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题,对南京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本校学生创新实践的现状,并分析产生此现状的原因,针对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大学四年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徐进(1979-),女,湖北蕲春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教研课题“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课题编号:GY201032)、南京工程学院教改课题“面向企业需求的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项目编号:JG2011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1-02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在大学中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促进知识转型、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和延伸。[1]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所享有的同等地位。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2]坚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线,借着同学们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热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对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现状和实践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工程学院的201名学生,共发出问卷201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5.5%,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男生占70%,女生占30%。问卷共设置40道题目,除了调查创新品质与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诸多方面,旨在考查当前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各种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一、大学生创新与实践的现状

1.大学生对创新实践的态度

通过统计得出表1,即学生对于大学阶段创新实践的态度。从表中可以看出,有94.2%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并有意愿参加此类活动,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63.5%的学生认为兴趣是人生最大的导师,并且非常支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他们认为学校每学期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56%的同学认为学生应敢于挑战自我,应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创新,努力提升自己。

另外,有62.4%的学生认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就要多参与创新和实践的活动,而学校应多组织此类活动;24.4%的学生认为制约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新意识薄弱;在对当前的就业竞争方面,高达87.1%的学生认为社会需要的是十字型的人才(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其他多个方面也精通),这就要求在实践和创新中寻求突破。学生们对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有很高的热情,但是有56.1%的同学认为学校每学期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更多的同学迫切希望通过合理的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让自己有足够的闪光点可以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而创新和实践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综合能力的源泉。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同学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大多数同学虽然有意愿参加此类活动,却又不会主动去寻找、发现、争取适合自己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这样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2.大学生思维的特点

(1)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但缺乏创新。随着大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形势下,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思维结构相对单一,久而久之变得模式化,缺乏创新。

(2)有灵感,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创新。调查对象中有78.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的相关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希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但是,很多人又不会向这个方向努力,错过了捕捉良好灵感和创新意识的时机,加之没有更多的经验和资金支持,好多好的想法就这么被扼杀到萌芽状态,这样只能闭门造车,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3]

3.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潜力

很多大学生经过了高考的洗礼之后脱颖而出,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但是,在大学里的教学方式和高中截然不同,又缺乏适当指导,面对这些他们感到迷茫。而创新为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很多同学会利用自己的课余生活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他们会通过查看相关的书籍、资料,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创新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参加创新类比赛或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认为提高了他们适应环境、社会交往、管理协调、学习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4]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他们开始珍惜为数不多的实践机会,72.4%的同学会认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希望将创新与实践教学应用到平常的教学环节。专业课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老师应该起到渗透作用。即授课老师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出该课程的创新性和发展趋势,通过详尽的介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并且利用校内仿真实习基地进行模拟。另外,学校统一安排相关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相结合等方式,将实践创新落实到实处。

二、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新者对创新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渴望,培养创造者的意志,养成独立钻研、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美好世界的认知能力。图1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学生认为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老师利用创新思维”、“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弱的原因”、“当下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等。

图1 学生认为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图1可知,有68%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创新,但为数不多。39.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实践,同时老师过多注重于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于填鸭式教学;39.2%的同学认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课外时间太短,加之本科生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故大学生创新还达不到研究前沿科学的水平,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而使日常生活中参加实践的意识淡化。而高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能力的下降等原因使同学们参与实践的热情渐渐减少。

三、对于强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思维训练

图2体现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方法的调查。由图2可看出,调查表中有86.9%的同学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中引入创新元素,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和艺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从源头上加强大学生的思维训练。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大量的科技创新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好的想法和创意运用到创新和实践当中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2 促进创新思维方法的比例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推进创新实现的途径。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指导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安排实际的工作岗位实习,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总之,大学生应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创新氛围,为自己的创新之路作铺垫。

3.多角度培养创造品格

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而在日常生活中,应转变人云亦云的思想,培养求异的观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经验。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以不同的奖励机制鼓励同学积极参与。

四、结语

创新实践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出现,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形式;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缺乏的问题,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5]

实践和创新离不开学生、老师、学校三者的共同努力,它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通过改变作业或考核方式指导他们学会文献检索方法,提高利用学习资源的效率,促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学校则应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在政策、资金和场地上给予支持,让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让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刘枫.把握创业内涵开拓创业教育[J].科技信息,2010,(18):26-28.

[2]黄巧荣.以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自主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3):52-54.

[3]屈林彦,王言根,宋毅,等.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6):18-20.

[4]廖湘蓉,杨志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5):10-11.

[5]马陆亭.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