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场菜鸟变形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场菜鸟变形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着一条 “90后”拒为领导订盒饭的新闻。这条新闻引发社会各界对“90后”职场人士的热议,一时间,“无上下级观念”“自由散漫”“敢于挑战”“有个性”等标签纷纷贴到“90后”身上。我不是“90后”,我生于80年代末期,但是在我身上同样流露着许多与“90后”共有的气息。我眼中的“90后”群体,个性鲜明却不自私自利,勇于表现却不装腔作势,娇生惯养却又任劳任怨。从某种意义上讲,“90后”实习生拒订盒饭只是一个个体行为,如果非得从这件事上窥出“90后”的一些共性,未免会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半年的应届生,我也想讲讲我的职场经历。在这里,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谈,有的只是一些平淡而真实的故事。

一股勇气,一份报告,改变职业方向

6月份从学校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朝九晚五的生活虽然没有什么挑战和刺激,却也忙碌而充实。

就在我即将转正的时候,我看到北京的一家市属报刊正在进行栏目整改,其中有一个教育版对我吸引很大,而且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着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便打电话问对方是否招人(后来才知道,该单位是很少对外招人)。对方留下一个邮箱,让我把相关履历发过去,“如果初审通过,我们会通知你”。

大学期间,我曾选修过一门新闻课,后来居然考了班级第一;我在报刊上曾发过一些豆腐块文章,并获得过一些小奖;曾给某中央级媒体写过很长时间的评论,也勉强算工作经验……我把这些经历都写到履历上,对方表示很感兴趣,邀我去面试。

面试官是报社的主编和副总编,在做完一份长达十余页的笔试试卷后,他们开始对我进行轮番“轰炸”式提问。我并非新闻学科班出身,对新闻方面的专业知识所知不多;且由于该报更偏向财经领域,他们问我几个关于财经方面的问题,我只是一知半解,回答起来支支吾吾。

最后,面试官说了一句所有面试者都不愿听到的话:“今天的面试到此结束,回去等通知吧!”

也许我意识到了机遇稍纵即逝,突然一股莫名的力量促使我站起来,我对面试官大声说道:“我非常渴望得到这份工作,难道你们就不能让我试一试?哪怕实习也成?”

面试官愣了愣。过了一会儿,她说:“你应聘教育版的职位,你能对整个北京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做一个行业性摸底,并写出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么?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做成功了,我们将会给你一个试用机会。”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辛苦的一段日子。由于我尚未辞职,只能利用下班或者周末时间,到一些教育机构做“卧底”:自称应聘客服专员,借机了解培训机构的课程、授课模式和收费标准等信息,还假冒学生去上宣讲课和体验课程。由于我对培训机构的生存状态、商业模式、发展背景等一无所知,因此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补量功课。除此之外,我还要把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汇总,并写成论文格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一份浅薄但完整的调查报告出炉。

副总编在看完我的调查报告后,“眼睛一亮”,如约答应给我那份职位。

于是,毕业不到3个月的我,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转型。

记者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在很多人眼里,记者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神秘感的职业,他们每天扛着摄像机,奔波于各大事件现场,对一切美好的、丑陋的现象说yes或no……可当自己真正成为其中一员,并身临其境于行业之内时,才发现那些罗曼蒂克的东西都停留在憧憬里。很快,我就被各种纷至沓来的琐碎工作给淹没了。

在我成为实习记者的第二天,教育界发生了一件不大,但绝对具有轰动性的事件: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媒体,开始大规模披露北京教育培训行业的黑幕,从收费标准到课程设置,从师资力量到营销模式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把教育培训行业的那些“老底儿”都给抖了出来。

我正好负责教育版块,这种热点事件肯定需要跟进;但是,现在舆论已经泛滥甚至连篇累牍,又不能拾人牙慧。主编对我说:“这个选题就交给你来做了,希望你能做出新意。同时,这也是对你的第一个考验,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也许对于一名资深记者来说,这个调查报道并不难,但我毕竟是第一次做,难度可想而知。构思新闻角度,设置采访提纲,选择采访对象……每个环节,都面临诸多挑战。所有的媒体都在扒各种“料”,我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报道过,而且我在这个行业里一个人都不认识,该采访谁呢?3天过去了,我的工作没有一点儿进展。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干这一行,甚至想到如果我写不出稿件将面临失业。

主编知道我一筹莫展,她提醒我不要始终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并给出几个业内人士的联系方式。我静下心来,仔细思索:既然“黑幕”已经是既定事实了,那么除了带来消极意义,还会带来什么?为什么没有媒体能从行业角度,去探究一下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别人不做,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我开始对这一系列事件展开调查。除了主编给的那几个采访对象,我又采访了一些基层工作者,渐渐听到了行业内的声音。最后我把所有调查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挑选,并跳出教育领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商业角度去分析教育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最终,在主编的帮助下,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出来了。主编非常满意,把它放到了头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突破了第一次的职业瓶颈后,接下来就顺利多了。我开始尝试着自己独立去完成选题,独立联系采访嘉宾,独立操作采编流程……我正从一名职场菜鸟,向一名专业记者转变。后来,我接触了许多自己以前只能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人物,当自己真的与他们面对面交谈时,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感是超乎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

几个月奔波下来,我真正喜欢上这份工作,我发现工作中的每一天、每一刻都与过去完全不同,作为记者,你接触的所有事物都是新鲜的。

每一个坎坷,都在让内心强大

由于自己还算努力,还算有一些悟性,我渐渐在部门站稳了脚。当你真正融入集体的氛围中时,你便会发现个人力量的渺小;同时,职场上也有许多让你备受挫折的事情,因此你必须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令我深有感触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我开始成长。

有一次,我给一位校长做专访,当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并提炼成一篇完整的稿件时,已经很晚了。因此,我没有来得及检查,而是直接把初稿发给了那位校长,请他甄误文中不太妥当的地方。第二天,反馈稿回来了,校长除了修改文中不妥的地方,还把我的一些错别字,啰嗦或残缺的句子全改过来,通篇标注的红字,就像做完了一个血淋淋的手术。第一次被一位业外人士指出本可避免的错误,我倍感惭愧,同时我也明白了校对人员的辛苦,因此在以后的新闻稿件上,我会尽量把文章检查仔细。

另一次,业界发生了一件十分具有前瞻性的事件,当时鲜有媒体报道,因此我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并拿到独家新闻。经过多次请求,当事人最终答应我们的采访请求,约定的时间是周五;部门对这个新闻也十分重视,计划把它放在周一(周六、周日休刊)头版。可是,就在我以为万事俱备的时候,当事人却临时变卦,取消了采访。虽然后来我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该事件给我的启示是:职场中,意外无处不在,做任何事都要做好两手准备。

当然,关于职场生活的点滴还有很多很多,它们磨砺了我,让我完成了由职场菜鸟到专职人士的改变,也让我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志不强,智不达”,职场中的每一个坎坷,都在让我们内心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