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死亡教育课堂设计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死亡教育课堂设计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汶川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死亡带来的恐惧和悲痛突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死亡,已成为学校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堂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教学思路

为把握死亡教育的正确尺度,使之收到实效,我以“死亡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了几十篇相关论文,进行了认真学习。这些论文理论论述多、实践探索少,但它们提供的死亡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等则给人以启发。如有关死亡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从细胞的衰老、凋亡来理解,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归宿,使学生认同死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汶川地震中面对生死考验的感人事例以及名人的临终故事,使学生感受死亡的无常和冷酷、生命的脆弱和美好、人性的光辉和崇高。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亲情和同情心,体验亲情的可贵和生命的短暂,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在知识方面使学生明白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亡,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它的基础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在技能方面主要学会规避危险以及初步的心理干预。死亡教育的重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体验,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和领悟,认同生命是一个珍贵的旅程,生命是最宝贵和值得珍惜的,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懂得敬畏死亡、敬重生命,使学生能认同不仅要尊重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珍爱他人以及一切动植物的生命。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联系生物学内容,学习死亡知识

先做一个连线游戏。(连线结果:0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30岁――奋发图强,40岁――基本定向,50岁――处处吃香,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引导学生感悟:死亡是生命的归宿,有生必有死,人是向死而生的,不理解死,便难以理解生,难以体会生活的快乐。

再对学生进行死亡知识测验,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1)死亡是以脑死亡还是心死亡为标准?(脑死亡)

(2)如果家里有亲人去世,孩子要不要参加追悼会?(要,要让孩子感受家里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家族生命链条里重要的一环)

(3)以下为判断题:

好死不如赖活。(对)

我们不可能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已经死去的人无法告诉我们死是怎么回事。(对)

讨论死是为了更好地活。(对)

伟人的死值得关注,为理想而死也值得关注,普通人的死更值得尊重。(对)

个人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乃至一切动植物的生命。(对)

自杀一般是弱者的表现。(对)

死亡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对,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性,但以何种方式离开人世有偶然性,我们应避免非正常死亡,坦然接受正常的衰老死亡)

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人死了生命随即停止。(对)

师生一起观看细胞衰老凋亡的视频,从细胞的角度来理解死亡。联系学生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死亡教育,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死亡,是死亡教育的良好结合点和切入点。

环节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笑对死亡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又无从得知死亡过程,不妨看看别人是如何面对生死考验的。

抗震救灾中的生死选择: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四位学生的幸存。张米亚老师用不屈的脊梁为学生构筑了通向生命的通道。抗震小英雄林浩临危不惧,用柔弱的肩膀背出受伤的同学,和姐姐一起带领同学步行七小时走出灾区。抗震小英雄邓清清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感悟:在地震面前,人的生命是弱小的,但人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的强大可以战胜生命的脆弱。呵护生命,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可敬的自救与互救精神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死亡威胁,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救和互救,使生命得以延续。

名人的临终时刻:

(1)英国极地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过程中,遇到暴风雪,无法回到大本营,临终写下探险经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研资料。

(2)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被毒蛇咬伤后自知回天无力,冷静地写下被咬后的身体感受,完成了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人类的科学事业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

(3)阿基米德面对入侵者的屠刀,头也不抬地说:让我算完这道题目。

(4)卢梭在《沉思录》中写道:对我来说,人世间的一切结束了。人们再也不能要求我做好或者做坏了。这个世界再也不会让我产生什么希望,也不会有什么东西让我感到恐惧了。我将在地狱深处得到安宁。死亡当然可怜而不幸,但我会像耶稣基督一样视死如归。

(5)诺贝尔在临终前立下遗嘱:把我所有的可成为现金的财产用来设立奖金。这些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给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诺贝尔奖已成为世界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奖,在传播科学、推动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支持科学研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感悟:人的肉体死亡后尊严并没有死,精神通过文化仍在延续。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虽死犹生,他的生命价值是永恒的。每个人都应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普通人可以在生前立下遗嘱,在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升华。

环节三:分析死亡原因,珍惜美好生活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有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各类安全事故。除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百分之八十非正常死亡是可避免的。在江南地区以溺水、交通事故为最多,其次为轻生。

感悟:远离危险,爱惜生命;交通法规,生命之友;增强能力,自我保护。

在心理老师指导下,学生排练了一个小品,规劝一位因成绩低下而有轻生想法的同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一些初步的心理干预技巧。

引导学生认识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活中没有过不了的坎,轻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懦夫的行为,会给亲人带来无穷的痛苦。

环节四:经历情感体验,积极面对人生

活动一:追思亲人。在哀婉的音乐声中,笔者回忆了慈祥的祖父对自己的关怀。此情此景,触动了学生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产生了共鸣,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学生婆娑的泪眼,哽咽的声音,加上凄婉的音乐,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全体师生都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教学情境之中。

体验亲人离世的痛苦,追思亲人的关爱,是生命教育的最好素材。在活动中,学生感受慎终追远的思古幽情,学习体会生活和生命之美,学会尊重、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进而展现人性之美。

活动二:深情述说。教师及时利用了课堂场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感受,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材料:本市一位风华正茂的老师突患白血病,面对死亡威胁,在博客中写下人生的感悟。笔者朗诵完毕,教室里鸦雀无声。从学生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有话要说。笔者请学生们在信纸上写下最想对这位老师说的话。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生命不在于长短,而重在它的价值。你用心血教诲了这么多的学生,你在他们心中永存。”还有学生这样写道:“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有学生这样写道:“听了您的故事,让我感动,使我更加热爱生命,爱身边的亲人。您对死亡的不畏惧,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去面对人生。”

课堂结尾

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全体师生共同朗诵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四、教学反思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忌讳谈论死。而事实证明,青少年缺乏正确的生死观往往是导致轻生的深层原因。死亡教育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简单的说教难以收到实效,只有引导学生自我体验,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死观。通过活动,学生认同“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水之静美”,深感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别人。死亡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如何更好地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才能做到笑对人生,死而无憾。

【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江苏无锡,214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