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是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自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对数学知识再创造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价值的认识,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事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汽车模型,上课时,同桌合作操作汽车,进行单车行驶、双车相对行驶的活动。在进行了几次操作之后,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我第一次采用这做法时,发现全班学生一下子提出十多个数学问题,很多学生不需要老师提示、说明、讲解,就能正确、迅速地解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还把解题的策略、算理表达得清清楚楚。惊喜之余,我借一个班级又上了这节课。这次,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对于“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这个问题,我没有让学生口答,而是要求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解答,发现大部分中下等生也能求出正确答案。课后,我找几个学生座谈,学生说:“我能提出这个问题,自然就会解答。”“××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我能不会做吗?”“我在推汽车时,就发现两辆汽车是怎样行驶的,要经过几小时相遇。”……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学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激起学生探索、获取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

如果数学问题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就会觉得这个数学问题亲切、有趣,并乐于探究,有助于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我利用一次卫生大扫除的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法。我说:“前些天,学校组织了一次卫生大扫除,谁记得我们班是怎样分工的?”学生抢着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全班42位同学,留下10位同学打扫教室卫生,5位同学帮助隔壁班的同学打扫卫生,其余的同学打扫公共卫生责任区。”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如果学生面对的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思维能很快地与生活经验对上号,激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产生探索新知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各种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自主发现新知,建构数学模型。

三、创设原始性问题情境

创设原始性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地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情况,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为学生提供原始的材料,在动态中生成,便于学生探索新知的情境。比如,我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时是这样做的。我说:“教师看到××同学用的那支钢笔既便宜又好用。××同学,请你告诉大家,那支钢笔多少钱?”“谁能把‘一支钢笔5元钱’在黑板上写出来?”“老师想给我们班3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一人买一支,要买几支?”“谁会写‘买3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在学生解题的方法之后,再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然后,让学生自编以日常生活中购买东西为素材的题目并解答。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很容易发现“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及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为创设问题情境积累可资利用的资源,再加以开发和发掘,为教学服务。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价值,也体会到要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必须做到: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地期待、及时地引导、有效地点拨、积极地合作,真正做到师生民主、和谐、互动。

2.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尽量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且具有激趣性、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要保护学习较差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即使提出的问题对于学习新知的价值不大,也不要嘲笑、讥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应用新知,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