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本人与樱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日本人与樱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樱花看似普通,与其他植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说到日本人就想到樱花,说到樱花就想到日本人。可以说日本人和樱花已浑然一体。本文将就日本人与樱花的深层关系做一探讨,解析樱花背后体现出的日本独特的国民性:集团意识、生死观以及物哀之美。

关键词:日本人 樱花 国民性 集团意识 生死观 物哀之美

一、日本人独特的国民性。

(一)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

所谓的集团意识,就是比起个体行动更倾向于集体行为。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日本人尤其重视集体行动。个人隶属于一个集团,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不仅能获得利益,更能得到精神上的安全感。因此,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会公开反驳对方,也不会说出异于他人的语言。“枪打出头鸟”更被日本人奉为座右铭。在古代日本,违背集团主义者将会受到“村八分”的惩罚,这从反面反映了日本人对于集团意识的衷心膜拜。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形态不断变化,但其本质并没有变。战后日本从一堆废墟中奇迹般的跃为经济世界第二的强国,也正是举国齐心协力奋斗的结果。“伙伴”这个名词在日本深入人心。离开“伙伴”,日本人立刻会觉得不安。因此,交朋友、组建团队就是日本人日常的行为模式。

(二)“无常”的生死观。

每年,日本因自杀死亡人数都触目惊心,这和日本人的生死观息息相关。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拥有生命时,尊重爱护它;失去后,一切解决不掉的难题、任何无法饶恕的罪过也通过“死”有了彻底的了结。换句话说,这时的“死”也像“生”那样美丽那样有活力。这种生死观也是受到了宗教很大的影响。日本人可以同时信奉几种宗教,其中佛教“无常”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其实,“无常”思想也并不全是消极的因素。它认为世事都在不停的变化,应该积极地追求,在变化中寻求新生。生死都很淡然,如樱花般飘落的死亡有时也会熠熠生辉,即死亡有时也是颇具魅力的。

(三)物哀之美。

说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根源都可归纳到“物哀”一语。即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深切的情感。具体说就是由自然、人生、艺术等所触发的情趣与哀伤,这正是日本文化的核心部分。

日本人喜欢美特别是哀伤的美。这种独特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日本雪山、湖海、温泉、瀑布分布密集,山清水秀,自然景观无限秀丽。然而也是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多变的国度。火山、地震、大雪、海啸、台风、战乱等司空见惯。因此,日本人经常看到的都是美的东西的瞬间陨落,这就是一种不稳定的美,即物哀之美。这正与樱花一样,都是绽放最美的时候黯然凋零。

二、樱花与日本人的国民性。

(一)樱花和日本人的集团意识。

樱花,开花时花瓣极小。但是千万朵樱花齐相竞放时,那就是花的海洋,美丽异常。花色大体相同,多为粉红色,一朵朵一堆堆一群群一片片,接受着游客的赞赏。所以一棵樱花很平凡,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樱花的美,不是一朵花一棵树的美,而是百树成林一齐开放,如云似霞,蔚为壮观的美。像这样,一齐开放一齐凋落,形成整体协调的美感,这正体现出了集团精神。日本人也一样,一个人,平平凡凡,百无一用;但是许多日本人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团体,拥有巨大的能量就能创造奇迹,让世界都为之惊叹。

因此,害怕孤独、注重集体和谐的日本人就非常喜欢樱花。在狭小的岛国生存下来的他们,正是从樱花的团体精神中受到启发,体会出团结力量大的哲理。最终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得到了世界的肯定。

(二)樱花和日本人的生死观。

樱花的生命非常短暂。在日本民间有一种说法:樱开七日。即一朵花从开放到凋零大多只有7天;一棵树的开花时间也只有16天。开始的一两天似乎比较缓慢,星星点点,带几分矜持。当花开过半,如遇风和日丽、天气暖和,一夜之间就能满枝满桠地盛开怒放。这么短暂的时间却成就了旷世的美丽,所以说樱花最美丽的时刻开始于凋零之时。

日本人最爱樱花,认为樱花代表纯洁,而且樱花的花期很短,也就持续一周左右,日本人称之为樱花精神。樱花的这些特点与日本传说文化所推崇的英雄观和生死观是一致的。在日本人的传说文化中,与“生时的辉煌”相比较,更为世人崇敬,更能折服民心的似乎是“死时的尊严”。认为做人也要像樱花一样,开放时繁盛美丽,开败时就转瞬消失,毫不留恋。

(三)樱花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樱花开得绚烂,凋落也是别具一番景致。满树的樱花在和煦春风的摇曳下,从各种角度反射着阳光,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粉蝶乱舞,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可是一夜过后当你再度光顾樱花园时,昨日还是遮天蔽日的树冠上干净得只剩下光溜溜的枝条和几片新嫩的绿叶,清清爽爽,无牵无挂,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满地散落的花瓣,那么均匀,那么轻盈,散发出静静的、银色的光辉。

樱花的一夜凋落带着几分凄惨,几分悲壮,让人感伤,催人泪下。这种景象正符合了日本人的 “物哀”这一审美意识。

总结: 樱花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房前屋后,在河边,在农村在城市到处都可以看到樱花。樱花之所以自古被日本人所钟爱,除了报春,更为人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日本国民性的特点,使他们更爱残月与残落的花瓣,认为其中潜藏着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正式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参考文献:

[1] 橘玲 著 周以量 译 《(日本人):括号里的日本人》 中信出版社 2013年

[2] 多田道太郎 著 江丽影 译 《身边的日本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 小川和佑 「その文化と代 ファイナル 1997年

[4] 小川和佑 「と日本人 新潮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