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阶段,传统的变电站逐渐被智能变电站所取代,但是,智能变电站在设计方面却严重忽视了设计和配置之间存在的联系,最终使得一、二次当中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相比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设计的过程中,虚端子配置和通信组网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一定程度上对设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配置一体化进行了全面并且详细地分析,特别是工作的原理与设计的方案,旨在更好地为研究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配置一体化技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工作也逐渐发生了变革。在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的情况下,智能变电站逐渐替代了常规的变电站,进而成为变电站当中的主力军。基于此,智能变电站设计和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因为网络分析装置与故障录波装置是互相独立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降低两者碰撞次数,因为一旦出现碰撞,必然会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一、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原理

(一)图模一体化技术

同传统变电站设计相比,不同的是,智能变电站设计过程中,装置图元不仅仅具备模型文件骨架支撑,同时和ICD文件能够相互对应。在智能变电站当中,各种装置输入与输出端口定义及命名需要始终根据国家公布文件进行规定。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工作人员不仅会受到明确定义的部分限制,同时,应该尽量避免装置碰撞情况的出现。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图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导入ICD文件。在导入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报警信息不合理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应该立即停止导入工作,并且准确地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在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对图模信息显示的问题予以重视,因为它会根据电压不同来进行显示。而避免此设计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确保生产厂家实际所提供的ICD文件信息不是唯一的,然而,因为并不具备设计标准,所以,很难保证设计与标准要求相吻合。

(二)数据库

在数据库当中存放很多智能变电站设计信息内容,而且还包括了智能管理、图纸规格、设计模型以及校验结果等多种要求内容。所以,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在数据库当中调用信息来对变电站进行有效地维护。而正是因为数据库,所以能够更好地实现虚端子映射、设备信息和通信网络等多种功能。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软件就是SQLite设计软件,它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容易进行安装。

(三)拓扑邻接表

在设计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虚端子配置工作量比较大,而拓扑邻接表就在两个比例化的虚端子间的布线中产生。其中,拓扑表中的拓扑线代表的就是虚端子输入和输出端连线,而具体绘制的过程则需要按照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映射表,并通过电脑鼠标来完成。这样一来,不仅仅使智能变电站设计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还可以对绘制的结果进行检查。

(四)设计和配置连接

因为设计和配置属于两个不同的过程,所以,要想实现这两个过程的一致,就需要利用相同的设计工具,实现配置和设计的有机融合,最终获取所需的设计图纸,而后形成XML文件。另外,虚回路图纸和设计图纸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工作人员在变电站后期维护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具体方案

在设计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具体的流程就是设计蓝图、验收测试与实施。其中,设计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开发软件来绘制出蓝图,并且借鉴工程实例的智能装置模型来配制出在特定环境之下的测试指标,最终利用输入和输出把各个智能装置的对应法则映射至实际的图纸设计当中,进而更好地完成构建装置联系的工作任务。

(一)软件架构

在设计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应用软件通常是AutoCAD,而且,将相关控件进行了整合。而这些控件所依托的就是SQLite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11个模块,这样一来,就有效地确保了设计与配置的一致。

(二)设计的过程分析

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经历7个步骤:第一,图模库的创建;第二,配置装置;第三,设计通信网络;第四,设计拓扑图;第五,虚端子映射表的生成;第六,获取光缆清单;第七,严格检查图纸,重复进行第四至第七步骤。在完成上述流程以后就相当于完成一个流程,也就完成了设计智能变电站的工作。以上设计步骤之间环环相扣,所以,必须要保证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的设计水平,进而确保设计的质量。

(三)辅助设计内容

第一,通信线的绘制。要想实现虚回路可视化,最基础的元素就是虚端子映射表。所谓的虚回路可视化就是要多次地复制拓扑图当中两装置的通信联系。而对这种联系的反映仅仅是一根通信线。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完成布局的管理,在图纸中合理地设置可视化装置的位置,并且保证布线线路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布线的过程中,如果线路的种类比较多,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布线混乱,所以,应该谨记,不应该过多地使用虚回路的种类。

第二,光缆清册的导出。通信图当中,在规定要求下,仅仅包括网络与直连两种传输的模式,所以,在相同的交换机装置中,连接线并不一定会始终存在。而连接线的作用只是显示逻辑定义。在定义通信线的背景下,如果增加屏柜装置与交换机和装置间的通信线,就能够更方便地导出光缆清册。利用连线方式取得了光缆清册,要比常规人工计算与统计更加优越,可以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地节省。

第三,间隔等价映射。装置的型号不同,其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确保不同种类文件当中的虚端子中文表达更加准确,那么,设备生产厂商就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标准来增加中文描述,而是要保证其针对性的特征。然而,因为在此方面的规定并不成熟,所以,厂商难以严格地执行,要想实现设计的标准化就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在二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典型设计与配置,并且利用间隔等价映射的方式,使得虚端子映射表能够完整输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保证虚回路自身对映射正确程度的自动检测。

第四,共享设计信息。实现设计信息的共享,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开展后期维护工作。在智能变电站设计与配置信息的帮助下,充分利用DXF格式文件,将拓扑信息与虚端子装置命名进行准确地记载,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推动虚回路可视化运行的正常,而且可以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尽快解决问题,保证设计信息可以实现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计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使得实际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然而,要想保证设计和配置的一致性更高,就应该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地优化,保证其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本文对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且重点阐述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变电站运行的正常。

参考文献

[1]孙一民,裘愉涛,杨庆伟,等.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4):70-74.

[2]笃峻,叶翔,王长瑞,等.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功能规范研究及工具开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0):85-89.

[3]吕翔.对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7):2-2.

[4]陈浩.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的实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8):263-264.

[5]任敬飞.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J].商品与质量,2015(36):133-133.

[6]张锶媛.浅析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5(22):158-159.

[7]侯兵浩.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的实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1283-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