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纳米颗粒,你是“新科杀手”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纳米颗粒,你是“新科杀手”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名女工在使用纳米涂料为玻璃上色后,身体均出现了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先后被送入北京市朝阳医院。通过病理学检查发现这7名女工呼吸系统严重病变,其中2人最终不治身亡。在北京市朝阳医院,宋玉果医师与其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病理学分析,最终认定那些涂料中含有的纳米颗粒是导致女工患病的“元凶”。宋玉果医师的研究结果一出立刻引起了整个医学界的轩然大波。纳米颗粒,究竟是不是罪魁祸首?面对威胁,我们又要如何应对?

七位奇怪的病人一种莫名的怪病

自2007年冬开始,北京市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陆续接收了7名来自河北承德的病人。她们来自当地一家印刷厂,并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从那个冬天开始7名女工陆续发病,在当地医院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下被送至北京。

收治这批病人后,朝阳医院的医生宋玉果首先为这7名女工做了常规医学检查和病毒检查。检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这7名女工有着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同时还患有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在胸部x光和CT的扫描下,这些女工的肺部像是鼓满了气,完全肿了起来。更为严重的是,其中两人的肺部已经严重纤维化,“看上去好像老树皮,黑斑密布的样子”。除此之外,病人的肺部外部组织还产生了胸膜肉芽肿,一些血管纠结在一起,形成了肉芽组织。用显微镜看,这些细胞都已经发炎呈发糕状。

细心的宋玉果发现,7名女工的病房里起初还能听到她们大嗓门地讨论自己的病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病房传出的谈话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女工急促的呼吸声,她们的呼吸正变得愈发困难,女工每说一句话都要大口地喘上很长时间。奇怪的临床表现引起了宋玉果的注意。

随着检查的深入,宋玉果发现女工的临床表现不仅仅集中于呼吸系统,7名女工的皮肤也不时出现一些过敏红斑,严重的瘙痒困扰着女工。宋玉果与其研究小组一起对7名女工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但是他们始终无法找到女工的致病原因。可是女工的病情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

面对如此严重的病情却找不到致病原因,宋玉果只有尝试采用抗生素等传统疗法对7名女工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7名女工的病情非但没有出现一丝的好转,反而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宋玉果整天抱着书在拼命地寻找解决的方法,见到一个同行就和同行聊这些病例,但是所有人都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病例,他们都无从下手。

女工肺部病变十分严重,然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她们产生如此严重的病变?找不到病因就无法对症下药,宋玉果在思索了很长时间后,决定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再去了解她们的工作环境。既然是职业病,那么在她们工作的地方肯定会有所收获。

临行前,宋玉果又一次来到女工病房,他需要了解女工的一些基本情况。在病房,病情稍轻的女工向他详细讲述了她们的一些情况:“我们厂在2007年下半年接了一笔新的订单,为将近5000平方米的有机玻璃上色。我们每人每天使用大概6公斤涂料。这些涂料是压力涂层材料,据说里面都添加了纳米材料,这些象牙白色的混合物被装在五颜六色的塑料桶里,我们通过一台机器来加热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为有机玻璃喷涂上不同的颜色。”

宋玉果立刻敏感地发现涂料含有纳米材料,他迅速地问道:“你们在工作时有没有采用防护措施?在加工的时候,那些涂料有没有什么异味?”

那名女工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防护措施,只有一只普通的棉纱口罩,我们也很少戴。即使戴上口罩也能闻到很重的油漆味,口罩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

“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名工友的脸和脖子冒出了红色的斑块,一开始大家都没怎么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过敏反应,可是没多久我们几个人的身上也陆陆续续地生出了红斑,而且呼吸也越来越困难,经常感到胸闷、气短。后来,我们就在我们那的医院进行了治疗,可是没什么效果,最后就到你们这了。”

只是短短几句话,这名女工却花了很长时间才说完。每说几个字,她都会大口大口地喘气。她的病情也在迅速地恶化中。

宋玉果看着坐在病床上的几名女工,发现她们竟用同一种眼神在望着自己,那是乞求的眼神。他明白如今她们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自己早日发现致病原因才能挽救她们。刻不容缓,宋玉果踏上了前往河北承德的路。

多方探察罪魁祸首原来是你

通过多方联系,宋玉果最终进入了女工工作的那家印刷厂。在厂方的带领下他来到了女工工作的车间。一推开门,浓重的粉尘和刺鼻的油漆味扑鼻而来,职业敏感告诉他罪魁祸首就隐藏在这个车间里。

宋玉果用手捂住口鼻,步入了车间。虽然外面是个大晴天,但是车间里却很昏暗。最令宋玉果惊讶的是约70平米的车间竟然连扇窗户都没有,只有一台换气扇来维持车间和外界的空气流通,可这唯一的通风设备却是坏的。“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怎么能不生病?”宋玉果轻声嘀咕了一句。

车间的布置很凌乱,除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和加工材料之外,最显眼的就是女工曾提起的那台利用空气进行喷涂的机器。宋玉果尝试着用了一下那台机器,他发现机器喷涂出来的油漆很容易就溅到操作者的身上,即使是车间熟练的技工也不能幸免,也就是说加工过程中,女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油漆影响,这也许也是致病因素之一。宋玉果收集了一些涂料和工厂通风口的粉尘就匆匆出来了。走出车间的宋玉果大口地吸了好几口空气,才渐渐地使自己的呼吸顺畅起来。

那污浊的空气、四溅的油漆都给宋玉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凶手必定隐藏在这里面。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早地从中找出元凶,从而为女工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

回到北京宋玉果立刻将相关样品送到有关部门进行分析。专家们使用色谱装置发现,这种软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含有丁酸、丁基酯、N-丁基醚、醋酸、正丁醇、甲苯和二氧化碳等。通过电子显微镜,宋玉果又有了新发现――直径约30纳米的颗粒。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它的2666倍。自此,宋玉果与其研究小组开始为期16个月的研究工作。

在宋玉果寻找病因的时候,女工的病情再次恶化,她们肺部的肺间质纤维化发展的十分迅速。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宋玉果决定从女工肺部和皮下组织提取组织液和皮肤标本,以便与采集的工厂样本进行对比。

分析之后,他在女工的组织液和皮下组织中都发现了纳米颗粒,直径同样为30纳米左右。这些颗粒,和他从工厂采集的标本完全一致。宋玉果还从这些纳米颗粒中提取出了变异的细胞。这些肺上皮细胞的染色质发生严重的病变,细胞的形态特征基本上呈现新月状――这些都是细胞死亡的前兆。

宋玉果和研究小组的成员将少量碳纳米管注入实验鼠体内。不到

一个小时,这些原本活蹦乱跳的小白鼠,就出现呼吸困难、瞳孔放大等现象。约4小时后,它们出现了和患病女工相同的肺间质纤维化。

一系列的实验之后,纳米颗粒被宋玉果所在的研究小组锁定为最终的凶手。然而此时,7名女工却已生命垂危。最终,一名19岁的女工在接受手术不久后去世,另一名29岁的女工后来也死于呼吸衰竭。其他人也患上了永久性肺损伤。

随后宋玉果和他所在的研究组将此写成论文,投寄到欧洲呼吸学会的官方期刊《欧洲呼吸杂志》并获发表。文章中,这7名女工的病情被他们称为纳米相关物质疾病,起因正是那些纳米颗粒。

凶手扑朔迷离劳动保护刻不容缓

那篇论文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在国际呼吸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忠教授认为,从物理学意义上讲,纳米颗粒的体积的确小于细胞膜,进入的可能是存在的。但对其运动能力、穿透能力的确认,方忠表示“无法提供意见”。

“认为纳米颗粒存在危害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但我们应该谨慎行事,因为它们的确有能力进入我们的身体,到达一般化学物质无法到达的部位。”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健康问题首席科学家约翰・巴尔布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自从纳米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以后,有关这项新科技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在纳米的领域内,许多经典公式不再适用,材料结构的新奇特性和功能显现出来。有研究称,工程科学新近制造的一些纳米颗粒可能会引发癌症。比如,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等纳米物质被认为可致动物肺脏、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损伤。

无论这些患病女工的疾病是由什么物质造成的,这都提醒广大企业和劳动者要重视劳动保护。当工作无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劳动保护就成为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有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劳动保护的相关事项,但是很多企业在具体实施时都打了折扣,这也是导致文中7名女工患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充分重视劳动保护并将劳动保护严格执行才能使广大劳动者在工作时将劳动伤害降低到最低点,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用人单位重视劳动者的劳动保护,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的相关条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切实担负起监督执法的责任,指导、督促企业将劳动者权益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编后:2009年6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总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纯肺病患者的人数为120万。另外,有90%的职业健康病没有纳入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