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高中段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化学课堂教学为课改的切入点,列举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课例,谈谈如何能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乐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化学课堂;精神生活;交往;道德

新课程改革中十分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给教学活动展现一片广阔的天地。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享受这样一种智力付出与快乐回报的课堂精神生活?如何才能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呢?

一、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发展的乐园

1.拓展课堂的精神空间,让化学课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知识内容的建构上,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知识的应用要同学生实践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实践价值。

2.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在课堂中得到升华。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条件,适当地在教学中遗留一些“空白”,设下疑问,促使学生课后思考,对发展的新事物进行课外资料的查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知识的建构者,也是个体生命与价值的建构者。教师要改变过去“只见书本不见人”的传统观念,把教育真正当成“人”的教育,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的层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价值感悟。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让课堂像家庭那样充满温馨,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师道尊严”的观念使师生变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自由性、平等性或多或少有所丧失。教师在课堂内外应与学生多多交流对日常化学知识和现象的看法,了解学生所好,上课举例时贴近生活实际,不但能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要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作为拥有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个体,他们会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与合作,进行知识共享,共同建构知识。这种思想一直指导着笔者的课堂教学。比如:笔者在“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这节课中,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在课前让学生带来自己用的牙膏,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药品,班中学生可以自愿组成四人小组,完成如下实验:(1)牙膏中摩擦剂的检验;(2)甘油的检验。学生可以走动,直到做好、看清每个实验,在这期间有许多学生会问笔者怎么回事,也有同学会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最后总结出不同牌子的牙膏所用的摩擦剂是不同的,有的是碳酸钙,有的是氢氧化铝。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走来走去,纪律看似很散,但实际上学生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3.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境, 营造积极思考不断进取的气氛。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背景,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课堂气氛可以是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庸俗的、死气沉沉的。积极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反映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学生就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态度和体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而在紧张、压抑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境,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才能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就是应该让学生在每节课都能以轻松而又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建构他们的道德世界观,同时促进道德行为的发展,最终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濮江,彭蜀晋.中学化学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Z1).

[3]袁振国.新世纪教师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