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凝血系统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调脂的同时对高脂血症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病人30例为血脂紊乱组,口服普伐他汀20mg,每日1次,用12周;血脂正常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及血脂紊乱组于治疗前及12周后进行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血脂紊乱组治疗12周后的TC,TG,LDL―C,FIB均显著降低(P
关键词:高脂血症;普伐他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中图分类号:R589.2 R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6―0498―03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血脂,是目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强的调脂药,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带来的临床益处远超其调脂作用,其非调脂机制已渐引起临床的重视,尤其对平滑肌增生抑制的影响在临床上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凝血机制的观察,评价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血脂紊乱组:依据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建议,选取高脂血症病人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高胆固醇(TC)血症1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9例,高三酰甘油(TG)血症6例,高LDL―C血症5例;年龄38岁~75岁(59.6岁±8.9岁)。血脂正常组:选择血脂正常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0名,女10名,年龄36岁~74岁(58.2岁±8.6岁)。同时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甲状腺疾病、肝肾疾病及糖尿病。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选后血脂紊乱组服用普伐他汀(商品名普拉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每日1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测TC,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普利生2000―1血凝仪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KTT)、凝血酶原时间(PT),采用日本阿洛卡公司SSD-1700彩色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管腔内中膜局部隆起增厚,突出管腔,IMT≥1.2 mm)。血脂正常组于12周时观察以上数据。所有研究对象在实验期间保持平时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应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和凝血机制的药物。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组间及自身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血脂比较 血脂紊乱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均显著降低(P
2.2血脂紊乱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及凝血指标比较血脂紊乱组治疗后IMT显著变薄(P
2.3不良反应 血脂紊乱组腹胀1例,谷丙转氨酶(GPT)升高(
3讨论
血脂异常影响动脉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高脂血症病人LDL―C及TG是重要的致动脉硬化脂蛋白,可加速IMT增厚的进程。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脂血症病人应用普伐他汀20mg/d 12周时,可显著降低LDL―C及TG,IMT明显变薄,说明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同时可逆转或延迟IMT增厚的进程。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LDL―C及TG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另外还通过减少平滑肌细胞的数量延迟AS的进程。Fukumoto等报道,在体外氟法他汀(fluvastatin)减少兔子和人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数量。Alfon等研究发现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过程中可减少FIB、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总数。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目前多认为与其抑制HMG―CoA还原酶,使羟甲戊酸衍生物的产生减少有关。Knapp等也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刺激某些蛋白质,使得其调控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增加。
本研究还显示,血脂紊乱组服用普伐他汀12周后,FIB显著降低,TT,APTT显著延长(P
本研究证实:普伐他汀在有效调脂同时可逆转或延迟动脉IMT进程,并改善凝血系统,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及降低FIB含量从而降低凝血反应,在临床上具体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