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力压桩的常见质量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力压桩的常见质量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总结了钢筋混凝土静力压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各种质量问题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静力压桩;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钢筋混凝土静力压桩是利用静压力(压桩机自重及配重)将预制桩逐节压入土中的压桩方法。这种方法节约钢筋和混凝土,降低工程造价,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1~2级,配筋比锤击法可节省钢筋40%左右,而且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小,适用于软土地区、城市中心或建筑物密集处的桩基础工程,以及精密工厂的扩建工程。

但是由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而引起的质量问题还是十分常见的,因此施工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谈谈钢筋混凝土静力压桩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质量问题。

钢筋混凝土静力压桩施工中主要有以下常见的质量问题。

1. 桩身断裂

1.1现象:桩沉人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引起机台抖动,这时桩身可能发生断裂。

1.2原因。

(1)桩在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人后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稳桩不垂直,压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架方法校正,便桩身产生弯曲。

(4)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曲折。

(5)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末被发现。

1.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于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探测。对桩构件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n)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

2. 桩顶掉角

2.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

2.2原因。

(1)桩预制时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等或养护时间不够,养护措施不足。

(2)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过厚。

(3)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桩沉人时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顶面局部受集中应力而破碎。

(4)沉桩时,桩顶未加衬垫或衬垫已损坏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冲击荷载。

2.3预防措施。

(1)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桩顶的加密箍筋要保证位置准确;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

(2)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掂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采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

(3)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

(4)稳桩要垂直,桩顶要加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时要更换。

3. 沉桩达不到要求

3.1现象:桩设计是以最终贯人度和最终桩长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最终贯人度控制为主,结合以最终桩长控制参数,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3.2原因。

(1)勘探点不够或勘察资料不详,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对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有误。

(2)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 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压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 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

(3)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或穿越较厚的砂夹层,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沉人该层时,进人持力层较深才能达到贯大度或容易穿越砂夹层,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终会有沉不下的现象。

3.3预防措施。

(1)详细探明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

(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

4. 桩顶位移

4.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4.2原因。

(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2)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曲折。

(3)桩数较多,土壤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

(4)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4.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探测。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n)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同在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4)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两周左右。

5. 接桩处开裂

5.1现象:接桩处经施工后,出现松脱开裂现象。

(1)连接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油污等。

(2)采用焊接连接时,连接件不平,有较大空隙,焊不牢。

(3)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接、不饱满或有夹渣等。

(4)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硫磺胶泥配合比不合适,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熬制,温度控制不当等,造成硫磺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

(5)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接桩处产生曲折,压人时接桩处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5.2预防措施。

(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焊缝应饱满连续,当温度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特别是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熬制及施工时温度应控制好,保证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

6. 安全措施

(1)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要听从指挥信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处理,以防止机械倾斜、倾倒。

(2)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压桩。桩机架安设应铺垫平稳、牢固。吊桩就位时,起吊要慢,并拉信溜绳,防止桩头冲击桩架,撞坏桩身。吊立后要加强检查,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

(3)硫磺胶泥原料及制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时应注意防火。熬制胶泥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熬制场地应通风良好,人应在上风向操作,严禁水溅大锅内。胶泥浇注后,上节桩应缓慢放下,防止胶泥飞溅伤人。

(4)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雷雨天、大风大雾天应停止压桩作业。

静力压桩具有噪音小、施工简单等优点,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如果不注意施工方法、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也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重视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高大钊,土力学与基础处理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沈蒲生、罗国强主编.混凝土结构(上、下册).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