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民工数据显示,当前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5亿人。国内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本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人力资源转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个人收入的关系等方面。本文对目前国内学者在农民工人力资本上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313-02

0引言

农民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创新。国内最早对农民工问题进行研究的周其仁(1997)认为:“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集中以及城市企业改革引起的失业和再就业的交汇,都可能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城市就业形势”[3]。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学者对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分别从代价差异角度和需求角度对两代农民工进行分析等等,一时兴起了“农民工”研究热。笔者认为,要着实解决农民工问题,就应站在长远的角度统筹规划,加大农民工投资,提升农民工自身技能,提高农民工群体的人力资本,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和农民工的双赢。

1农民工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流动、投资开发、农民工人力资本转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等方面,在众多研究当中,很少有学者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给出相关的概念分析。笔者在查找大量文献后,找出了三位学者界定了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概念。①王艳华(2007)农民工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体能或身体素质、智能或科技文化素质、德行或道德素质,并从农民工的健康、受教育程度、培训状况三个角度分析农民工人力资本[2]。②石晶梅(2007)农村人资本就是指农村劳动力身上所凝结的知识、技能、健康和一切能够引起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能力,这种被凝结的能力表现为一种人力资本存量式,它主要是通过农村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培训)、农村健康投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等所积累形成的[3]。③阮晓莺(2005)、任鹏胜,李丽(2007)农民工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等形式而凝结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上的本量[4][5]。

2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现状

2.1 关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现状和投资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现状、障碍分析以及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于经济增长等问题上。龙翠红,冯彩(2006)、石晶梅(2006)、曾一昕(2007)、徐英姿,石坚(2008)、郝清, 姜学民(2008)、张昆玲(2010)等学者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东法(2008)认为当前导致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有:投资主体投资功能缺失、培训体系不完善、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缺失,因此作为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政府应加大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6]。曾一昕(2007)指出在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社会对技能型和体制内人力资本的农民工显示出较大的偏爱,而高人力资本的农民工虽能提高其异质性,但不能降低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7]。石晶梅(2006)认为,新世纪我国农村的经济增长已面临着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的制约,然而我国农村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提供了潜在的丰富的人力资源,一旦这些劳动力人口转为现实的人力资本,农村经济增长将获得巨大的能量。国家应从学校的正规教育、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健康投资以及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拓宽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8]。张昆玲(2010)认为从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其原因主要有适龄劳动人口的增长低于企业订单的增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企业注重农民工的实际技能、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低下五个原因,因此增大教育投入、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个人素质、完善制度创新等途径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9]。另外,彭静,周文英(2007)从人力资本角度对企业中农民工的培训风险进行了分析。文中首先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即企业对农民工的在职培训投资十分薄弱,并分析了农民工在职培训人力资本的特征,从而提出了企业在对农民工培训时存在流失和激励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对农民工进行在职培训时,要先与农民工签订明确的劳动合同和培训协议,提高接受培训的农民工的忠诚度;同时完善激励措施,加大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为农民工员工的发展设计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10]。

2.2 关于农民工人力资本与收入的关系从农民工人力资本与收入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研究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存量、流动、投资等方面中影响其非农就业劳动收入的因素,例如苏群,周春芳(2005)、乐章,刘苹苹(2007)、王艳华(2007)、张扬珩(2007)、崔祥民(2010)等。苏群,周春芳(2005)利用2004年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民工人力资本中影响收入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培训经历、打工时间长短对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比较明显。[11]。乐章,刘苹苹(2007)分析了人力资本在外出农民工的收入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等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在增加农民人力资本存量过程中的效果。乐章等通过对湖北省外出农民工的数据调查发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技能培训和打工经验都对农民工的收入要求与实际收入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12]。

2.3 关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流动作为人力资本增值的方式之一—人力资本流动在农民工群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并且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流动是其人力资本增值的最主要方法,国内也有学者对农民工群体的人力资本流动特征进行了研究,例如杨定全(2009)就认为资本的生命在于流动和增值,农民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人力资本,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流动性,并且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流动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方式。而农民工人力资本除了高流动性特征外,还呈现出高规模性、高收益性、高差距性、低存量性、低组织性、低地位性、低收入性、高风险性、高成本性的“六高四低”的特征,而我们应该客观、辩证的看待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并为其积极创造条件[13]。

3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的新趋势

3.1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将加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地位日趋明显,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我们应该将两代农民工严格区分开来,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构建我国特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实现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

3.2 感情投资将成为共识对于流动性非常明显的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除了采取薪酬、福利等有形物质留人外,还应注重情感、归属感等的培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减少人员流失造成的成本浪费,构筑企业潜在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05).

[2]王艳华.“80后”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就业收入的相关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4-7.

[3]石晶梅.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4]阮晓莺.农民工人力资本的自我开发和制度激励[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01):97-98.

[5]任鹏胜,李丽.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新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30-31.

[6]李东法.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中政府责任分析[D].河南大学,2008.

[7]曾一昕.论二元劳动力市场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困境[J].江汉论坛,2007,(01):84-86.

[8]石晶梅.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9]张昆玲,史中朝.从“民工荒”反观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J].前言,2010,(15):121-123.

[10]彭静,周文英.人力资本视角下企业对农民工在职培训投资风险研究[J].人力资源,2007,(02):280-281.

[11]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5,(07):115-118.

[12]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02):8-13.

[13]杨定全.当前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流动的十大特征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