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形势下招生改革与高校和谐发展的行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势下招生改革与高校和谐发展的行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的产生既有其历史的渊源,又有其现实的客观条件,高校应该把招生工作和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最终达到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计量学院量新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行动研究探讨新形势下招生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招生改革;高校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国重大的招生制度改革有: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新方案在1999年逐步推广至全国;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2001年4月,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试年龄和婚姻限制;2003年,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在同一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自主招生权,到了2005年,享有这一自主招生权力的高校扩大到了42所;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到了2005年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各拿出300个名额,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拔招生,两校采取面试为主的方式录取学生,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受5%自主招生权的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限制。从这些年的招生制度改革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门想通过招生制度的改革一步一步来寻求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然而高校对招进的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最有利的培养的问题一直困扰的高校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培养应该层次分明,这是高校在招生之后对考生的第二次自主、双向的选择,高分考生应该在条件许可下进行“精英化培养”,普通的考生则进行“大众化培养”,当然这种精英化培养和大众化培养模式之间并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互相打通的,精英化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在四年期间滚动发展的。

中国计量学院量新学院是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了满足对优秀学生实施精英教育的需要而成立的由试点班组成的学院。学院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任教,实行一对一的专业导师制,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强化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学校独有的计量、标准化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计量新学院学生从全校第一、二批优秀本科新生中择优选拔产生,进行独立编班,集中管理,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学生的培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在年级导师指导下的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打好厚实宽广的基础平台;第二阶段实行专业导师制,学生在第二学年可以根据本人的意愿按规定自主选择专业,同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专业导师,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专业培养计划和科研培训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此外,学院鼓励学生在保证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建立多元化知识结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达到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另外,量新学院奖学金的评定比例也是其它二级学院的两倍。

在对量新模式的研究中,首先我们发现量新学院的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进入量新学院的学生当年的高考分数较高,层次较齐,基本上都是当年各个省报考我校的最高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进入量新学院的学生志向统一,其中90%以上的学生立志毕业后要考取研究生或出国进一步深造等等;学生之间差异不大,分化程度轻微,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机会比较少。量新的模式对于高考中的高分考生是有利的,这一点也和现在实行的“平行志愿”的初衷不谋而合,都是为了让高分考生在接下来的大学四年学习中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不仅要把最优异的学生招进来,更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些最优秀的学生培养好,而且还有责任把这些学生送出去,因此量新学院的模式正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令人可喜的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同样采取与量新学院模式相近的培养方式。

最近几年的招生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对学校和专业的就业前景格外重视。同时,社会的评价体系在高考后是看你能考多少分,能否考上名牌大学,而现实中的名牌大学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大致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下。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在学生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看你具有多大的能力和素质,评价体系变了,很多高分考生在完成大学之后的四年学习,在毕业的时候反而不如一些“低分”的考生,因此社会评价体系的转变就要求高校在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量新学院的模式可以做为一种很好的方式进行尝试。

参 考 文 献

[1]韩奇生.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7):52~53

[2]覃红霞.高考政策30年[J].东南学术.2007(4):16~20

[3]谢岳.《中国计量学院量新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