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伊春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伊春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伊春市耕地总播面积243435hm2,以大豆为主,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借助特有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采取增水稻、扩玉米、减大豆等措施,发展林下经济及蓝莓等特色农业,确定种植业调整的方向,提出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伊春市是国家主要林区之一,耕地播种面积243435hm2,其中大豆年播种面积接近120000hm2,且品种单一。为调整种植结构,借助特有的地理位置,发展林下经济及蓝莓等特色农业,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1 伊春市种植业布局的发展历程

1.1 第一阶段1949年至60年代以前

开发建设初期,只有浩良河镇、晨明镇有部分粮食作物。1949年,伊春粮食生产面积1879hm2,占总播种面积的67%。粮食总产1930t,粮食生产结构依次是玉米、谷子、杂粮、水稻、小麦。1969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发展到1165.4hm2,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43%。由于当年是个低温年,粮食平均667m2产36.5kg,总产6380t。生产结构变化为谷子、小麦、玉米、杂粮、高粱、水稻。

1.2 第二阶段70~80年代

土地的耕作方式有所改变,多以生产队形式进行集体化耕作,种植业布局有所改变,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到合理轮作,提高粮食产量。1970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29094.3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8.76%,粮食总产33822t。粮食结构为小麦、谷子、玉米、水稻、杂粮、高粱。1979年,粮食生产面积曾一度达到2432.5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0.71%,总产量达到47343t。之后,面积逐年减少。

1.3 第三阶段80年代至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有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作物品种呈现多元化,以粮、经、饲为主要的种植结构模式,粮食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仅2002~2012年伊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82.6万t。

2 确定伊春市种植业调整的方向

根据伊春市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从土壤属性、土壤肥力、土壤适宜性等气候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种植业战略重点:第一部分为北部大豆区。本区包括嘉荫县、乌伊岭区、汤旺河区、新青区、五营区等,本区地形变化大,北部为低山丘陵,西部南部为缓坡漫岗,区内各地气候也有很大变化,本区主要土壤类型是草甸土、暗棕壤;第二部分为中部蔬菜区。本区分布特点是集中,主要有伊春区、友好区、美溪区等市区周边地区。本区主要土壤类型是草甸土、暗棕壤。土壤水分条件好,地下水位高,土壤养分储量丰富,潜在养分含量高,有效性差;第三部分为南部水稻区。主要是铁力(市)。所以伊春市应以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等方式进行种植业布局调整。

2.1 大豆

全市大豆高度适宜的面积为24026.64hm2,占总面积的20.5%,主要分布在桃山局、南岔区、铁力局和朗乡局;对不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局)应减少大豆播种面积。

2.2 玉米

玉米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的特点,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饲草和饲料。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玉米面积应稳定在3333.3hm2,可扩大种植面积。

2.3 马铃薯

马铃薯高中产土壤主要集中在上甘岭区、友好区等区(局),加上友好区引进淀粉加工企业,马铃薯面积维持在5333hm2左右,马铃薯播种面积增加也比较快。

2.4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的产量及价格受气候和市场影响非常大,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市场行情,比如在西北部可种植向日葵、白瓜籽;在市区周边可发展棚室蔬菜及节能温室,既要形成一定规模,又避免盲目扩大面积,违背市场规律,造成严重损失。

2.5 小桨果

借助伊春市特有的地理位置,扩大小桨果蓝莓和蓝靛果种植面积,引进蓝靛果种植品种,建立林下种植基地;稳步扩大草莓、山葡萄的种植面积,形成多种类的小浆果品种体系。

3 伊春市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3.1 扶持力度不够

伊春市是大林业小农业,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在经济手段等方面对种植业未能有效的保护和扶持,政府部门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支持力度十分有现。

3.2 品种结构单一

种植业以大豆为主,且南北跨度大,品种过多过杂,单一品种的面积小及分散经营造成伊春市无法形成种植业品牌,限制了优势的特色产品的发展。

3.3 技术力量不足

市本级专业技术人员有限,且肩负19个区局技术指导,从全市近128.3万多人口240693hm2耕地来看,比例仍然偏低且整体技术力量能力偏低。

3.4 流通环节不畅

伊春市种植的大豆、玉米、水稻等品种几乎没有精深加工途径,大豆只是做豆腐、豆浆;玉米也只是速冻;蔬菜类深加工更是少得可怜。

4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财政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投资的比例,以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改善局部地形条件,减少径流和土壤流失,增加降水就地入渗量,提高保水保土保肥能力。

4.2 发展特色农业(小浆果)

借助林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利用6000hm2林下地,大力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食用菌、蓝莓、蓝靛果、黑加仑、树莓等特色农业。

4.3 加强技术力量

可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姻在伊春成立了专家工作站,指导蓝莓种苗繁育和大田种植;加大基层技术队伍建设,为全市新兴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4 推广良种良法

选用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加强与新品种相对应的良种、施肥培肥技术、耕作技术、植保技术等,积极推进单产水平的提高和专用化生产。

4.5 标准化生产

从种子、整地、播种、管理、收获抓起,把先进适用技术综合组装配套,转化成易于操作的农艺措施,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用得上,确保标准化技术到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