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宝黛钗三者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宝黛钗三者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多少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红学”中,对宝黛钗三者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多少话题都是围绕宝黛钗三人展开的。用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去分析宝玉、黛玉、宝钗三者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封建桎梏下,宝黛钗关系正是作者本我、自我、超我关系的体现,这对于探寻《红楼梦》的创作意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本我 自我 超我 宝黛钗关系

一、前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颠峰之作,一直倍受世人瞩目。从它成书到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红学”的应运而生便成为一种必然。书中宝、黛、钗三位主人公一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因而对这三位的研究也络绎不绝。一些人认为宝玉这个人物形象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作者曹雪芹的原形,但本文却认为应该将宝、黛、钗三者合起来看,也许可以更好地说明曹雪芹的人格心理。

贾宝玉是生活在大观园里的唯一男性。他从一出生就倍受家人宠爱,被家人寄予了很多希望。他是典型的贵族公子哥,同时也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他自小就爱在脂粉堆里厮混,爱红惜花却不喜什么经世治用之学,偷看《西厢记》却痛恨“四书”之类;他无论是对贵族小姐还是丫鬟小厮都平易近人,却对封建势力嗤之以鼻。他是游离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特殊体,他的形象更贴近现实,更有血肉,更真实,更可爱。

黛玉是《红楼梦》书中的一位重要的女主人公。虽出身书香门第,但父母却早亡。于是,不得不寄人篱下,来到贾府舅父家。她一身才情没有地方施展,她聪明伶俐洞察世事,却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她纯真地追求着她的爱情,却忽视了别人的眼光……正如她的判词所言,是真正的“世外仙姝”。她真、纯、美,她对爱情忘我,投入……她将人最真诚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做作、不虚伪、就如一块未经雕饰的璞玉。

宝钗是《红楼梦》书中另一位主要的女主人公。如果说黛玉是一块未经雕饰的璞玉,那她则是经过层层琢磨的一块美玉。和黛玉相比,她的美在于人工,在于雕琢。她是贾府上下有口皆碑的好姑娘,既端庄又宽容,无论是贾母还是赵姨娘都对她称颂有加,她是真正的淑女,举止娴雅,既练达又安分……

宝黛钗三人可以说是倾注了作者很多心血塑造成的人物,而作家在创作人物时往往会倾注自己的思想于人物当中,那是否可以说《红楼梦》当中主要的三人综合起来更符合作者本人的思想和性格呢,本文尝试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剖析三人关系。

二、封建桎梏下,宝黛钗关系正是作者本我、自我、超我关系的体现

佛洛依德认为,人格结构有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所谓本我,就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冲动,它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而自我是人们有意识的、理性的精神活动,是“本我中由于接近外部世界并受其影响而改变的那个部分。”它面对现实,按照理性和逻辑行事。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是遵循理想原则、服从社会道德原则的精神活动。现实中,这三个部分不可分割,本我追求快乐,可以无视社会道德;而超我代表的社会道德却总是压制自我;自我协调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用现实原则代替快乐原则。

1.香消玉殒的林黛玉――作者人格的本我体现

按照弗洛伊德关于本我的认识,我们可以把这种“快乐原则”支配下竭力满足内心欲望的本能冲动扩及到人与生俱来的对爱情的渴望。经过重新界定的本我,其内涵是人对自由、快乐的理想的生存状态的追求。而黛玉身上就更多的表现出本我的一面,从进贾府的那一天起,她便从内心深深爱上了这个在别人眼里“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的宝玉。因此,她率性而为,她虽然用激将法使宝玉表达了自己的真心,但同时也使自己的感情暴露于重目睽睽之下。在假假真真的试探中,她一心只希望宝玉明白她的一片痴情,了解她的痴心,希望宝玉能和她一样只中意于彼此,给她一个明确的承诺。本我之于黛玉,不仅表现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也表现为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她爱说就说,说恼就恼,想哭就哭,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这些与封建文化礼教格格不入的行为,实际上是黛玉诗化人格的外显。在这些表层化的行为背后,是其对独立人格的执着追求,对自己本性的坚守。在宝玉挨打之后,她只说了“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虽只有八个字,却不知饱含了多少深情。

林黛玉很真,这种真正是人性至纯的体现。然而这种天真率直,追求真善美,追求爱情的行为却无法得到贾府封建卫道士们的认可,即便她聪慧无比、标致美人,也不能成为封建家庭儿媳妇的候选人,最终含恨而终。林黛玉的结局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本我而不得的际遇。

2.遁入空门的贾宝玉――作者人格的自我体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和超我两种力量的冲突通常依赖自我来调节。自我从本我分化出来,并协调着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合乎文化。道德约束下的超我却严格限制了本我,这时居于之间的自我就成了两者追求其原则的有利因素,必被两者争夺。因此,宝玉作为黛玉和宝钗共同争夺的对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是宝、黛之间的调节者。他与黛玉青梅竹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有着更深的感情基础。但他同时也不能忘情于宝钗,对于“羞笼红麝串”宝姐姐,对于“金玉良缘”之说,他也会发呆,也会产生遐想。在宝、黛、钗三者微妙的关系中,宝玉总处于一个既合理又尴尬的位置,当钗、黛之间有问题时,他总会想办法调节二人的关系,既不想让妹妹多心也不想得罪姐姐,但同时他也会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和妹妹玩时就忘了姐姐。另外,从宝玉的名字看,既有宝钗的宝又有黛玉的玉,这也应该说明宝玉既是钗、黛的争夺对象,也是钗、黛之间的调节者,或许正是作者一种有意安排。

然而,在封建社会中贾宝玉是很难保全林黛玉的,他本身是封建制度中被滋养长大的一个贵公子,虽然他厌恶自己的出身,向往和追求真挚的爱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本身就具有了悲剧色彩,他无法追求爱情,无法保全林妹妹,也无法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选择了逃避,遁入空门,虚无地生存着。贾宝玉的境地体现出作者渴望协调本我和超我的艰难与不可得。

3.独守空闺的薛宝钗――作者人格的超我体现

超我代表一切道德约束,是自我理想的代表,自我用它来衡量自己,努力实现它,而力图满足理想的日益完善的严格要求。长期以来,超我被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当作禁锢人的人性的工具,其对女子的要求则更加苛刻,每一个女性都要以“贤妻良母”、“贞节烈女”为楷模。宝钗作为在《红楼梦》里可以和黛玉相提并论的女性,她表现出来的则更多的是超我的一面。同样是豆蔻少女,她一样渴望爱情。来到贾府,她认识了英俊多才的宝玉。在女性认识男性少之又少的机会下,能认识宝玉这样的人物,哪个少女心里不会起涟漪呢?只是和黛玉相比,宝钗表现的更内敛,虽有“金玉良缘”之说,她却时常表现的“浑然不觉”。宝钗从容、坦然、贞静、娴雅,确有大家气象,也颇有孔子所倡导的君子的风度。她成熟老到,懂事明理,稳重沉静,不会轻嘴薄舌,妄言妄说。虽然被人讥为“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但还是显得含蓄蕴藉,不张不扬,很有修养,所以很能博得大人好感。贾母就在好几个公开场合赞扬宝钗,“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而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要知道,这一次是宝玉特意想勾着老祖宗赞黛玉的,没成想老祖宗却没理会宝玉的意思,没接宝玉的话头,转而说了宝钗一大堆好话,实出宝玉意外。这也说明她更合乎传统道德对女性的要求。

可以说,薛宝钗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她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封建道德对大家庭里女主人的要求,她赢得贾府上下的满意,成为宝玉的妻子,却最终因为宝玉无意离去,而守空闺,蹉跎了如花岁月。宝钗身上正体现了作者虽然受限于封建之礼,却最终无法释怀本我的挣扎。

三、结语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本我、自我、超我。那么,《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宝钗是否可以认为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人格的一种外化的表现呢?宝、黛、钗三人在表现本我、自我、超我时是有所侧重的。本我之于黛玉,自我之于宝玉,超我之于宝钗,都是在他们性格之下表现出来的。曹雪芹在创作作品时是将自己的性格倾注于这三个人身上,黛玉的本我是作者本我的扩大化的表现,宝玉的自我则是作者自我的外化表现,而宝钗的超我就应该是作者超我的一种突出体现了。这样更便于理解塑造了芸芸众生相的《红楼梦》,为何只有宝、黛、钗三人是主人公;也可以解释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为何是钗黛合一,而最终宝玉所娶之人是宝钗而非黛玉了。

人类的心理毕竟是模糊的,而宝、黛、钗三者的形象却是清晰的,本文仅希望可以通过粗浅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红楼梦》,了解三个主人公对于曹雪芹的特别意义。

参考文献:

[1]赫亚红,姚素英.钗黛争“宝”心理人格透视[J].吉林大学学报,2005,(4).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商务印书馆,2004.

[3]曹雪芹.红楼梦[M].三秦出版社.2006.

[4]王志刚.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初探[J].渭南师专学报,1991,(1-2).

[5]马国权.宝黛钗简论――《红楼梦》人物论纲之一[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6]袁方.对宝黛钗爱情悲剧背后两种势力的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7]马明越.宝钗黛爱情结局及其命运遭际之我见[D].东北师范大学,2006.

[8]徐明友.浅析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