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会讲故事 润物细无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会讲故事 润物细无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主题班会是当下班级学生思想教育中比较流行、时尚的形式;而以讲故事的形式召开主题班会,恰恰迎合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是,要使所讲故事既能引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它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所裨益。

【关 键 词】讲故事;班会;润物无声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90-03

白岩松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主持人,而20年前的他还是一名默默无闻、刚出道的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1994年的初春乍暖还寒,我与白岩松通了一次电话,目的是要开一次班会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此,我和白岩松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是和班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情是这样的:1994春节前夕我工作刚刚半年,担任初一的班主任。放寒假在家看电视时,我在白岩松主持的一期“东方之子”节目中了解到了武汉的一位小学六年级女孩“肖想莉”的感人故事。肖想莉是一个弃儿,她被一对好心的盲人夫妇所发现并领养,上小学后她自立自强,学习成绩优秀,一边是学校的大队长,一边还在照顾年迈多病的那对盲人夫妇。肖想莉的故事让我很是感动,于是萌发了给学生开班会并向她捐款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和白岩松的电话通话,就开了一场为肖想莉捐款的主题班会。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肖想莉的故事,学生们深受感动,纷纷发言,并最终以汇款的方式向她捐了款。钱虽不多,但激发了学生们乐于助人、发愤图强的决心。

从此,我感受到了成功班会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常抓不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好班会。

一个人乃至一个学生的行为是由他的内心,也就是思想决定的,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内心思想,才能抓住他的情感和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握好学生,使得学生不断受到鼓舞,不断践行班主任的意图,不断的前进和成长。而班主任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以及在班会中的讲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之有效的有利手段。

后来我所带的高一八班是文科普通班,好多学生学习基础和习惯都不好,学习目标和态度也不明确,整体状况与实验班和推荐生班都差了很多。我对学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而以讲故事的方式召开班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影响。下面我就以一些实际班会案例对此做出阐述。

案例一:“不抛弃,不放弃”

在高一学生正式上课之前,学校组织了全体高一学生去绿岛训练营进行了军训。在军训结束进行总结的时候,我趁热打铁适时地召开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主题班会。我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表扬,并表示为他们与教官依依惜别、热泪盈眶时的情景所感动,然后强调军训的最终目的是对顽强作风积极向上的强化训练,那么几年前风靡中国的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思想。

接着我给学生播放了《士兵突击》的精彩片段,每个学生都看得聚精会神,时而发出笑声,时而神情肃穆,时而慷慨激昂。播放后,我说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该剧所宣扬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这也应该是我们八班的精神,在学习上、纪律上、生活上、追求上、成长上从不抛弃自己、从不放弃自己。学生们大受鼓舞,纷纷发言表态要在崭新的高中生活里不畏困难、努力奋发、顽强拼搏。这样,我给学生召开的高中第一个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斗志和热情,并在整个高一的第一学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状态。

在高一上学期结束的寒假里,我给学生布置了观看《士兵突击》的家庭作业,并让学生写观后感并由家长签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观看了整部电视剧,并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观后感。

在高一下学期开学的第二天,我及时召开了《士兵突击》观后感的主题班会,学生们热情踊跃地表达了自己的观感,从不同角度对剧中人物“许三多”、“成才”、“高连长”、“史班长”以及A大队队长“袁郎”做出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并努力贯彻到日常的学习中去。这样,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们真切的领会到了剧中所提倡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美好精神。最后,我总结说,当下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学习和人生追求一定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这样,关于“不抛弃,不放弃”主题的后续班会开得十分成功,因为精彩的故事和剧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案例二:“一个都不能少”

在高一正式开学后,以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为媒介,我在班级召开了“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班会,目的是要鼓舞学生在高中三年里积极奋斗、不断成长,提出班级建设理念,并对班级的管理和未来有个整体规划。

在播放《一个都不能少》的片段后,我给学生们介绍了该片。此片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张艺谋第一部完全采用非职业演员的作品,真挚感人。它描述了农村中一个十三岁的代课女老师“魏敏芝”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让一个学生流失,并找回了失学学生“张慧科”的感人故事。我说:既然大家选择了高中,就要有电影中“魏敏芝”的精神,都要努力学习,尽最大努力争取上大学,所以八班的短期目标应该是“我要上大学,一个不能少”。我又接着说学习的目标是要成才,而要成才就要先成人、做个好人,成人成才了,人生也就成功了,所以八班的终极目标是“成人,成才,成功”。

我让学生们围绕电影进行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对自己丰衣足食、条件优越的环境与影片中农村学生缺衣少食、条件恶劣的环境进行对比,纷纷表示要珍惜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努力进取,绝不逃课、逃学,绝不掉队。

然后以“一个不能少”班会为契机,我给八班制定了学风和班风,学风是“书香门第”,班风是“知书达理”,目的是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总之,班风要好,学风要正。最后,这一切都离不开一种执着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每个人都要“成人,成才,成功”,一个都不能少。这样,通过这个主题班会,班级形成了具体的班风、学风和目标,班级的凝聚力和正能量空前强大。

案例三:“知识改变命运”

在高一下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针对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品质不佳的状况,我召开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班会。在讲话中,我拿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女主人公的扮演者魏敏芝与多年前央视等媒体报道的肖想莉的人生不同轨迹和命运做比较。

肖想莉是1994年由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进行报道而出名的一个武汉小学六年级女孩。肖想莉4岁时被亲生父母遗弃,一对盲人夫妇收养了她。5岁起,小想莉就承担了家务并照顾养父母。10岁时,经养父母的奔走联系,小想莉告别“黑户”,背上了书包。在莲花湖小学读书期间,肖想莉学习勤奋,助人为乐,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4岁那年,肖想莉在厕所里发现了一个2个月大的弃婴,共同的命运驱使着她将女婴抱回了家,并取名肖梦艳。

这些感人的故事被汉阳区教委、团委得知后,一致认为“这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的素质能够教育同龄学生”,她的事迹立即被推向全市,先后被授予“武汉市十佳少年”、“中国百名好少年”称号。1994年,《东方时空》播出了肖想莉的事迹,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肖想莉也由此成为全国闻名的“年龄最小的东方之子”。那年春节前,肖想莉给白岩松寄去贺年卡,上面写着:“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但上了初中后不再努力学习,后辍学去广州打工,之后就杳无音讯了。

而因出演张艺谋电影出名的魏敏芝在结束“一个都不能少”的拍摄后又回到了原有的生活,但仍然执着地走在求学求知的路上,她先是去了闻名石家庄市的精英高中,接着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影视传媒学院编导专业,之后又作为校际交换生去了美国夏威夷的杨百翰大学读研究生,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毕业后,魏敏芝留在美国,并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还自己当上了导演,经常回国拍片,可以说在学业、事业和婚姻硕果累累。

在分别讲诉了肖想莉和魏敏芝的故事后,我对她们进行了对比:当记者问肖想莉,“你是否认为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她选择了沉默不语。而魏敏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能够跟张艺谋叔叔拍戏真的太幸运了。拍摄《一个也不能少》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才可能有机会读大学,出国深造……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我可能会在家养猪、结婚、生孩子,做家庭妇女。”

我对学生们说,魏敏芝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她的贵人张艺谋,但更重要的是她在求知的路上一直坚持不懈而走的更远。肖想莉的半途而废是因为她中途辍学,离开了求知进取之路,也就离开了成功之路。通过对魏敏芝与肖想莉的鲜活对比,我告诉学生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求学和知识让魏敏芝由一个农村女孩成为在美国发展的讲着一口流利英语的高素质的人才。而肖想莉因为放弃了求学和求知,就在很大意义上放弃了人生高品质生活和美好的梦想。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奋发图强、不懈努力,度过无悔青春,考上大学,让知识改变命运。

学生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班会,在思想上和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震动,甚至震撼,畅所欲言,立志要在漫长的求学、求知的路上奋勇前进。

案例四:“努力,坚持,自律”

在高二上学期开学初,结合学习学生行为规范,我召开了题为“努力,坚持,自律”的主题班会。因为自己曾经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过一年,所以在班会上通过中美文化比较,做出了中美行为举止方面的异同对比,同时我讲述了美国NBA华裔球星林书豪的成长经历。

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进入NCAA64强,后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2011年12月,先后被勇士队、休斯敦火箭队裁掉。2011年12月27日,他签约纽约尼克斯队。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六个字,即“努力,坚持,自律”。

林书豪的故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对学生们说,曾有一项哈佛大学所做的跟踪研究显示,只有3%的人能不惧挫折,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多达60%的人不能长久地坚持自己的目标,随遇而安,只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所以,学生们无论从行为规范和个人素质培养,还是学习和人生追求上,都要像林书豪那样努力,坚持和自律,这样才会取得进步和成功。

分析与总结

通过以上的班会案例,我觉得班会切忌空喊口号和乏味空洞的说教,班会要题材丰富,一定要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人物,一定要有生动鲜活的故事,讲故事永远要比讲道理更打动人。班会中的故事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班主任在讲故事的时候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有煽动性、鼓舞性和激励性,让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班会中来,聚精会神地聆听班主任的讲话,这样才会对学生做到深入到位、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才能触及学生们的思想和灵魂,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鼓舞学生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如今,我所带的高一八班经过两年的教育已经步入了高三年级,学生正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紧张而快乐的学习中去。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者要善于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而在班会中讲故事就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