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献传播的模式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献传播的模式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献传播就是人类以文献为媒介的信息传播。由于文献传播的参与者数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运作机制各不相同,文献传播会有不同的传播模式。

[关键词]文献传播;传播模式;扩散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92-03

模式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和加工的结果。通过模式的构建,我们不但可以对已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客观事物的机制;同时还可以发现事物之间隐含的关系,对事物的演化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文献传播就是人类以文献为媒介的信息传播。由于文献类型的日益丰富,文献传播成为非常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要构建合适的传播模式,需要重新审视文献传播的过程、要素及运作机制,对其进行相应的思维加工,才能提出比较适应文献传播实际的传播模式。我认为,由于文献传播的参与者数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运作机制各不相同,文献传播会有不同的传播模式。

1 自我互动模式

文献传播有可能以自我传播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文献传播的自我互动模式。所谓自我传播,即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是文献传播者本人的信息传播。自我传播必然伴随人内传播,也就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但自我传播并不一定等同于人内传播。

布鲁默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他认为,人能够通过各种形式与自身进行互动,这就是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同时,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通过自我互动,个人的观念、意识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个人在此过程中修正错误,形成个性和习惯,推动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互动可以通过文献传播的外在形式进行。比如,个人写作备忘录、日记,为自娱目的制作各类多媒体电子文档,都是以自我互动为主要目的而制作文献,以便未来能够实现自我传播。事实上,个人通过不同时段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利用,实现自我传播,不但可以复原生活,还能找回记忆,寻求生活的经验和智慧,重拾生活的信心。这个过程肯定伴随人内传播,但外在表现形式是文献传播。

有些时候,自我传播可以帮助文献创作者提高文献信息质量,为文献信息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如作者对作品文稿进行的自我修正,实际就是一个自我传播过程。

文献传播的自我互动模式可以表示为图1:

现实中自我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是广泛存在的。由于文献形式的多样性,该模式的文献传播也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献传播形式,既可以是纸质文献传播,也可以是电子文献传播。同时,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自我互动模式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转换为其他文献传播模式。

2 人际互动模式

文献传播还可以表现为人际传播的形式,比如两人间的文献信息传递,如古人的诗词唱和、现代的书信交流、E-mail信息互动、手机短信交流等形式都是人际传播的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互动交流。但它们与面对面的即时进行的对话交流不同,有了文献作为传播中介,信息交流可以是分时进行的,这就是文献传播的人际互动模式。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信息传播不通畅,反馈不及时。比如杜甫曾慨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明战争对于这种文献传播的巨大负面影响。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有计算机及手机作为信息接收平台,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日益兴盛,且反馈及时,并且侵占了原先邮递系统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如国际邮件业务由于E-mail系统的广泛应用,其业务量相对以前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下滑。

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是小规模的文献传播。它可以有反馈,也可以无反馈。无反馈事实上就是一种反馈,所以就本质上说它仍然是人际互动。该模式以文献传播者、受传者为传播主体,传播效率相对较高,但范围受限。

我们可以用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来表示文献传播的人际互动模式(图2)。该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需要指出的是,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其反馈往往是延迟发生的。

在手抄文献传播时期,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非常常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记载了东晋时期一次文人在春天的集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现场赋诗,互相酬和,气氛融洽。此外,非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如书信往来、现代手机短信的交流,也是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通过这种人际互动,文献传播可以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3 扩散传播模式

文献信息可以向多人传播,这就是扩散传播模式的文献传播。尤其在印刷术发明和大规模应用之后,文献信息可以较快地向着广阔的空间范围传播,表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今天,扩散传播模式已成为最常见的文献传播模式之一。

在扩散传播模式的文献传播中,文献信息呈现一对多的传播状态,相同的文献信息被不同的受传者接收、阅读、利用,这些受传者往往是不确定的个体,彼此也不一定互相知晓,这有点类似于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方式,但比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要慢,受众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信息传播,其传播效果有可能会比广播、电视深入,目前在教育学习、科学研究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辅助。

该模式的文献传播以出版业、图书馆、情报所、文化馆、档案馆等进行的文献传播活动为代表形式,而以出版发行活动最为典型。一个文献传播者创作的某一文献,经过编辑加工后进行印刷复制,可以向不同的读者发送。这些读者接受了相同的文献信息,但可能具有不同的阅读利用方法。由于解读不同,传播情境不同,即使面对同一文献,往往会出现受传者“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问题,文献传播的效果也可能不同。该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曾是主流的文献传播模式,是社会文化传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共时文献传播方式,它在印刷时代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使电子文献甚嚣尘上,它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占据重要地位。

文献传播的扩散传播模式可以用改进后的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来表示(图3):

与自我互动模式和人际互动模式不同,扩散传播模式的文献传播往往是体制化的文献传播模式,有着比较完备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是非常程式化的文献传播。同时,扩散传播模式中往往包括自我互动、人际互动的因素,比如图书期刊等文献在人际间的借阅和流通,表面上看是人际互动模式的文献传播,但就其总体来看,还是属于扩散传播模式,在其中进行文献传递的个人和机构,我们将其视为文献传播中介,属于文献传播渠道的一部分。

自机器印刷术大规模应用于出版业以后,文献数量飞速增长。除出版发行机构外,还出现了专门的文献传播机构,如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情报机构、文献中心等,它们在出版发行渠道之外形成了新的文献传播渠道,并且在文献信息组织、检索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文献传播机构的出现与不断发展,使扩散传播模式更加有效。

4 综合传播模式

综合传播模式是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文献传播模式的组合,或一种文献传播模式的多次重复叠加。网络文献传播一般是综合文献传播模式,历时文献传播也常常是综合文献传播模式。

以计算机网络或手机作为传播平台的网络文献传播,是纸质文献传播在网络中的延伸和发展。因此,网络文献传播也可以划分为自我互动模式、人际互动模式和扩散传播模式,比如网络E-mail是人际互动模式的体现;各种Web网页、网络文件大多按照扩散传播模式运行。但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网络文献传播模式已逐步发展为一种综合的文献传播模式,在一种网络文献传播模式中包含了若干种文献传播模式的形态。

我们以网络博客为例,博客是Web2.0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它最初是个人日记的网络延伸形式,具有自我互动模式的特点。但目前网络博客事实上已形成了一种综合的文献传播模式,其中融合了文献传播的人际互动模式和扩散传播模式的因素,博客写作与普通的日记写作已有了很大区别。

在博客这种网络文献传播形式中,网络用户仍然存在记日记的样式和习惯,博客在一定程度上还残存一点个人日记的性质,毫无疑问其中存在自我互动模式的形态。同时,博客还存在人际交流因素,会以好友列表、阅读评论等方式展示博客传播的“圈子”,阅读者可以发表意见或评述,一般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体,显然这是人际互动模式的表现。同时,博客的内容无论是文字还是音乐或其他形式的文献信息,都可以向非特定的网络用户传播,尤其是搜索引擎具备搜索博客日志功能后,理论上可以向所有感兴趣的网络用户传递相关文献信息,这毫无疑问是扩散传播模式的表现。所以网络传播模式是一种综合的文献传播模式。

历时文献传播是跨越时间的文献传播,就其实际情况而言,历时文献传播一般是综合文献传播模式。比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既有人际互动模式的因素,也有扩散传播模式的因素。再如现在出版的各种经典古籍,已经过多次传抄、印刷复制,实际上是多次扩散传播模式的叠加,因此也是综合文献传播模式。

由于有计算机网络、手机等作为信息传播和接收平台,文献传播更为迅捷,文献信息传受双方互动更为频繁,文献传播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综合传播模式的文献传播呈现“群体互动”的特性,比如网络论坛或BBS就是一种“群体互动”式的文献传播,它往往是多个文献传播者,多个文献传播受传者,双方存在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样手机作为新型信息传播平台,在文献信息传递、接收方面也存在“群体互动”现象,手机报、手机小说的推出,3G手机的开发利用,更预示了手机作为文献传播平台的美好前景。今天,文献传播逐步呈现小众化、碎片化的传播倾向,文献传播与非文献传播界限日益模糊。

5 文献传播的系统模式

文献传播模式是对文献传播进行的宏观总结和概括。事实上,任何文献传播都是在确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要探讨文献传播模式,就要认真考虑文献传播的各种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这就是文献传播的系统模式。

笔者借用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来说明文献传播的系统模式(图4)。

该模式本为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我们可以用来说明文献传播的系统模式。在此图中,C是传播者,在文献传播中即为文献传播者;R为信息接收者,在文献传播中就是文献传播受传者;M是信息,在文献传播中就是文献信息。图中的接收者即为文献传播受传者。由于文献传播受传者规模不等,图中的受众在文献传播中也是受传者。媒介实际上是文献的不同存在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文献传播与非文献传播一样,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如果我们将这一图示看做是文献传播的系统模式,就可以发现文献传播各要素无论是文献传播者、受传者还是文献信息、文献形式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复杂影响。举例来说,文献传播者就受到其个人特性(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群体和社会环境、所属组织、社会公众、受传者反馈等诸因素的制约或影响,文献传播的社会性在此表露无余。同样,文献传播受传者、文献信息及文献传播媒介和渠道都受到各种因素的或大或小的制约影响。在这样一个文献传播系统中,文献传播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保证了文献传播系统的有序运行。文献传播的系统模式初步揭示了文献传播的复杂性。它表明,要评价任何一种文献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文献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也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9-80.

[2]方舟.文献信息传播及模式[J].图书馆,1994(5):24-25.

[3]周庆山.文献社会传播渠道形式的对比评价[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5(2):22-2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少梅,硕士,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京山,博士,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已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