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治淮文工团最早推广黄梅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治淮文工团最早推广黄梅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54年8月安庆专区会演代表团慰问防汛群众

演员周桂兰、潘根荣、黎承纲

这是一件被淡忘的往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活跃在治淮两岸的治淮文工团,曾于1953年在沿淮地区率先演出黄梅戏传统小戏和大型现代黄梅戏。当时黄梅戏刚刚传开,她是第一个学习、推广和演出黄梅戏的文工团。五十多年过去了,当事人健在者已老矣,而这段往事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包括现行的综合地方志和专业戏剧志,都没有记下只言片语,完全被淡忘了。我以为记下这段往事,即使作为一则“花絮”至少没有任何坏处。而且,我作为当事者之一,也有责任把这段往事如实写出来。立此存照,以备黄梅戏史家参考,兼供黄梅戏爱好者把玩。

1953年夏秋之间,治淮文工团驻在蚌埠,有关同志偶然得知,安徽有个地方戏――黄梅戏,在合肥、上海等地演了相当火爆,颇受观众欢迎,建议团部派员去观摩学习。团长党军辉和政治协理员郭力如认为这是向民间艺术学习的好机会,对于提高全团艺术素质,丰富演出节目均有好处,采纳了这个建议,立即组织了两个小组,由李琦、陈琛眉、冯冰、杨义平、孔宪秋、黄叔陶、孔勇、马元昭、范胜华、张福勤等同志,分赴合肥、安庆学习黄梅戏。在合肥,向刚刚组建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同志们学习;在安庆,则向民众、胜利两个民间班社的同志们学习。在合肥学习的同志后又随省黄梅戏剧团同志一道到安庆继续学习。这也是黄梅戏有史以来接待的第一批学习者。不久,团部又派我和陈望久看望他们,了解学习情况,并赴东流、至德黄梅戏流行地区实地考察。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黄梅戏,令人耳目一新,质朴、素静、甜美、通俗、宜人。我们感到这个地方戏在沿淮一带也会受到欢迎。

我们派去的这批学员,都是青年学生出身,从未接受过戏曲艺术的训练,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得从头学起。包括严凤英、王少舫在内的诸多老艺人演员教得很尽心,我们的同志学得也很卖力。短短三个月,不仅学了十几出黄梅戏传统小戏,初步掌握了黄梅戏的基本唱腔,而且和这个三个团体的老艺人、名演员、青年朋友们结下了深厚友谊。著名老艺人丁永泉、查文艳、胡遐龄、潘泽海等极力鼓励我们的同志登台实习,让广大观众检验。在老师们的鼓励下,经过请示团部同意,他们也“豁”出去了。在安庆民众、胜利两个剧场挂牌演出。海报一贴,反应强烈。演出时,诸多老师都在台上把场,特别是老艺人们忙上忙下,忙得不亦乐乎。演出之后,台下观众认为是新来的“角儿”,后台的老艺人笑逐颜开。我们这几位“实习生”则汗泪混杂,惊喜得不知所措。三月期满,他们辞别了老师,回到蚌埠,在学习汇报演出中,演出了几出黄梅戏传统小戏,受到热烈欢迎。这时,正好赶上宣传婚姻法,团部就把沪剧本《罗汉钱》拿过来,稍加改动,由黄叔陶现学现卖,配上黄梅戏曲调,由李琦、陈琛眉、黄叔陶、许沛琴、朱文珍等联袂主演。一炮打响,蚌埠街头、治滩工地,到处响彻黄梅戏曲调。与此同时,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闹花灯》、《蓝桥会》、《打桑》、《游春》、《登舟找子》等也在沿淮地区流传开来。这是黄梅戏有史以来,在专业黄梅戏剧团之外,第一个演出黄梅戏的文工团,而且演的是既有传统小戏又有现代大戏。这对扩大黄梅戏影响是有一定好处的!无视它的存在是不客观的。历史就是历史,岂有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