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棉花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与种植质量逐渐提升。苏淮北地区作为江苏省主要的棉花生产区,以炭疽病、立枯病、红蜘蛛等为主的病虫害给棉花种植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从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的角度出发,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棉花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苏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4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苏淮北地区棉花种植伴随着市场对棉花需求量的增加而扩大。但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棉花苗期的危害相当严重。棉花苗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炭疽病、黄萎病、立枯病以及枯萎病,而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包括金针虫、红蜘蛛、地老虎、棉蚜、棉盲蝽等。棉花苗期出现的病虫害是造成苏淮北区域棉花苗床死苗与大田移栽后棉花缺苗断垄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对棉花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棉花的产量,而且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危害。

1 严控棉种质量

要做好严把棉种质量关的工作,需要做到以下2点:一是在选择棉种时要根据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将一些被虫子损坏的种子、烂种子以及杂种子挑选出去,留下颗粒饱满的棉种。这不仅有助于培育出粗壮健康的棉苗,而且有助于保障棉苗的出苗速度与质量。二是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进一步处理,所需的步骤包括:首先是要将棉种放在阳光下曝晒1~2 d,以杀死棉种表面所带有的细菌与病毒,这有助于提升棉种的发芽率;其次是要进行拌种,以减少病虫害对棉种的侵害,其中主要的拌种方法有药剂拌种与温汤拌种,前者是用1 kg的25%种衣剂苗康2号对40~45 kg棉种进行拌种,或者用200 g的25%多菌灵对10 kg的棉种进行拌种,而后者是将棉种放在55~60 ℃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0 min,拌种比例是2.5 kg棉种对1 kg温水。利用温汤拌种的方式对棉种进行拌种,有助于预防红腐病与炭疽病,而对预防立枯病没有太大的效果[1]。

2 生物防治

要做好生物方面的防治工作,可以采取以下2种方式:一是改变以往的棉花种植模式,形成粮食与棉花间作套种的新模式,为棉花病虫害天敌的繁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二是在麦收的过程中,要留有高茬的麦茬为棉花病虫害天敌的生长创造环境,同时要改变以往施用农药的方式以减少棉花病虫害天敌的伤害[2]。

3 农业防治

要做好农业方面的防治工作,需要做到以下3点:一是做好棉花地的整理工作,对于棉田要每年深翻1次以降低棉田土壤表层的病虫害。在深翻之前要对棉田施用底肥,并在施肥之后将棉田整理平整。同时要将棉田中的烂铃、枯枝落叶以及杂草清理干净。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棉田轮作制度,对于多年连续耕作的棉田,因为棉苗中的病原菌已经深入土壤中并大量的繁殖。因此,要减少棉苗期的病虫害,就要对棉田实行轮作制度,隔1年或者2年再种植棉花,可以有效地控制与减少棉田内的病原菌,对预防炭疽病与立枯病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3]。三是做好棉田田间管理工作。在棉苗出齐之后,要对棉苗实行勤中耕、早中耕以及深中耕12 cm的制度,以争取提升棉田地表的温度,使温度提高2~3 ℃。在棉苗生长的过程中,对棉苗实行中耕,有助于消灭棉田土壤中病虫的幼虫。同时在棉苗定苗阶段,要将拔下的棉苗带出棉田处理,以免留在棉田中成为病原菌繁殖的温床。四是掌握好棉苗耕种的时机,根据苏淮北区域的气候条件特征研究分析,苏淮北区域播种棉种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3月25日至4月10日。一般播种最佳的土壤温度为12 ℃以上,覆盖的土层不能过厚或者过浅。

4 化学防治

要做好化学方面的防治工作,需要做到以下2点:一是在棉花苗齐时,一旦遇到多雨或者低温的天气,就要提前做好对棉花病虫害的化学预防工作[4],因为这是病虫害多发期;二是在对棉花苗进行喷药预防时,可以选择用多菌灵、1∶20∶200的波尔多液,或者退菌特,每次喷药所需的液体量为755 kg/hm2。

5 结语

随着市场对棉花需求量的增大,棉花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苏淮北地区作为江苏省棉花的主要种植基地,其所生产的棉花占据当前江苏棉花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这一地区的棉花在苗期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6 参考文献

[1] 陈正群,沈玉权,李伟,等.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江西棉花,2010,32(2):51-52.

[2] 李保英,支春学,黄凌洲,等.棉花苗期管理技术[J].中国棉花,2001(12):38.

[3] 杨长琴,徐立华,张培通.2008年江苏棉情分析与生产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09(6):480-181.

[4] 徐文华,王瑞明,臧慧,等.棉盲蝽对Bt棉幼龄的危害特点及其脱落因素浅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8(6):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