎考,时间过于集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是教师对文本的不当处理。《论语》《孟子》的思想十分复杂,教师在授课时即使进行了适当地取舍,内容仍然显得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往往进行网罗式的讲解,企图来穷尽孔孟思想的大体及其微妙之处。特别是在高三的文化经典复习中,教师往往只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短、快”几乎成了所有语文老师的选择,有些老师甚至采用一些练习,以“练”代“讲”。但是,这样做必然要抛掉文化经典的绝大部分内容,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然而,抛掉文化经典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可能会由于教师个人认知的不足删掉一些思想精粹。这种支离破碎的教法,只能是肢解了经典,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扼要地理解孔孟思想。所以在解答文化经典试题的时候,命题者虽然给出了大量的注解来疏通字词,但是考生依然不能恰当地理解文段所蕴涵的思想。
二是受限于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学习基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集中学习,一种分散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 Μ・Н.沙尔达科夫在一个实验中让两个人数、智力相同的小组分别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式识记同一诗篇,一组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阅读,直到记熟为止;另一组学生则把学习时间分散在3天。结果表明,分散学习所用的时间比集中学习的少得多。分散学习的记忆效果高于集中学习,专家深究其原因后,有了发现:由于集中学习时,多次重复同一学习材料,致使单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而且,学习的时间越长、越集中,它的抑制作用也越大。相反,在分散学习的情况下,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因而学习效果高。另外,专家发现,学习材料的分量越多,难度越大,分散学习的效果越好。《论语》《孟子》两部经书洋洋洒洒几万字,分散学习可以提高效率
集中教授文化经典,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再加上承载文化精髓的语言――文言,又距离学生太远,因此教师的授课经常达不到预期目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细水长流,避免无效劳动。
四、讲究文化经典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授文化经典时,教师往往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同一模式:教师讲解知识―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从头到尾都是教师来主导,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语文“运用的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使学生对语文“好之”,进而“乐之”。教育应不仅注重“教”和“学”,还更应注重两者的结合。笔者尝试了以下的几种方法,尽可能避免教学方法的单调重复:
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这里的“课前三分钟课”指的是课开始时的三分钟,它以学生自主发言为主要方式。学生可以把文本事先抄在小黑板上,也可以把发言内容制作成PPT。由于是事先准备,因此有一定的学习深度;由于是学生找资料,因此有一定的灵活性。发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轮流,促使学生全员参加,积极参与。学生是一个群体,这在某种程度上又避免了教师在选材上的片面性,符合《论语》《孟子》思想繁复的特点。
二是利用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利用研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同时研究性学习时间又比较长,这使文化经典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学生通过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三是利用写作。在文化经典教学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以读带写,情动辞发,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化经典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某些文本后,可以从丰富的角度时时训练,这也体现了课标关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思想。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化经典时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授课时应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精选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授课时间,讲究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ΜН沙尔达科夫.中小学生心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2011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责编 卢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