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得意忘形之建筑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得意忘形之建筑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育是美丽的相遇,在美丽的相遇中我们感受一种精彩的期许,那期许是师生共同用心灵的语言构筑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在美术教学中,要时刻记着这一点,在学生的生活处着手。践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真正的作用与学生的成长,生活处处是教育,处处可以捕捉到教育的价值。园区建筑是现代化苏州的标志,硬生生的建筑如何激起孩子们的发自内心柔软的共鸣?在课程设置过程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决定继续沿用《我和康定斯基的狂想曲之点、线》的拟人的方法,给建筑活力。用拼图的形式分割建筑,给建筑新的生命,以此开启园区建筑探索之门。

【关键词】教育 建筑 创作

一、拟人手法对孩子绘画的促动

《筑之美》,园区的建筑,首先想到的就是园区的现代建筑。一系列众所周知的现代建筑进入了脑海,第一课安排欣赏园区建筑,感受园区建筑的现代美,然后进行草图的绘制。建筑是冰冷的,如何引导孩子欣赏建筑,并让孩子带着怎样的情感来画建筑非常重要。于是将课程设置为:建筑(房子)的外表、建筑(房子)的情感和我们自己的园区建筑(创作)三个大环节。用拟人的手法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建筑的外形,拟人为建筑的形体;建筑的灯光,拟人为建筑的夜衣;建筑的情感之一典雅、端庄;建筑的情感之二精致,优雅;建筑不再冰冷,取而代之的是有形态,有服装,有情感的鲜活的生命。带着对建筑这样的理解,带着对建筑的浓厚的感情,孩子们开始创作自己的家。阳台,一个家最大的窗口,以此为视角进行创作,统一了创作的形式,给定了创作范围,孩子们可以用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孩子们看着熟悉的作品原来也有生命,感慨很多。于是更能关注作品的细节,带着理解的心情去进一步欣赏,带着负责的态度进行建筑的创作。

二、大师引导孩子创作的帮助

如何进行创作,是让孩子们自由创作,还是教师示范?我纠结了很久,最后想到了2012主题系列竞赛的主题:向大师学习。孩子和大师最接近,教师的示范怎么比得上大师的作品?我没有信心。孩子们创作的主角是各自的阳台,如何进行阳台内环境设置,我想到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相似的作品长宽比例,丰富的作品内涵肯定能给孩子很大帮助。结合对比、欣赏、教师引导等方式,孩子们了解了《格尔尼卡》的绘画方式,知道了毕加索创作这件作品的背景。以此,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信心。作品中还有一个难题,画纸比孩子们平时用的要大,建筑外墙形式单一,有些作品中还涉及夜空、树木等。如何把大面积,形式单一,色彩单一的部分丰富起来。我想到了梵高的《星月夜》、毕加索的拼贴画、沈老师的《寻找水色》。在多种艺术形式的刺激下,孩子们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想要的绘画方式。以此,再次激励孩子们创作的信心。大师,离孩子最近的星星,是孩子创作的最好的示范者,教师的目标是引导孩子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选择适合的大师,在适合环境点醒孩子,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绪渲染对孩子作品欣赏的烘托

历时两周,孩子的作品完成了,我的心里不断翻腾的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欣赏自己的作品?以及如何吧孩子们重新引回“筑之美”的主题。这是《筑巢》系列的最后一课,以组建拼图,欣赏孩子们的作品为主。组建拼图的过程中,将平时有组长收作业的形式改成每个孩子自己拿自己的作业,安分组情况排队,依次将作品纳入大拼图。此环节为激发孩子对作品展示的热情,在排队,纳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创作的力量。47个孩子,48张4开纸组成的大拼图(其中两个孩子完成了3件作品)在体育馆组摆拼完成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兴奋。虽然中间有同学放错位置,放倒顺序,一次次调整,再调整,再微调,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欣赏这次巨作的心情。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同时也感受到家和园区建筑的关系。激发对园区建筑的热爱,对家的热爱。欣赏的过程,我带着孩子回忆最初的课程,回忆园区建筑与家的关系。帮助孩子们把对家的热爱引至对园区建筑的热爱。学生逐个介绍自己作品,他们不但解释了作品,还给作品取了名称。给作品于生命,激发孩子们对艺术创作的尊重。

这次的系列课程是一次新的尝试,遇到很多难题,请教同伴,请教建筑专家,借鉴网络,困难被一一克服。拼图的原始素材来源于本人所居住的小区“东湖林语”西大门夜景,起初想尝试沈老师曾介绍过的用指纹做拼图的方式,后实践发现对于建筑的创作还有一定问题。某种程度上建筑有外形,有明确的线条,所以放弃了这种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这个班美术兴趣小组的12个同学用课余时间,和老师一起把白色全开素描纸按照比例等要求平铺在空教室地板上,然后根据“东湖林语”的夜景照片主角三幢主建筑(房子)的外形,进行区域分割。分割完毕后再在课堂上分给其他同学,发作品前必须给孩子们分组,便于作品的最后摆拼。其他同学创作的纸张上有了分割后的建筑(房子)初线条,有点类似平面构成的形式。有的孩子分割到完整的阳台,有的孩子分到的是不完整的阳台,甚至有的孩子分到了大面积的绿色植物和阳台一角,最后的单个作品除了阳台实景其他都是无形的。只有整体摆拼才能看到建筑全貌。

选用拼图的形式,原因有这几点:1、园区建筑(房子-住房)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一幢房子就是那几十个家庭组成的大拼图;2、拼图的形式对于老师,学生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创作中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3、拼图的作品规模比较大,作品展示形式比较好。在情感的渲染的主线上运用到以下结构:激发学生喜欢园区建筑-感受园区建筑独特美-发现每个家庭的个性美-回归园区建筑的整体美-激发学生喜欢园区建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园区建筑半个月,我们有快乐的分享,也有为某个细节的纠结,最后的作品是让我们满意的。孩子们透过作品激起对家的热爱,对园区建筑的关注,我透过作品激起对美术教学方式的再次思考,对本土资源的深度关注。期待下一次与园区本土资源相遇,期待下一次与各位大师携手。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坚持下来就会产生奇迹”,我在美术教育的心灵花园中期待孩子们生命之花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