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创新路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创新路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创新

摘要: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之间的融合模式,用创新的理念构建全新的数据库,发挥特色化信息资源的功能,为社会民众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018-02

伴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进入了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创新时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召唤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以地方文献为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资源,正在以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为社会提供全新的信息资源服务。

1国内外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模式及概况

国外对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都很重视。如:美国就有“美国记忆”数据库,对美国的手稿、音乐、照片、影像等历史资料进行数字化编辑,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图书馆之一;俄罗斯的“俄罗斯记忆”也对珍贵的63种孤本的斯拉夫语用数字化编辑,成为展现俄罗斯文明的重要电子文献;法国的“加利卡”则向世界展现其悠久的中世纪的法国历史史实。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开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的项目开发和利用。如:意大利的“因特网文化遗产项目”;日本的《文化财产保护法》。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部分区域的国家展开了地方文献联合保护计划,如:欧盟的“文化2000计划”“2007―2013年文化计划”,共同推动欧盟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共享保护。

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也正在开发和建设之中。据统计,我国有78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立了483个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多是根据当地馆藏的重要地方文献资源,系统地进行数字化开发的特色数据库。近年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据对省级图书馆的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17个自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它们对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2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思路与整体框架设计

2.1建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地方文献是当地社会、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它记载了地域的特殊史实和事件,具有特性化的意义。对此,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地域的区别性特征,深入剖析地域文化中的内涵底蕴,这样才能为建立特色化的资源数据库奠定基础,才能展现出不同地域所独有的魅力。

2.2建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要体现系统化的层次开发理念

对于不同地域的地方文献资源,要遵循系统化的层次开发理念,从揭示地方文献内涵的广度和深度入手,递进地、有层次地展现出地方文献的资源内容,并对内容相关联的资源进行整合。

2.3建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要具有稳定和连贯的思路

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要体现稳定性和连贯性,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地方文献资源,要进行数字化再加工,用重新组合的方式将分散的、零乱的数据集中在一起,通过筛选、加工、整理等数字化方法,保证地方文献数据的连贯性和有序性。

2.4用全面提升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实现最大服务目标

在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要加强对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全面提升策略。首先,在数据库的选题和信息采集上,要注意选取有本地特色、与用户需求相符的数据资源;其次,在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面,要注意数字化平台的可用性标准和统一性标准,用通用的数据库开发规范,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兼容和互通,同时增加数据库的扩展功能,以应对平滑升级和过渡中的业务拓展等需求;最后,在数据库的检索方面,要建立与用户实现良好互动的检索界面,为用户的检索需求提供全面的帮助,用多渠道的检索途径,提高互动的良好性。

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索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是一项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转化成数字化标引的“自动化储库”。

3.1要健全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特色性,首先,要统一协调各级组织管理机制。对三级机制即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数据库项目组进行自上而下的层层把关,在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下,才能有效保障地方文献资源的特色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其次,要明晰组织管理职责。国家图书馆主要负责建库的政策指导、立项审查以及统筹协调工作;省级图书馆要负责起全省范围内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互享,对数据库的选题、采集到数据库的建设、使用全过程,都要进行具体的调研、分析和规划;项目组则负责具体的分项建设目标,实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存储等具体任务。

3.2寻求多种特色的资源数据库建设模式

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吸收更多的外来资金投入和支持,如:建立国家基金项目进行资助的“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数据库”、图书馆联盟资助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企业与图书馆共同投资的“中国西南民族文化多媒体资料库・羌族历史文化”等。这些多渠道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可以融合企业、基金会等不同资金投入体系,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3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规范化模式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必须形成一整套科学而完整的流程,主要从选题、建库、技术应用、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探索,要让数据库建设有章可循,有技术可依,提升数据库的服务质量。

3.3.1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选题研究和论证是建立数据库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要遵循选题的实用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建立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选取以下主题内容: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专题特色数据库、图片与多媒体数据库、经济科研参考数据库。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选题也要涉及,包括:口口相传内容、地方文化艺术、地方礼仪风俗、节日庆典、有关自然界的特殊实践、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3.3.2技术规范是实现数据库创新的实现路径。①进行数据库系统分析。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系统分析主要针对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系统进行特色设计,为用户考虑所需的服务,设置好数据库的关键索引点,同时兼顾各方考虑。数据库的系统分析还可以包容和提供多种格式的资源,提供以地方文献简要书目信息为主的链接,方便用户使用。②地方文献数据库要以建库立项原则为依据,进行开发工具的运用。为了建立特色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要遵循定位原则、需求原则、特色原则和标准化原则,使用可靠、便捷的数据库开发工具。目前,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主要运用以ILAS5.0和ILAS1.0为平台的信息开发和咨询参考系统,这是一种全套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功能齐备、框架成熟,适于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

3.4快速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效益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利用率还较低,为了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利用价值,要全面提高数据库的特色服务水平,增加其开发效益。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数字化宣传网站进行主页宣传,同时在公共图书馆开辟专栏,对地方文献的资源信息进行宣传,设置专门的咨询处对读者的问题进行解答,使用户了解到其特色内涵;其次,地方文献数据库还可以借鉴企业的营销方式,融入市场机制,开展信息推送式的宣传服务活动,以提高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利用率,实现增值效应。

3.5全面构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共享保障

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互利互惠、互通有无为原则,开展馆际之间的联合编目、采访协调和馆际互借等活动,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建立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分布式资源库群,以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工程为契机,促进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推广与合作共建,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馆际链接,实现地方文献特色资源的共享。

3.6增强数据库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实力

在网络信息的新技术时代,为了适应新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要积极培育和引进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快数据库复合型人才的队伍建设,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玲琳.地方文献开发与区域经济提升[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

[2]梁静.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1(1).

[3]谢耀芳.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

[4]张卫.口述历史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意义与注意事项:以威宁县地方文献收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3).

[5]赵日.近10年我国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1(2).

[6]贾文琴.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1(4).

[7]潘小艳.地方出版社与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以广西地方出版社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1(2).

[8]周加仁.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与征集方法分析[J].兰台世界,2011(4).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