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虚词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虚词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虚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论是丰富学生的词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还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都与虚词教学进行得如何有直接关系。虚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

【关键词】虚词教学 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118-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目标时就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可是,由于虚词的数量少(与实词比较而言),不能做句子的主要成分,意义又比较抽象,因而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这是值得注意的。那么,在虚词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反复强调虚词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把语言、文章比作衣服,那么虚词就好比是线,没有线就缝不成衣服,不懂得虚词就说不好话,写不成文章。虚词运用得当,可以使语言有条理,增强逻辑力量,充分准确地表达思维感情。例如:“办好‘八艺节’,他们忘我地工作。”“为了办好‘八艺节’,他们忘我地工作。”两相比较,后一句用上虚词“为了”,明确指出“忘我地工作”的目的,就比前一句精确得多。又如:“他三点钟就来了。”“他三点钟才来。”这两句一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却恰好相反,前者说明来得早,后这说明来得迟。再如:“你明天上学吗?”“你明天上学吧?”这两句也只是一字之差,询问的语气就完全不同了。前者,上学不上学,问话人不知道,要求对方回答,询问语气强。后者,问话人已经知道对方明天上学,或者约莫知道一些,这样问只需对方证实一下,询问的语气很弱,主要是表示关怀或客套。又如:“老张来了吗?”“老张来了呢?”这里用“吗”的表示是非问,要求对方作具体答复,用“呢”的表示特指问,包含有“老张来了该怎么办?”的意思。像这种所用的虚词不同,表情达意也就不同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虚词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二 讲清楚有些音、义相同或相近的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不论”、“无论”、“不管”、“尽管”等四个词都是连词(“尽管”也可以用作副词)。它们在用法上,有的完全相同,有的同中有异,有的完全不同。这就要我们在教学中仔细推敲。“不论”和“无论”用法相同,可以互换,都表示无条件,常用于书面语。但“不管”跟“不论”、“无论”,就只能说用法基本相同,都表示无条件,即不受任何条件约束,但它们之间在用法上是有差别的。“不管”后面可以有“名词+不+名词”的格式,“无论”、“不论”就没有这种用法。例如:“不管冬天不冬天的,他一直不戴帽子。”这里的“不管”就不能换成“不论”或“无论”。而“尽管”跟“不管”(“不论”、“无论”)的用法却完全不同。前者用于让步句,后三者用于无条件句。让步句是表示“让步的”,就是偏句先退让一步,表示暂且承认某种事实,下一分句常用“但”、“然而”、“却”等词跟它呼应,表示转折。这样,“尽管”后面的词语就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有所选择。这是“尽管”这个词的特性,如果它的后面用了有选择作用的“或”字及疑问副词“怎样”、“如何”等,那就错了。例如:(1)尽管是酷热的盛夏或寒冷的隆冬,他们也坚持送货上门。(2)尽管工作怎样忙,他们也坚持每天晚上学习。(3)尽管台湾当局如何坚持走“”路线,如何折腾,也挽救不了他们在国际上受孤立的命运。以上三句里的“或”、“怎样”、“如何”用在“尽管”后面,都用错了,应该把句中“尽管……也……”都改为“不管……都……”才通顺。

“不管”(“不论”、“无论”)都表示“无条件”的,它要指出可供选择的几种情况。因此,后面的词语,应该是不确定的,是“有选择性”的。这是“不管”这一类次的特性。例如:(1)不管各个作者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同之处或者差异之处,反正选择和提炼,不是别的用场,而是为了表现人物,为了给人物提供表现的场合和机会。(2)而几十年来,他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不管别人参观不参观,都是一样干。

句(1)中“不管”后面有“怎样”,句(2)中“不管”后面的“知道不知道”、“参观不参观”都是不确定的,有选择性的词语,这是用得好的。如果在“不管”后面用了确定性的指示代词“这样”、“那样”等,那就错了。例如:(1)不管这几天天气这样寒冷,他都一直坚持刻苦学习。(2)不管情况那样危急,他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两句话里的“这样”、“那样”都用错了,应改为“怎样”。

“的”、“地”、“得”这三个助词,在口语里是不分的,都读作de(轻声)。在书面上,“的”、“地”、“得”现在有明确的分工,“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这是现代汉语越来越严密的表现。在讲语法时,这三个虚词比较好讲,也比较好学,但一到作文时就乱套了,总是顺手拈来,不加思考。这些词使用的频率高,错误的频率也很高。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讲清“的”、“地”、“得”的语法功能,更重要的还得多讲点“为什么”。例如:(1)他摇的小船飞快。(2)我看,老师说的对。(3)严厉的批评对他有好处。如果“的”、“地”、“得”不分的话,这三句都有歧义,句(1)可以理解为“他摇的小船飞快”、也可以理解为“他摇得小船飞快”,句(2)可以理解为“老师说的话对”,也可以理解为“老师说得对。”句(3)可以理解为“严厉批评的内容对他有好处。”也可以理解为“严厉批评的态度对他有好处。”究竟作者指的是什么,要靠读者根据上下文意去猜哑谜。严格区分了“的”、“地”、“得”的用法,作者就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取舍,而读者也不必猜哑谜了。这样,语言不是更纯洁、更精密么?

语言学是一门现代科学,语言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越来越严密完善的。当我们阅读古代和近代作品时,既不能根据今天的用法判断过去的是非,也不能把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用法搬到今天来。

三 虚词的取舍和选用

一句话里,往往由于用不用虚词、选用什么样的虚词,对表情达意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前面已经举了一些例句,这里再补充几句:(1)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柯岩:《,你在哪里?》)(2)“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鲁迅:《祝福》)(3)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鲁迅:《故乡》)以上例句不用“呵”、“罢”、“咧”虚词,从语法角度说,也都是通顺的。可是,句(1)不用“呵”,悼念总理的激情就没有了;句(2)不用“罢”,语气就要弱得多,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福礼上沾边的凶恶神态也就没有了;句(3)的“咧”字精确地表现了杨二嫂的不满和自我炫耀的感情。

同样的一个虚词往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能表达不同的意境。例如:(1)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鲁迅:《藤野先生》)(2)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鲁迅:《孔乙己》)

句(1)中的副词“竟”,是“终于”的意思,表达了藤野先生与作者无可奈何,依依惜别的深情。句(2)中“竟”是“居然”的意思。用得非常精当。孔乙己“竟”敢偷丁举人家的东西,完全是出乎人们意料的。这个“竟”字,画出了丁举人横行乡里、令人侧目的栩栩如生的形象。

四 结束语

当然,虚词教学方面的课题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意见,希望能给同仁们一些参考,对虚词教学做出更细致、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以促进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昌庆志.虚词教学三步法[J].语文学刊,2000(3)

[2]陈效伟.虚词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