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被遗忘者的春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被遗忘者的春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2月25日,酝酿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通过,于2011年6月1日起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保护的新热点。

其实,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益组织早巳介入其中,其中不少的保护模式也得到了来自业界的认可。究竟如何保护更好,是否能形成一个特定有效的模式,尚不好讲。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多样,其特性亦各不相同。

从任何角度来讲,保护便是围绕其本质特征展开的活动,可以创新,可以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但不可脱离其本身的特征。

■不可遗忘的传承人

最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认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我们看到传承人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保护传承人。”

2004年,冯骥才发起首家由个人募款建立的基金会,目的便是保护民间文化,保护对象直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并且坚持认为保护传承人才是保护非遗最重要的部分。冯骥才把自己从2004年1月到11月之间画的画,在北京和天津两地分别做了两个公益画展,28幅作品售价100多万元,并将这笔钱投入作为“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的第一笔经费。

在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支持的项目中,包括蒙古族音乐教师培训,这一项目用以保护蒙古族的音乐与文化,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得这部分更容易成为蒙古族音乐传承者的教师学习传统音乐,同时通过课程将之更好地传递给内蒙古地区的孩子们。

冯骥才认为,“由于非物质文化是靠口头传承的,一半的中华文化延续的生命线便是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如果传承人没有了,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剩下的只能是一种纯物质的历史见证。比如年画,虽然它本身是物质性的,但年画的技艺与使用时的风俗是由一代代人口口相传的,非物质的。如果艺术没了,技艺消亡,不再制作也不再使用,剩下的只有物质性的年画,它活态的生命便不复存在。”

对于冯骥才而言,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处包含很多方面,资金来源是其中之一。基金会成立至今,除了他自己卖画捐赠外,台湾演员赵文碹和由其代言的西服品牌培罗成都充当过捐赠人的角色,两者为此捐款金额超过百万元。但相对于大量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这些钱远远不够。

而另一方面令人感到困难的是保护对象的大量遗漏。冯骥才说,“目前传承人的保护还很困难,我们对传承人的状况没有底数。这些民间传人包括老艺人、手工匠、画师、乐师、舞者、歌手、故事家、民俗传人等,分布全国,深藏山野,不见经传,没有任何记载。当他们人走他乡,或者辞世而去,便带走一份珍贵的传承久已的文化遗产。”

反观现有的诸多文化保护机构,其申遗程序基本都扔给了网站来完成,且不说这些各个地市都建立的非遗申请网站是否能够及时处理和妥善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便申报成功被列入名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仍是问题。而这些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传承人,他们连生存都还是个问题,如何申遗?如何请求保护?

在一定程度上,非遗的保护与扶贫工作密不可分。壹基金在汶川大地震中发现了羌绣后,立即对其进行抢救、保护和对外的传播,创造市场的通路,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与商业或公平贸易项目结合,成为其中扶持的对象之一。乐创意等公平贸易组织亦是在其出于扶贫目的的项目中发现了贵州手工艺品的存在,并开始将其与公平贸易主旨结合,进行推广和销售。

■接纳多元模式

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有时候并不那么轻松。

在采桑子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一段介绍中如此写道:“创始人刘立军女士决定选择苗族传统的手工艺品作为自己的事业,既能挽救苗族手工艺样本被外国人大量收走导致文化濒危的局面,又能够为当地居民增加一项收入的来源,同时将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呈现给广大的公众,让他们了解苗文化,也极大地提升一种社会价值。”其中所提及的中国人外国人的概念,事实上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获得市场上的认同。

苗绣、蜡染、苗银制品在国人眼中仍属于“乡下玩意儿”,只有老外才将其视若珍宝,倘若目前非要攻下国内市场,痴心不改,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等到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购买物品的选择有挑剔的品位,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购买的物品有多少社会成本。这一等需要的时间就不知年月了。当然,我们还是相信这会是一个前进的方向。

美克美家、美国易安信(EMC)公司等已以商业的手段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前者针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这一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文化保护工作。该项目通过工业设计、景观与家居设计等综合方式,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和设计创新联盟,使得设计以一种更有张力的结构形式和社会认同力量参与到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主意识和产业创新当中。而后者则为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提供每年固定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团队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也许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其进行非遗保护的模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多种多样。尽管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不一定都能被商业化所取代。只要能够有序有效进行,根据项目的不同而延伸出不同的保护模式,都是值得去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