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唯有年年秋雁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大雁历来是抒怀的对象,他们常常利用大雁每年准时秋往南飞的生活习性,进而抒发自己的一些离愁别恨,显得凄婉而哀怨。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就在一首《闻雁》的绝句中这样写道:“故国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短短四句,却情深意切。先言“归思”,故乡渺茫,究竟在何处?思家盼归之情萦绕心头。后写“闻雁”,深秋的雨夜,南归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鸣叫而过,大雁尚且都能按时飞回故地,而此时的诗人,却独处他乡。声声雁叫,更衬托出诗人的愁苦。寥寥数语,把那“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李峤的《汾阴行》中,那最后四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诗人面对秀美河山,不禁感慨万千。人生的富贵荣华能有几时?你看就连当年汉武帝游览的盛事,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有那些年年准时南飞的秋雁了。是的,那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慨叹,读后依旧令人感慨颇多。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之乱”逃离长安前,登上花萼楼,听到歌妓演唱这四句诗时,立刻引起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此外,像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诗人沈如筠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闺怨》);以及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戏答元稹》)等佳句,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雁类主要有:灰雁、鸿雁、豆雁、黑雁、雪雁、斑头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红胸黑雁等多种。在民间,人们总是习惯地将它们通称为大雁。它们都属雁形目,鸭科。为体型大、个体重的野生鸟类。它们还喜结群,特别是迁徙季节,常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活动。
作为定期迁徙的候鸟,它们恪守时间,组织性强,有按季节性准确迁徙的行为。在通信手段落后的古代,人们渴望能够通过大雁来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借以表达四处漂泊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伤感之意。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派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反复无常的单于长期拘留,并发配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竟达19年之久。昭帝即位后,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随从常惠,密见汉使,告之实情,并设计让他对单于说:“汉朝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北来的鸿雁,雁足上绑有书信,上写着苏武在某沼泽地带牧羊。”单于见道破天机,无法隐瞒,便放苏武归汉。这就是“鸿雁传书”典故的由来,它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把恩爱夫妻的那种互相思念、彼此惦记的炙热情感,描写得情真意切。那“云中谁寄锦书来”道出了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的急切心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又极度地渲染了一个月光满楼的美好夜景,然而,在美景背后,却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夜,盼望丈夫音讯的她,凭栏眺望许久,直到月已西斜却毫不知觉。那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雁足捎书”一个奇妙的遐想,一个形象的比喻,将那女主人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刻画得感人至深。
据野生鸟类学家研究,北方地区原来是大雁的故乡,那里的夏季日照时间长,食物丰富,敌害不多,非常适合哺育幼雏。后来,地球上经历了几次冰川时期,使得北方地区一片冰天雪地。由于找不到食物,为了觅食避寒,大雁被迫迁徙,浩浩荡荡地飞向比较温暖的南方。那里能够找到丰富的食物,并躲过北方地区的严寒。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时期已经时过境迁,但大雁在其进化史上逐渐形成的这种迁徙习性,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正如明代诗人王恭所言:“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春雁》)
在迁徙途中,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它们依然义无反顾。它们的迁徙飞行是非常有序的,而且队列还会不断地变换。一会儿“一”字形、一会儿又“人”字形,边飞边叫。其队形的变换、领飞的头雁,这都与飞行的速度有关。当它加速飞行时,成“人”字形;当它减速飞行时,则队形又变为“一”字形。雁群的这种交叉变化队形,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阻力,提高飞行速度,以便在长途跋涉时,能够持久地飞行,这完全是它们长期适应迁徙生活所形成的本能。
这些雁类,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以及湖泊、河流、沼泽等地。它们的觅食地,多在湖泊附近、水域岸边,水生植物生长比较茂密的地方,有时也会出现在山地平原、河谷地区和浅水处。它们的适应性很强,属杂食性水禽。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为食。繁殖季节,也吃少量的甲壳类和动物性食物。迁徙和越冬季节,亦吃散落的农作物种子和幼苗。觅食多在早晨和下午,中午则在湖中水面或岸边沙滩上休息,常用一只脚站立。虽说,雁类在迁徙途中,也在农田里刨吃一些农作物的幼苗,有时还会连根拔起,甚至影响粮食的收成。但我们许多的农民兄弟,也都知道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依旧爱鸟护鸟,真是可敬可叹!
不过,在野生鸟类的拍摄中,雁类的拍摄相对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它们的个头较大,鸿雁的个头最大,身长大约90厘米;而灰雁和豆雁的身长也有近85厘米。但它们都非常机警,对人类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使人很难接近它们。当我们刚刚向雁群靠近时,在浅水处游弋的它们,就会警惕地向水面深处游去。假如我们继续行进,可能距离它们还有百米之时,雁群中便会突然发出刺耳的雁叫,水面上随即便是一阵急促、混乱的翅膀拍打声,以及脚蹼的划动声,它们突然起飞,而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回到原来栖息的水面上。这就是机警的雁类,在它们休息时,雁群中常会安排一只或数只的“哨鸟”,它们不吃、不睡,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担当警卫,非常恪尽职守。一旦发现情况,则会发出警报,雁群闻声会随即而飞,边飞边鸣。
在古罗马时期,克尔特大军曾偃旗息鼓,夜袭罗马要塞,而此时要塞的守卫者正沉睡在梦乡里,幸而有雁群被其惊起啼叫,使要塞的守卫者惊醒迎战。正是因为雁类的这种生活习性,从而使罗马军队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这就是历史上曾流传甚广的“雁群救罗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