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鹿门山中客,沿月棹歌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鹿门山中客,沿月棹歌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孟浩然一生遑遑无宁,面对仕隐两难不能得偿所愿。本文欲从孟浩然的诗作入手,探求诗人的隐士心态与人生追求,从而发掘其人生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孟浩然;隐居与入仕;感性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06-01

孟浩然少承家世儒风,少年学起的儒家学问在诗人心中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世俗理想,而与山水为伍以排遣情愁的名士风度是他无法回避的内心渴求。这一对难以决断的矛盾贯穿了孟浩然的一生,使他优柔寡断,终酿成悲剧。

笔者认为,孟浩然一生隐不得隐、仕无从仕的经历,其实正是盛世文人间最具代表性的悲剧集合――敏感而多情的诗人身体上虽有居所,心灵却始终流亡,而身处盛唐的孟浩然,则是这群流亡者中最无所适从的一个。

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一处难以割舍的桃花源,孟浩然也不例外:曾经接纳过庞德公的鹿门山正是这样一个去处。孟浩然将自己的情融于物中,岩扉、浦树乃至歌女都成为诗人将自己满溢的情感释放与承托的所在。他为了追求心灵的平静,诉诸佛道以寻求矛盾的解决,“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题义公禅房》),而佛道也不足以解决出世与入世这一恒久的命题,于是诗人的心无时不是焦灼的。诗人愈是焦灼,愈是写下沉静淡泊的字句来麻痹自己,强迫自己忘却仕途声名。

这是否足以使孟浩然释怀呢?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是一场接一场的酣醉,一次复一次的垂钓,一夜复一夜的别业观妓,也不足以将那惶惑消解――既然这最为关键的矛盾不是对极乐的索取,那么诗人整日的纵欢与迷乱又怎么足够将之麻醉呢?然而这个道理却被诗人一次次刻意的避开了:孟浩然开始更深的沉醉和漫游。“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榜人苦奔峭,而我忘艰险。”(《下赣石》)他将生命的热量释放给了恣意的遨游。但这恣意的遨游决不是魏晋式的轻狂――魏晋时人内心的苦楚是孟浩然无论如何体会不到、理解不了的。孟浩然终其一生所感受的也只是茫然,这种茫然既不来源于兵戈寥落的战乱,也不来源于妻离子散的伤恸,更不来源于权力阶级的肆掠倾轧。他的放浪任纵,他所以为的大痛苦,至多只是失意之下的愤激与不平,而他的纵情欢乐也只不过是缺乏理性精神的感望的满足。

纵情欢乐这一错误的切入点未曾使孟浩然得到一刻的释放,而只将矛盾激化的越来越尖锐,直到无法回避。

四十岁,孟浩然始出山,三游帝京。那是一个繁华的年代,也是一个极适合士人进取的年代,然而孟浩然的三次求仕经历均遭惨败。“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在《留别王维》中,孟浩然拂衣而去,显然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时代境遇或有其因,但事在人为,孟浩然的悲剧不在于出世与入世这一两难抉择,身体的形迹与心灵的诉求总是难以一致。

首次求仕无路后,孟浩然心灰意冷,赴吴越漫游时,写下《云门寺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孟浩然揣测,正是在这悠然环境中,云门寺高僧才能够抛却杂念。这种归因外物的理念成为了孟浩然放纵山水的托辞,其间感性上的冲动成分无疑远高于理性上的升华,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每当诗人的理性选择跟自己感性层面上的欲望发生极大的矛盾和冲突时,感性层面的欲望总能胜过理性上的选择。正是这样,入仕失败后,孟浩然的醉心佛道,也成为他逃避现实的借由。

仕途的不顺只成为了他回顾往事时的一道伤疤。诗人敏感的自尊更加重了他放纵恣肆的感望,清淡的诗句再也不足以慰藉诗人灼痛的神经了。

时当盛唐,无数有志之士一展抱负,得偿所愿,孟浩然的悲剧在此间可算罕见之极了。但这悲剧不仅仅是他一人的悲剧,大而论之,更是每一个盛世隐士的切身悲歌:使孟浩然迷惘无解的命题,用着同一般的力度鞭笞着每个隐士的心灵――心的居所,究竟该落于何处?

这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学子自捧卷读书时起,就需汲取两类看似意见相悖的学问:修身齐家的儒学正统,与快意人生的道家观念;其次,这两方学问之中,又以儒学正统为根深蒂固的道德尺度;再次,隐士虽处江湖之远,但仍在体制之内,并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纵观孟浩然的一生,总是在奔波求仕时遑遑不定其意和隐逸幽栖时难以排遣孤独失意之间摇摆,自然也就无从释怀。

这悲剧是否能得以避免呢?在笔者看来,有少数独具智慧的文人是可以称得上骋怀人生的,比如陶渊明,比如坡。他们的人生并非没有创痛与低谷,但他们总能在苦楚中清醒过来,悟得自己流亡一生的意义所在,找到归宿。荷锄南山,笔墨黄州,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寂寞惶恐最终教人成熟洒脱,在凄苦中挣扎并超越。这就是一个文人在肉体永远被钳制的世界中,所能达到和拥有的最高层次的自由:一具独立的精神个体。

回到孟浩然,他一生的流浪在他性格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他只能在清淡的诗与躁动的心间找一个微妙的制衡点,用笔下的诗句遮遮掩掩的吐露自己苦闷不堪的心绪,以及对名流风度望而不得的骚动。这个犹豫不决的隐士,最终拉不住对放纵情感的缰绳,无节制的贪图餍足,食鲜疾动,终于南园。

参考文献:

[1]孟浩然.孟浩然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王达津.孟浩然的生平及其诗[J].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闻一多.孟浩然[J].唐诗杂论,1998.

[4]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J].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蔡阿聪.孟浩然的性格与其人生悲剧的关系[J].中州学刊,2004(2): 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