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莱钢特钢中型圆钢粗轧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莱钢特钢中型圆钢粗轧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细致地优化工艺系统,稳定设备工况,搞好轧制过程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为轧钢企业的共识。通过研究粗轧轧机机列孔型系统,保证轧制能力均衡,弥补设备老化的不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钢材实物质量及产品档次,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粗轧 孔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47-01

Medium-sized round steel special steel process system stabil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iYunFeng Guo Lei Qin Dong

[Abstract]Detailed optimization process system, stable working condition of equipment, improve the rolling process control 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steel rolling enterprise. Through the column mill machine pass system stability, and ensure the ability of rolling balance, make up the lack of equipment aging,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eel material and products, safeguar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stability, rolling pass design

1 前言

莱钢特钢事业部中型成材车间采用φ550mm×1/φ300mm×4/φ350mm×1工艺布局,轧机机列主体设备陈旧、落后,稳定性极差,车间必须立足于长远生产实际,依靠技术进步,深层次优化工艺系统中存在薄弱环节、短板因素,加快对中型圆钢工艺系统稳定性研究并快速实施,从而实现优质低耗,保证生产持续、稳定、提高。

2 项目实施应用条件

2.1 生产线技术缺陷分析

中型车间采用φ550mm×1/φ300mm×4/φ350mm×1工艺布局,φ550mm×1粗轧机属三辊预应力轴承化轧机,成材规格为φ54~φ75mm,年产36万吨,φ550mm×1机列三联箱中心距为400mm,轧机中心距为590mm;φ300mm×4机列三联箱中心距为300mm,轧机中心距分别为330、350、360mm。

中型圆钢粗轧孔型系统稳定性差,第6、8道易充满,轧件脱槽困难;孔型磨损不均匀,压下量分配不合理;上、下轧线孔型结构尺寸调整余地小,生产效率低,轧件出来上翘下弯,顶撞出口辊道设备,弯曲刮切轧件,形成刮丝、结疤等质量隐患。

2.2 技术研发思路:

对中型圆钢粗轧孔型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孔型结构尺寸,增大孔型侧壁斜度,压下量均衡分配,辊缝调整,缩小压力差等技术,增大孔型调整余地,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改善轧材表面质量。

3.技术方案的实施

3.1 优化粗轧孔型系统结构尺寸

(1)优化孔型开口、槽底尺寸,增大侧壁斜度,增大孔型孔侧壁斜度,允许的变形量也越大。由于孔型侧壁斜度大,减少轧制调整,节约轧辊、节省电能,增加孔型的共用性,拓宽轧制规格区间,增大孔型调整余地。特别增大7、9道次大斜度的箱型孔型,通过控制孔型的充满程度,可以轧出尺寸不同的轧件,提高后面孔型共用性,料形稳定性好,能力,轧件表面光滑、规则。

(2)均衡压下量分配。加强前4道箱形孔的压下量,使料形尺寸尽快压缩;更改后几道次共轭箱孔形状,尽量使孔料形规整,小压力差配置。为此适当加大3、5、7、9道次槽底深度尺寸,增大第3、5、7、9道次孔型开口;适当加大2、4、6道次孔型深度,适当加大2、4、6、8道次孔型开口尺寸;加大第9道次孔型开口和槽底深度,减小延伸系数,提高2、4道箱形孔的咬入能力。

(3)将前四道次大孔型采用平台、折线凸台技术,对内圆弧进行增大技术处理,避免轧件滑轨印因宽展过大导致不连续拉丝材;中辊前2个孔型人为进行堆焊、刻痕等肋筋,增加摩擦力,提高短坯咬入能力。

(4)上辊孔型深度适当加大浅槽、中、下辊孔型深度适当,前面道次孔型深度变化量大些,减小轧槽切入深度,相对减少轧槽刻入深度,下轧制线辊缝由14 mm 增为24 mm,上轧制线由6mm 增为10 mm,同时前几道次上压力差显著降低,轧件出口方向料形平直,提高相关备件使用寿命,保证钢材表面质量符合,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成材率,提高轧辊强度,减少中、下辊第2孔断辊事故,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简化轧机调整。其优化后的轧辊配辊尺寸如图2所示。

4 应用效果

中型圆钢粗轧工艺系统优化应用项目,2016年1月在特钢事业部推广应用,已安全运行半年多,效果良好:

实施后钢材尺寸稳定性好,轧制节奏均衡,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稳定高端品种钢材实物质量,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钢坯烧损,降低钢材尾部扁头切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5 结论

(1)采用一系列三辊共扼孔型新技g,减小轧槽深度,缩小孔型压力差,增大孔型调整余地,显著提高粗轧辊使用寿命,工艺设计科学、合理,满足了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实际需要。

(2)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提升产品实物质量,符合当前转方式、调结构钢铁产业政策,投资可忽略不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

狄云锋(1973-),男(汉族),山东莱芜人,工程师,从事工艺监督和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