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任务驱动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它是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对任务的自主探究,形成意义的建构。但如果设计任务时考虑的因素过于简单,想要完成课程目标就形同虚设。本文就任务驱动法的内涵、特点以及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法 内涵 特点 案例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不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新技术,也要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技能、情感整合一体传递给学生。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中使用已久,因为它适用于概念的讲解,便于教师系统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很容易提不起兴趣,导致效率低下。而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强,重点要求掌握技术的操作,当然在信息学科中整堂使用讲授法并不可取,在这种前提下,任务驱动法应运而生。虽然这种方法已广泛地被各界教师使用,但是教师们是否真正地理解了任务驱动法的内涵,是否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将授课内容设计在一些有代表性的任务中,学生在要完成任务的动机驱使下,以自主探究或协作交流的形式进行,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教师指导,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在最后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了意义的建构。在学与教的关系中,坚持能学不教、以教促学的方式,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学习。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要求掌握的不仅是理论概念,还有技术层面的知识,所以任务驱动法的内涵符合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教师会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导航者。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符合任务内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探究任务的同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协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而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人,要积极主动地去搜集有关资料,尝试各种解决办法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学习活动中,不但要探究任务中隐含的新知识,而且要联系以前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在新旧知识的交融中实现意义的建构,这样不但能增强学习信心,最终也会达到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的目的,并且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到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

2.以任务为主线

“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任务”无疑成为教学中的主要要素。它是教学中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就像写文章一样,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有主要的线索来揭示中心主旨。而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任务就是我们文章的中的线索,最后通过探究任务来揭示教学的主旨。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剥开一层层迷雾,逐渐体会新知识带来的乐趣。一个好的任务就像学生的好朋友,学生愿意去接受它,亲近它,最后发现它身上的新奥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置要恰当,不宜太多,不宜太空,目标要明确,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适当减少个人讲解的时间,把大部分的时间要留给同学自主探究。虽然“任务”是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但是教师也要起到关键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时刻正确引导,否则学生在意义建构时容易出现偏差。

3. “驱动”是关键

什么是驱动?驱动在汉语词汇解释为用动力推动、带动。也就是说课堂中只有任务,没有带动学生的环节、方式,那么教学是无法进行的。那么如何做到恰当的驱动是整个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一是各个环节要设置恰当。太过简单或者顺序不当的教学环节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太简单提不起学习兴趣,顺序不当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团迷糊。笔者认为合适的环节应该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任务;学生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自主探究,解决任务;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教师做最后总结,概括知识点。二是组织好同学们合作的形式。任务驱动法一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要根据任务的大小来安排每个小组的人数。人数太多则有的同学参与不进去,太少的话每个人的观点能力有限,容易完不成任务。必要的话每组可以安排一个小队长,带领组内同学共同完成任务。三是教师要起到帮助者的作用。驱动的一个关键要素应是教师。因为所有的任务都是由教师设计,教师将隐含的知识已经布置在任务中,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哪些操作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知识,要不断在每组同学之间来回查看,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

三、设计“任务”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要足够“精彩”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无疑成为教学中的主线。设计的任务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设计“精彩”的任务。所谓的“精彩”,一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贴近生活的东西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过于简单枯燥的任务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任务既能包含新知识点,也包含旧知识,这样学生完成各个任务的同时能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可以掌握多种技能。

2.关注人文精神的缺乏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也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知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已经单独成立的学科,必定有其发展规律。因为技术至上的观念总会让教师忽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理论、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于技术运用的情感态度与人文精神。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有我们对信息技术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只有这样的完整的任务才会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乃至对伦理道德以及人格塑造、价值取向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案例:本案例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张妍教师主讲的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本节课的主题是《想唱就唱―使用ppt制作点歌系统》。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在ppt中对声音进行加工处理的操作,能够使用Goldwave声音编辑软件,对声音进行简单的节选和格式转换。通过让学生协作完成多个学习任务的方式来驱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点歌系统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欣赏与审美的能力。这节课的最终任务就是学生能用ppt做出ktv的点歌系统。

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新颖而有趣。教师先是通过与学生聊去ktv点歌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之后通过给学生布置小任务的形式,制作点歌系统的封面、目录、播放页、动画效果设置等等来引导学生掌握ppt动画的制作以及goldwave的使用。学生在每个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教师技术上的引导,小组协作逐步探究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与学生的日常娱乐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熟悉点歌系统而能够较好地理解整个系统制作的环节,所以教师设计的任务是极富有创意并且实用。整个驱动的环节也是井井有条,循序渐进。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虽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任务设计是否够“精彩”,是否关注了人文精神等等还需要教师们特别注意。想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但是能否用得好、用得精彩比较难。教师应用极高的教师素养与专业知识来设计每一节课程,学生也应该用积极的学习热情来探究任务,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朱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一点思考[J].学周刊,2013(4).

[3]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大赛网: http:///.

【作者简介】

刘璐,性别:女,名族:汉族,出生年月:1990年7月,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