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拨云去雾把握经济大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拨云去雾把握经济大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在各方看来可谓表象纷扰、观点纷纭。说其“过热”者有之,担心“衰退”者亦有之;说其“通胀”者有之,担心“生产过剩”者亦有之,特别是在近来股市震荡不止、中南部遭受百年不遇的大雪袭击之后,能源紧张、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春运形势严峻等,更为当前经济运行增加了几分扑朔迷离。由此,人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多少有些担心,甚至沮丧。

事实上,拨开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的层层迷雾,理性把脉不难发现,尽管中国经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动力强劲、运行稳健”仍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

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具有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即便速度有所回落,幅度也不会很大。因此不要简单地把增长速度快与“经济过热”画等号。换句话说,增长速度快不是中国经济的“毛病”。

首先,中国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市场化的完善期、信息化的推广期和国际化的提高期,这五股力量叠加在一起,将为中国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它们不仅会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本、劳动、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而且会为各种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其次,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进入了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阶段,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进而为经济规模的扩张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再次,储蓄传统和高资本形成率使中国具有充裕的资本供给和高投资增长率;第四,中国拥有低廉充裕并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可为中国发展提供巨大的“人口红利”和雄厚的人力资源支撑;再加上由于中资与外资、公企与私企、地方与地方之间相互竞争而形成的“体制能量”,中国的经济增长想慢下来都很难。这正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快速成长是其内在必然。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健性”也十分鲜明。

讲稳健,首先要科学地看待物价上涨,不能把物价上涨简单地与通货膨胀画等号。这次物价上涨主要是由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某种程度上是农民投入产出的一次真实价值回归,因而问题的关键应是,如何防止物价从合理的结构性上涨向整体上涨蔓延,如何对中低收入阶层进行有效的价格补贴,以及如何把农副产品涨价的好处真正留给农民。

其次要看经济增长质量怎样。根据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无论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明显增长,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益好,实惠多,表现出很好的发展质量。

再就是要看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保障是否有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无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还是能动而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运行的体制机制保障。特训是在国民经济“热”的压力绷得很紧或遇到某些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的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和“组合拳”式的宏观调控就成了防止过热和稳定物价的重要力量和有效手段。应该说,随着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不断增强和宏观调控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体制机制基础还将更加坚实。

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毛病,进而“讳疾忌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早已作出权威的诊断,那就是中国经济在“增长强劲、运行稳健”的同时,存在着“由增长偏快转为经济过热”和“由结构性物价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过大、区域性失衡、结构性失调和能源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找到好的“药方”。

当务之急是要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变过去“偏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配合最严格的“土地”供给政策,以此来减少货币供给和投资增量。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这两个关键环节。为此,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自主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上层次。

同时,我们要下大力气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理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而割除经常导致国民经济“发炎发热”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