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景物描写传情达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景物描写传情达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说明】

第一次教学本课是在九年级毕业班,当时是一节常规的作文讲评课,学生在此之前创作的一篇题为《冬日的阳光是甜的》作文中出现不少问题,主要就是缺少生动的景物描写,而我们知道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实学生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不陌生,可是如何将景物描写在恰当的地方写生动,更好地衬托作者的心情,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大问题。由此我认真思索,想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引导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难,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此次实践的结果是可喜的,课堂上我带领学生通过“添句子,让景物变生动”“创情境,让情与景相融合”和“改作文,让文章生动形象”3个环节的思维训练和写句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训练阶梯,引导学生逐步把握写景方法,最后达到了用所学的方法修改自己作文的目的。

不久前,我又参加了一次校级公开课,在全校教师面前展示了这节课的思考和实施过程。因为考虑本课的授课内容并不很难,而且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同样非常重要,所以我将授课对象由九年级改成了七年级,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尝试。在认真研究了七年级学情后,我将导语部分作了些许改动,创设情境从更好地调动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于是形成了以下教学实例。

【教学实例】

忆名篇。引出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在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风一云,一片雪花、一片落叶都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情感,一些文学大家就经常把这些有灵性的景物朋友请到自己的文章中,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篇目出现了生动的景物描写呢?

生:鲁迅先生的《风筝》。

生:《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春》。

生:《济南的冬天》。

生:《散步》。

师:看来同学们学过的有景物描写的名家名作真不少,那你知道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文章中的作用有哪些吗?

生:渲染气氛。

生: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师:是的,除了这些作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景物描写有交代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等作用。(幻灯片:1.交代背景;2.渲染气氛;3.衬托心情;4.推动情节发展;5.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文章主题。)

师:看来景物朋友在文章中的确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同学们想不想把那些景物朋友请到自己的作文中呢?

生:想!

师:可是景物朋友们有两个要求。第一,把他们写得很生动他们才来。第二,须要把他们和我们人类的情感很好地相融合,他们才来。所以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研讨如何让景物描写传情达意的问题。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1.如何让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更生动;2.如何让景与情更好地融合。(幻灯片出示以上两个问题。)

填句子。让景物描写变生动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位露珠小姐,看看你能不能通过扩写,把她变得生动起来。

原句:露珠在叶子上。

扩写:_____的露珠在_____的叶子上_____。

生:晶莹的露珠在嫩绿的叶子上滑动。

师:很好,这位同学在两个景物前加上了修饰词语,最后填上了一个动词,让句子比之前更生动了。

生:晶莹的露珠在绿色的叶子上滚动。

师:这位同学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拓写,也比之前生动了一些。

生:闪亮的露珠在嫩绿的叶子上滑过。

师:修饰语有了变化,但是变化不大。

生:还没有想好。

生:晶莹的露珠在绿油油的叶子上跳舞。

师:“跳舞”要比之前的动词更加生动了,运用了――

生:拟人的修辞。

师:没错,看来我们要想把景物描写得生动,是可以用一些方法的,比如,加入修饰词和运用修辞手法等。老师在拓写这个句子时,是这样想的――(教师在黑板上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把握景物描写的思维方法。)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露珠,然后用箭头表示思路)我想对露珠进行描写,首先我调动视觉,我看到露珠的颜色是晶莹、透亮的;我看到露珠的形状是圆润、饱满的;我看到露珠的情态是静态或者动态的。除了调动视觉,我们还能调动哪些感觉器官呢?

生:我还可以调动我的听觉,我听到露珠掉到地上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

师:这位同学调动了听觉,还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方法。

生:我可以调动我的触觉,我觉得早晨的露珠是冰凉的。

师:很好,他运用联想,调动了触觉。接下来,我进一步发挥我的联想和想象。我觉得露珠的“晶莹”“透亮”特别像璀璨的钻石,静态和动态的一个个露珠像什么呢?

生: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像眼睛,在眨呀眨的。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大家说像不像?的确很像。

生:老师,我觉得这些孩子有的在嬉闹,有的在追逐,特别的调皮可爱。

师:那在你想象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好,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那根据我们刚才共同的想象和联想,你再来拓展这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变化?(学生动笔写。)

生:像钻石―样闪亮的露珠在碧绿的叶子上闪闪发光。

师:哪位同学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这次句子比开始更加生动了,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生:闪亮的露珠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嫩绿的叶子上嬉戏玩耍,又像水汪汪的大眼睛在眨呀眨的。

师:哪位同学为他的句子点评一下?

生:他的句子不仅运用了比喻,还用了拟人的修辞,给人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感觉。

师:同学们将露珠写得更为生动了,看看老师最后的句子是怎样写的。哪位同学读一读?(幻灯片:晶莹的露珠在绿得发亮的叶子上滚动,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在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又像是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他们有的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互相打量着,有的嬉笑着、追逐着、打闹着。)

师:这个句子更加丰富和生动一些。看来经过同学们的研究,我们的思路已经有了拓展,那哪位同学发现了让景物描写变生动的方法呢?

生:首先我们要观察这个景物,调动各种感官,尽量选用修饰词来修饰它。

师:好,我们调动感官后可以用恰当的修饰词语来修饰景物,还可以怎样?

生:还可以运用修辞,比如说比喻和拟人。

生:我觉得在调动感官后我们要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运用修辞手法把它们写出来。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说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只有我们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写出多彩的、生动的句子。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总结一下,使景物描写生动而传神的方法。(幻灯片:1.首先思考:调动感官、联想想象;2.然后动笔:妙用修饰语、善用修辞。)

创情境,让情与景相融合

师:同学们,同一种景物会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比如同是写春风,可以表达“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和清新,也可以表达“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惊喜,同样也可以表达“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同学们看看老师刚才写的这段露珠的景物描写,你能感觉到老师的心情是如何的呢?

生:表现了老师富有童心。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老师是富有童心的?

生:“像是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他们有的眨巴着大眼睛”看出老师很有童心。

生:我觉得表现了老师的心情是快乐的。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老师是快乐的?

生:从“嬉笑着、追逐着、打闹着”能够看出老师的心情是快乐的。

师:没错,老师的心情是快乐的,那同学们再来看这个情境,看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投影出示:初四毕业典礼那天,我很早就起来,仔细地穿好学校那身庄重而整洁的校服,想到今天将是最后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踏进母校,即将结束这四年充实而快乐的时光,我的鼻子不禁又是一阵酸楚。路边枯黄的草叶上布满了点点的露珠。)

生:我觉得表达了作者悲伤的情感。

生:感觉很凄凉。

生:表达作者很怀念的情感。

生:表达作者依依不舍的情感。

师:同学分析得都很准确。下面我们再一次请出露珠小姐,请你结合这则情境所表现的情感,进行一段关于露珠的景物描写,可以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思维方法。(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写句子,教师指导。)

生:路边枯萎的花朵上布满了清凉的露珠,就像一个个失落的孩子。

师: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生:我觉得“清凉”用得不好,因为这里表达了我的悲伤心情,而“清凉”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感觉,表现一种愉悦的心情。

师:也就是这个词不符合这个情境,那你说这个句子中哪个词用得好呢?

生:“枯萎”能够表现出我心中的忧伤和失落。还有“失落的孩子”说明“我”的心情很悲伤。

师:刚才表达愉悦心情时,我们形容露珠像“顽皮的孩子”,而表达悲伤情绪的时候,他用了“失落”一词,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描写同一种景物时,表达不同的情感,可以用不同感彩的词语。

师:同学总结得很准确,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刚才我们说“清凉”不准确,那我们能不能帮她改一改呢?

生:我觉得露珠像泪珠,“泪珠”可以表达作者悲伤的情感。

师:很好,在我们刚才画思维图的时候,老师调动了视觉,说露珠的形状是饱满、圆润的,大家说像不像一滴滴泪珠?这位同学很好地调动了自己的想象和联想。那能不能说说你写的句子呢?

生:这些露珠再也没有往日的精气神,个个都把头低了下来,好像一滴滴眼泪,情感交织着,里面装满了酸、甜、苦、辣。

师:你的句子生动又饱含感情,把老师也打动了。谁再来说说自己的句子?

生:这让我不禁又是一阵心酸,枯黄的草叶随风左右摇摆,好像一不留神就要飘走似的。露珠也在风中滴答滴答地落下,仿佛是时间的钟摆告诉我一切都要结束了。

师:同学点评一下,刚才这两位同学的描写有哪些共同点?

生:我觉得他们描写的景物特点和修饰景物的词语都符合作者的心情。

生:我还发现一点,就是可以让景物表达作者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

师:你总结得非常凝练,那以刚才两位同学的句子为例,你觉得他们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生:“情感交织着,里面装满了酸、甜、苦、辣。”“仿佛是时间的钟摆告诉我一切都要结束了。”这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师:没错,在景物描写时,为了能够让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更好地相融合,我们可以让景物传达出人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时花都哭泣了,离别悲痛的鸟儿心都惊动了,真正哭泣、惊动的是人啊!(大屏幕出示:如何让情与景更好地融合?总结方法:1.选取的景物或景物特点要与情感基调一致;2.让景物传达出人内心的情感。)

师:同学看看老师写的句子符不符合咱们刚才总结出来的规律?(示例:仿佛是一滴滴眼泪闪烁着令人怜惜的光芒流淌而过,好像在感慨着时间的短暂、岁月的易逝。)

师:那同样的情境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景物来表达这种感情吗?

生:可以描写枯草、树枝。

生:还可以写柏油路、路旁的野花,都可以写出这样的心情。

改作文,让文章生动形象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让情与景相融合的方法。下面有一位同学的一篇文章,请你读一读,帮她加入恰当的景物描写,让文章更动人。(屏幕出示问题――阅读并思考:1.在什么地方加景物?2.为什么在这里添加,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选择添加什么景物?4.运用思维导图描写景物。)

冬日的阳光是甜的

总有一阵欢乐的笑声会激起你内心里美好的回忆:总有一缕温暖的阳光会驱散你心中积聚的寒冷;也总有一种美丽的感受会在你孤冷无助时带给你心灵的甜蜜和温暖。

二月隆冬的午后,也许别人正在温暖的屋里捧着热腾腾的咖啡看小说,而我却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手里捧着厚厚的传单,希望有人能接受。

已经两个多小时了,我捧着厚厚的传单来回走动,一次又一次地微笑着送到别人手里,却始终没有几个人愿意接受。我失望了,无力地坐在路旁的椅子上,开始埋怨我的母亲,说是让我锻炼一下,可哪有这么折磨人的。行人步履匆匆,我的心更加躁动不安。真想直接把那些传单扔到垃圾箱里,然后回家。

就在我犹豫着在垃圾箱旁来回走动时,突然看到一个女孩,她正微笑地看着我,我一下子愣住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知怎的,我觉得这个女孩很和善,于是我挪动脚步,缓缓地向女孩走去。她一直微笑着,本来就不好意思的我脸更红了。我低下头,轻轻地说:“你,你能看一下传单吗?”没想到她愉快地接了过去。一声清脆的“谢谢”仿佛一瞬间把我身边的寒气全都驱散了。我惊讶地看着她,随即又低下了头,小声地说了句“谢谢”。

我转身准备离开,可她竟然跟过来递给我一张纸巾,依旧微笑着说:“擦擦头发吧,都是白霜,我帮你拿传单。”我呆住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瞬间流入我的心房,多么美丽的女孩啊!我站在那里擦汗,她却帮我发起了传单。也许她的微笑太美,连匆忙的路人都被她打动,所以接受了她的传单。隐约中,我看到她美丽的脸颊上流下了晶莹的汗水,我急忙走过去和她一起发传单。

那个下午,我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再寒冷,不再让人心烦意乱。女孩美丽的微笑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没有什么能比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照顾更美好的了,那段记忆也一直存于我的脑海中,为我的心灵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也许只是无助时的一个接受,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笑……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人世间真正的美丽,让我体会到原来冬日的阳光也可以是甜的。

师: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成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应该在第三段中加景物描写,因为这段表现了作者极为失望、沮丧的心情,加人景物描写可以更好地衬托人物心情。

师:那你们打算添加什么景物呢?

生:我们描写的是枯干的树枝。枯干的树枝在我的头上孤零零地摆手,好像在取笑我,我是一个失败者。

师:你们小组很好地把握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景物描写的确起到了衬托心情的作用,很好。

生:我们小组也选择第三段表现人物悲伤失落的地方,我们添加的景物描写是北风。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发出了“呜呜”的怒吼之声,像是在驱赶我快点回家。

师:你的句子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文章顿时靓丽了不少。感谢你们小组的同学。还有没有同学在其他地方添加的呢?

生:我们小组还选择了第五自然段,因为这一段中作者获得了女孩的帮助,心里是温暖的、愉快的,所以我们选择了阳光。阳光使我心中的积雪融化,我的心仿佛也进入了春天,花朵绽放。

师:是啊,同学们的句子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小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暖融融的。

生:我们也是在这里加入的阳光。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身上的寒意全被他驱散了,感觉别样的温暖。

师:同样温暖得让人感动。

生:我们没有选择阳光,我们写的是路边的植物。我发现远处的松树像卫士一样,不惧怕这凌厉的寒风,挺直了腰板,使这寒冬在他面前也黯然失色、不战而退。

师:这位同学写出了作者在女孩的帮助下获得了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并通过松树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同学们,老师看到了还有很多同学想展示自己的句子,老师特别高兴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有收获,今天的作业就是请你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

师:融情于景、于景与情,文章才会有情味。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恰当生动的景物描写会使文章更好地表达情感,也会使文章更生动、充实。所以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勤于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动笔,逐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

【评析】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部分,可是作文又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学生往往存在无物可写、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的现状。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瓶颈,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和相关教育者潜心钻研其中的规律和解决的方法。

本课的授课教师能够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环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教学目标的设定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把握如何让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更生动和让景与情更好相融和的方法;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联想和思维拓展,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三阶梯”,一是填句子,让景物描写变生动;二是创情境,让情与景相融和;三是改作文,让文章动人深刻。通过三步环节为学生架设起了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学习阶梯,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想象,为学生插上想象和创作的翅膀。

此外,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和评价用语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教师善于抓住课堂上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和闪光之处,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考、练笔、总结的过程中归纳出作文的规律和方法。这样习得的知识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