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能力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能力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两者考查的要点各有侧重。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考查方向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实质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一般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来探究,通常有以下两种类型:

(1) 理解内容。紧扣文本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探究,答案指向相对明确,考生可根据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提炼相关要点作答。既然是从内容的角度,就要养成紧扣文本的良好习惯,绝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所谓的探究。另外,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2) 分析技巧。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就文章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

以2011年高考江苏卷文学作品《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为例: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如何分析技巧呢?首先要读懂文本,《这是你的战争》一文,叙写了国难当头时刻,老师和学生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文章重点写了孟弗之先生对应征学生的欣赏、爱护、支持、赞扬,并且由衷地高兴。文章也写了蒋姓学生、澹台玮两个人的不同形象。蒋姓学生本在应征之列却为了个人的创作计划不去应征,澹台玮不在应征之列但放弃开拓新学科主动志愿应征,这两个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自私,一个无私;一个胆小,一个勇敢;一个忧己,一个忧国。其次,要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 衬托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④ 推动情节的发展;⑤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结合文本逐一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二、 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一般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首先,要了解一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如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传统等。她的主要美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字。忠,尽心报国的责任;孝,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归纳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① 富于凝聚力;② 富于同化力;③ 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 喜好和平,主张统一;⑤ 中庸、稳重;⑥ 懂得知足。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不是定论,但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

其次,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善于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即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揭示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

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指的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它是文本理解式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拓展,但是必须如前所述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离。

首先,要联系生活,结合自我,深“入”慎“出”。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就是个性解读类试题,这类题目以“事例+观点”的形式出现,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你认为……请结合文本说明”等。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一是生活实际事例,二是一般事例。

这种题目最大的特点是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考生要头脑清醒,既要运用阅读所得,也要调用自己平时的积累,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答案”。

当然,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倾向;又要出乎文外――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根据题目要求,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