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辽宁省水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及治污举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辽宁省水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及治污举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依据辽宁省水资源公报12年水质评价资料,重点对34个水污染严重的ⅴ类、劣ⅴ类水质站主要污染项目等大量资料进行变化趋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污染呈下降趋势,水质开始好转。全省到2010年将建成147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76万 t,污水处理率城市为86%,县城为82%,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治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变化趋势;治污举措;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267-01

辽宁省土地面积15万km2,主要水系有辽河中下游、浑河、太子河及大辽河、沿渤海西部诸河、沿黄渤海东部诸河、鸭绿江等,有大型水库25座。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7.8 mm,70%~80%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量302.4亿m3,加上地下水资源量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42.0亿m3,年际年内分布很不平衡,水资源短缺,人均水量不足900 m3,是北方缺水严重的省份。

1辽宁省水污染状况

1.1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辽宁省12年入河(海)排污水总量呈阶梯下降:1998—2001年为29.7亿~29.1亿t;2002年27.8亿t;2003—2009年26.6亿~24.5亿t。总体下降为17.5%。全省12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海)排放总量呈台阶式下降趋势:1998—2003年245万~166万t;2004—2007年128.0万~124.3万t;2008—2009年96.7万~83.4万t。总体下降为65.9%。

1.2地表水水质评价

辽宁省30条河流58个水质站(河段)总计评价河长2 411.6 km,采用公报中“全年”水质评价成果,进行综合分析,选定水质现状评价结果如下:一是按水系评价。评价站数、评价河长,占总评价站数、总评价河长百分比为:辽河中下游11个站,河长516.6 km,分别占19.0%、21.4%;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等21个站,河长837.5 km,分别占36.2%、34.8%;沿渤海西部诸河14个站,河长656 km,分别占24.1%、27.2%;沿黄渤海东部诸河7个站,河长290.5 km,分别占12.1%、12.0%;鸭绿江5个站,河长111 km,分别占8.6%、4.6%。二是按水质类别评价。评价站数、评价河长分别占总评价站数、总评价河长百分比:ⅰ类1个站,河长75 km,分别占1.7%、3.1%;ⅱ类14个站,河长694.1 km,分别占24.1%、28.8%;ⅲ类6个站,河长253 km,分别占10.3%、10.5%;ⅳ类3个站,河长89 km,分别占5.2%、3.7%;ⅴ类6个站,河长379 km,分别占10.4%、15.7%;劣ⅴ类28个站,河长921.5 km,分别占48.3%、38.2%。综合分析ⅰ、ⅱ、ⅲ类达标水质21个站,占总站数36.2%,河长1 022.1 km,占总河长42.4%;ⅴ类、劣ⅴ类污染水质34个站,占总站数58.6%,河长1 300.5 km,占总河长53.9%。

1.3ⅴ类、劣ⅴ类水污染状况

辽宁省12年58个水质站中有34个ⅴ类、劣ⅴ类水质站,占58.6%,劣ⅴ类水质站28个,其中23个站连续10年以上出现劣ⅴ类水质。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占了19个站。在34个ⅴ类、劣ⅴ类水质站12年共计408站中有333站是劣ⅴ类水质,占81.6%。

1.4氨氮污染严重

34个ⅴ类、劣ⅴ类水质站中12年每年有25~30个站劣ⅴ类水的氨氮超标(占73.5%~88.2%),其中有60%的站超标2~7倍,有12%的站超标10~30倍,最大超标53.2倍。污染高超标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制约全省水质好转。

1.5主要污染物严重超标

单项评价最大“超标倍数”的站,超标倍数及出现年份如下:高锰酸盐指数以建平站为最大,超标19.9倍(2006年);化学需氧量以营口站为最大,超标19.3倍(2006年);生化需氧量以海州站及建平站为最大,均超标37.8倍(2002年);氨氮以海州站为最大,超标53.2倍(2004年);挥发酚以锦州站为最大,超标475倍(2004年),到2009年已快速下降到超标11.8倍,进入ⅴ类水质。

2水污染变化趋势分析

将全省34个ⅴ类、劣ⅴ类水质站、5个污染项目12年(其中化学需氧量仅有23个站8年资料)逐站、逐项、逐年水质单项评价成果(超标倍数、水质类别)等内容,得出每年159(或136)站项共计1 816个数据。

34个站5个污染项目12年最大超标倍数的出现年份共154个,从每年出现个数多少,可以看出水污染程度,划分3个时期分别小计年数、出现个数、平均个数及占平均数总计的百分比如下:1998—2002年,5年、54个、年均10.8个、占26.1%,为水污染上升期;2003—2005年,3年、66个、年均22个、占53.3%,为水污染高峰期;2006—2009年,4年、34个、年均8.5个、占20.6%,为水污染下降期。

达标水质(ⅰ~ⅲ类):1998年、2000年、2004年分别出现19、11、20个站项,分别占14.0%、8.1%、12.6%;2005—2009年15~55个站项,占9.4%~34.6%,呈上升趋势,水质好转。重污染水质(ⅴ类、劣ⅴ类):1998年、2000年、2004年分别出现93、117、125个站项,分别占68.4%、86.0%、78.6%,高位百分比上升后小幅波动,水污染加重;2005—2009年123~72个站项,分别占77.4%~45.3%,水污染呈下降趋势,水质好转。

综合上述统计分析总结如下:一是全省入河(海)排污水总量12年从29.7亿t降至24.5亿t,减少17.5%。二是全省入河(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12年从245万t降至83.4万t,大幅减少65.9%。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水质好较。三是水污染最大超标倍数的“出现年份”的个数及占百分数,分析得出已从高峰期2003—2005年的53.3%下降到2006—2009年的20.6%,已进入水污染下降期。四是34个ⅴ类、劣ⅴ类水质站中的达标水质(ⅰ~ⅲ类)近5年逐年从9.4%上升到34.6%,呈上升趋势,水质好转;重污染水质(ⅴ类、劣ⅴ类)近5年逐年从77.4%下降到45.3%,水污染下降,水质好转。

3治污举措

国家明确要求水污染治理要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率城市要达到70%以上,县城要达到50%以上[1-4]。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采取治污重大举措——大力建设污水处理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一是大力建设好污水处理厂。全省“九五”投资10亿元,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97.5万t,2008年底省政府提出要在2009—2010年投资110亿元,新建99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53.6万t,到2009年底已建成67座,其余32座可于2010年底全部完成。到2010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8年的50%提高到86%,县城由8.6%提高到82%,大大超过国家确定的污水处理率指标。二是运行好与管理好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实行每月考核制度,加强新厂配套管网建设及旧厂提标,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等措施,解决运行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提高稳定运行率。建议要通过探索建立新型管理机制、配备强有力的领导、充实专管人员、明确职责、多方筹措管理经费、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等措施,强化管理工作。要加强厂内设备的维修、检测,组织专业人员培训以提高技能,管理好全省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其治污能力,推进全省水污染全面下降,使水质全面好转。

4 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到2009年底全省水污染已呈下降趋势,水质开始出现好转。到2010年底全省将有147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将达到876万t,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2%(县城)~86%(城市),治污将初见成效。建议近期尽快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巩固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使其运行好、管理好,强化旧厂提标改造,充分发挥治污效能。二是针对治污薄弱的地区、企业,筹资继续兴建一批污水处理厂。三是对氨氮重污染的治理,一方面控制污染源头,对高含氨氮的化工等企业继续实施减排限排污水总量政策,大力倡导适量施用化肥农药;另一方面对污水处理厂要尽快采取强有力的工艺措施,驱走氨氮重污染这只“拦路虎”,充分发挥治污的决定性作用。编辑

5参考文献

[1] 罗兰,陈峡忠,庞海岩.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科学,2010,28(6):740-743.

[2] 陈永焦.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科技信息,2010(11):381-382.

[3] 王文涛.浅析我国水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9):149.

[4] 曾铁.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j].防灾博览,2009(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