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虚词表意巧判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虚词表意巧判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点阐释】

2013年《考试大纲》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内容要求包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1.考查范围。

关于“常见文言虚词”这一点,《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于焉,与其乃且若),但平常学习中也要适当涉及这18个之外的常见虚词,来补充对虚词的理解和把握。

2.考查内容。

“虚词的用法”指的是虚词的词性、语法功能和在句中的关联关系(词法、句法)。再次明晰是“理解……在文中的”这个说法的含义。这个说法的含义,是指具有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懂得并能判断或加以具体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着对这些虚词的掌握情况随意去历数那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用法。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机械地背诵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而应在具体的语境中辨识并运用,真正读懂和领会、掌握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都引用教材中的文言文语句,与所选的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3.考查形式。

(1)选择题。一般设四个选项,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另一句出自必修教材课文。)

(2)主观题。结合句子翻译考查。

【技法接招】

文言虚词,其实并不虚无,只要大家多多积累,用心揣摩,定会很好地掌握它的。下面介绍几种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以便给同学们以实质性的帮助。

1.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再如“弃甲曳兵而走”,是一面逃跑,一面还拖着武器,动作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弃甲曳兵”是修饰“走”的,由此推断“而”是修饰关系。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时,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后缀,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4.语法辨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不表示实在意义。

5.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即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又称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一些判断句中的标志“者”、“也”、“乃”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分析出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实战示例】

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句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的“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词有“环伟之文……”之语

C.其重之也如此

D.乐其林泉之胜

【剖析】

选D。A.代词,指代黄庭坚,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前文是讲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故这里指代黄庭坚;B.代词,他的,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文中是苏轼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夸赞黄的词;C.代词,指代苏轼,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这里指苏轼看重黄庭坚;D.指示代词,那,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这里是指代那个地方。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学甫而不为者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C.①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①其重之也如此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剖析】

选D。A.而:连词,①表转折,译为“却”,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判定,前文是讲学习杜甫,后文是讲不模仿杜甫,所以是转折关系;②表因果,译为“因而”,可采用“语法辨析法”判定。B.于:介词,①表比较,译为“比”,可采用“结构推断法”加以判定,前面是讲文章,后面是讲诗,两者是一种比较关系;②表地点,译为“在”,可采用“语法辨析法”加以判定,表盾覆的地点,属介宾短语后置。C.以:介词,①译为“把”,可采用“语法辨析法”加以判定;②译为“因为”,可采用“标志识别法”加以判定,“以……故”是一个固定的短语,译为“因为……的缘故”。D.也:都是表停顿的语气词,可采用“标志识别法”加以判定。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剖析】

此句可译为: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把平易当作治理的措施。当时课颁盐策,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虚词,一个是“以平易为治”中的“以……为”,这是个固定结构,可采用“标志识别法”加以判定,可译为“把……当作……”。另一个是“而民安之”中的“而”,可采用“语境判定法”加以判定,这里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然而”。

【知识锦囊】

要想准确理解常见虚词,除了熟练掌握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分清虚实。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的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

2.辨明用法。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

3.分辨古今。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因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

4.注意特殊。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顺承连词;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表示因果的连词。三是“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友也者,友其德也”,两个虚词连用,重点在“者”,表示提顿语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语气。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对语意的理解。四是固定词语,表示特定的意义。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无乃……乎”、“何其……也”、“何……之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