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建筑师,其所创建的赖特建筑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闻名于世。以该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为例,管窥赖特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后赖特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旨在对中国高等建筑的教育有所启迪。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教育;赖特

中图分类号:TU-098;G64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4605一、学科概述

美国建筑学学科下设建筑学(Architecture)、城市、社区与区域规划(City/Urban,Commun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 Design)、室内设计(Interior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建筑历史与理论(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Criticism)、建筑技术科学等(Architectural Technology/Technician) 7个专业方向①。建筑学学科的硕士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即:建筑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简称MA/MS)和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Master of Architecture,简称M.Arch.)[1]。其中,专业学位中又有Professional Degree和PostProfessional Degree之分,亦即M.Arch I和M.Arch II,前者是针对本科学位为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制3年;后者则是针对已经拥有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学制2年。上述7个专业方向中,只有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设有专业学位。

目前,美国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有154所,其中123所设有专业学位,具有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95所②。美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建筑师为目标。只有通过美国“国家建筑学专业认证委员会”(National Architectural Accrediting Board,简称NAAB)专业认证,才能申请美国注册建筑师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Architectural Registration Boards,简称NCARB)的注册建筑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二、学校简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Frank Lloyd Wright School of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赖特建筑学校),是由世界现代建筑四大元老之一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于1932年10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爱荷华县Spring Green镇的塔里埃森创建。1937年,赖特又在亚里桑那州马里科帕县Scottsdale市郊,创建了西塔里埃森(Taliesin West)校区。

赖特建筑学校,最初名为“Taliesin Fellowship”,是一所类似于中国古代书院或民间的私塾。1960年,赖特去世后,易为现名。1987年,该校经美国“中北部院校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Higher Learning Commission of the North Centr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HLC)评估、认证,其学士学位(B.A.S.)与硕士学位(M.Arch.)获得认可。。1996年,其硕士学位经美国NAAB评估、认可。。

三、办学理念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刘征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

赖特建筑学校从创建伊始就确立了“Learning by Doing”(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这一学习方式,源自德国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大卫·科尔布(David Kolb)全面上升为一个理论体系—体验式学习理论。赖特早年受福禄贝尔式教育,是在“Learning by Doing”理念下成长的典型范例。高中辍学后,赖特曾在Allen D.Conver(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工程系教授)的事务所做学徒,大学辍学后又辗转于阿德勒(Dankmar Adler)和沙利文(Louis Sullivan)的事务所,最后自主创业,终成一代大师。

早在1901年发表的《机器的艺术和工艺》一文中,赖特指出,“艺术学校应把工业和美术结合起来,……学生定期在工厂里工作,从而取得实践机会”,并且“这种学校不需要举行任何考试,也不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2]。赖特还认为,“任何具有创造性认知的艺术可能包含在工作中,也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训练,但决不会仅仅来自书本”[3]。因此,赖特在1931年发表的“The Hillside Home School of the Allied Arts:Why We Want This School”一文中写到,其有机建筑的理念,只有与他一起生活、工作的“Fellowship”,才能充分认识、理解/web/Chronology.html。。在塔里埃森校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式课程,所有的一切,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管理均采用“在做中学”的模式,学生通过“在做中学”而成长为一名职业建筑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赖特建筑学校面对现实,开始全面转型,主动纳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但是,其“在做中学”的理念不但没有抛弃,而且与时俱进。塔里埃森与西塔里埃森分别于1973年和1974年被美国内政部列入“国家古迹名录”。。

七、教学方法

教学以教师“工作室”为教学单位,以“课程设计”为核心,以讨论、实践及评估的方式完成每一门课程。

赖特一生共设计了1 141个项目,其中完成的有532项,现存的有409项。。在赖特所完成的项目中,主要为中产者设计其私人住宅。这一特征体现在赖特建筑学校的“课程设计”中则表现为:该校的学生必须住校,这一点有别于美国其他院校。新生入学后,先在早期无水、无电的户外“居所”居住数月。这些简陋的住所,迫使学生以建筑师的角度,了解住宅的本质特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安排、根据需要自行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施工。

课程设计既是赖特建筑学校的传统课程,也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贯穿于3年硕士教育的全过程。课程设计共有6项,其中最后1项为毕业设计。该校以培养执业建筑师为终极目标,故其学位论文仅作为选修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由学生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自行拟定。在4个月的时间里,学生相互观摩,再以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方式,最后完成其设计。最终成绩并不采用分数制,而是由38个评估指标组成,由教师、学生、建筑师及来访者,包括访问学者、游客等作评价。

八、馆藏文献

赖特建筑学校的图书馆是基于美国“国家建筑学专业认证委员会”的评估要求,在威廉·韦斯利·彼得斯(William Wesley Peters,1912-1991)私人藏书的基础上于80年代创建彼得斯,1932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转入塔里埃森,后娶赖特继女为妻,1985—1991年为赖特基金会董事长。。该馆设有两个分馆,即塔里埃森Hillside图书馆与西塔里埃森William Wesley Peters图书馆,其馆藏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建筑与艺术类藏书4.4万册;赖特建筑学校的档案,包括学生个人与学校的档案,以及30年代以来的5 000余份学生的设计图纸;赖特事务所的档案,包括1959年以来10余万份项目设计的施工图、渲染图、原始文件视频资料等,其中,包括赖特自1887年至1959年设计的2万余份图纸、19万份文献、600份原稿等。

该校图书馆馆藏丰富、有特色,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率则无法与之相比。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人均图书合格标准为70~100册。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普通高校人均图书为72.3册根据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整理,。。

九、结语

赖特建筑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办学规模上均有独到之处,其执着、务实、具有鲜明个性的方式、方法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该校繁琐的日常事务、过多的社会活动无端地消耗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长期以来形成对赖特的崇拜氛围,使年青学子的创新意识受到一定局限。虽然赖特鼓励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可实际上赖特拒绝持有异议者[8]。正如布鲁斯·戈夫(Bruce Golf)婉言谢绝赖特邀请其加盟塔里埃森时所说“我认识那些在橡树园以及后来与您供事的人们,他们好像分成两类:一种人认为您毁了他们的生活,因为您窃取了他们的思想,所以您是一个魔鬼;另一种人则认为您是上帝,绝无差错。他们的生活如不奉献给您就毫无他用。我不想以这两种看法去看待您,我也不会成为这样的门徒,我要远远地离开您,使自己有恰当的见解”。而赖特的回答则是“我希望别人也能像您那样理解我”[9]。凯文·林奇(Kevin Lynch)也曾说过:“你若留在那里,你只能成为一名小赖特先生”[9]。

曾师从赖特的较为有名的建筑师有:理查德·努特拉(Richard Neutra,1892—1970)、埃德加·塔费尔(Edgar Tafel,1912—2011)、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8)、保罗·索莱里(Paolo Soleri,1919—),但是,努特拉在塔里埃森呆的时间仅有区区几个月,且其进入塔里埃森时,就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师;林奇于1935—1937年在塔里埃森学习,但其之前在耶鲁大学学习,之后去了伦斯勒理工学院,最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毕业。;保罗·索莱里进入塔里埃森时已于1946年获得都灵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确切地说,只有塔费尔才是赖特的弟子。张良皋先生曾经说过:“赖特建筑学校并没有因此培养出什么优秀的建筑师”[10]。或许,赖特所创办的事务所在2003年6月15日的关闭是很好的诠释http:///newsletter/volume12.pdf。。

参考文献:

[1]任增林.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与建筑师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6):58.

[2]项秉仁.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查尔斯·阿瓜尔,贝蒂安娜·阿瓜尔.赖特景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景观设计[M].朱强,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王天锡.从沙漠来访的艺术家周仪先[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8(3):58-60.

[5]汪坦.泰里埃森散记[J].世界建筑,1993(2):15-17.

[6]曾慧燕.维州玻璃屋主人奇女子盛邵芳[N].世界日报,2007-11-25.

[7]彭庆华,常虹.我们所经历的塔里埃森[J].新建筑,2000(1):73-75.

[8]梅莉·希可丝特.建筑大师赖特[M].成寒,译.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张明.杰出的城市设计学家凯文·林奇[J].新建筑,1993(4):46-49.

[11]章凌.一生只做一个房子[N].江商报,2010-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