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追问的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堂教学是传授和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和掌握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和形成语文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过程。传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强调典型性、稳定性、规范性、实用性,但在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诉求。在近年来的探索中,“追问”已成为有效课堂的价值追求。何为“追问式”教学?如何用“追问”点燃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把握“追问”时机,实现有效“追问”?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回答,以及由此形成的“追问思维”,也是对“追问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
追问是一种机智,追问更是一门艺术。所以,追问不等于滥问、乱问,除了要与前一问形成一定的关系之外,还需要讲求追问的时机和方式。
一、有效追问,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追问,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理解。但是,现在语文课堂上的“问”和“追问”几乎可以用“狂轰滥炸”“杂乱无章”来形容,“无绪”反倒成了其最主要的特征。在语文教学追问的环节中,首先强调的是预设,要求教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要深刻全面,因为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其次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或思维逸出之时能够及时“出手相救”,给学生雪中送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作用,而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否则,极有可能会让学生的思维“雪上加霜”。这同样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参与对话的整个过程。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了莫言的《金鲤》,这篇文章通过写爷孙俩打到了一条大金鲤鱼,爷爷给孙子讲故事,最后孙子将鱼放生的故事,反映了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这一主题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进行试卷分析时,我用追问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文意。“本文主人公是谁?――爷爷和孙子。他们去干啥?――捕鱼。只是捕鱼吗――讲故事。故事内容?――小姑娘为了救人,被淹死了。牺牲以后呢――变成了金翅鱼。故事讲完了吗?――完了。孙子听完后呢?――把鱼放了。他们为何要放鱼――小姑娘变的。此鱼是彼鱼?――不是。是他们对小女孩的敬佩和赞赏。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她为了救人而牺牲了。对,非常好。她为何救人?――那个女青年受迫害快死了。――如换作别人,她会不会救?片刻犹豫――会,因为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太好了,所以她救的不仅仅是人,而是――生命。她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善待。孙子在知道这个故事后,放掉的仅仅是鱼吗?――不,也是一条生命。对,这正是本文的主题:善待热爱生命,就像那个小姑娘一样让生命有意义。一次次的追问,不留痕迹,不生搬硬套,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了逻辑推理,挖掘主题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对症出击、雪中送炭还是趁热打铁,追问都要讲求适时、相机而问,即,把握“良机”;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之后,思维处于一种由“起点”迈向“终点”但尚未达到“终点”的中间靠后状态时,追问才是最有效的。
二、重点追问,帮助学生学会审题
阅读学习训练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学生思维总是处于不确定性和无序性状态,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混沌状态,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把握的“良机”,一个需要教师适时追问、点拨的时机。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如,阅读练习《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中,有这样一道题:理解评析“这粒盐原本并没有融化掉。”这句话的含义。许多学生无从下手,照搬原句:“我悄悄地为你们收藏起来。”从这一答案中可得知,学生审题出现问题。此时,我进行重点追问:这粒盐是什么――我的错误。融化意思――消失。为何――没有被遗忘;继续追问,为何――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方式。同学们的回答简单而又到位,这就是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进行重点追问的效应,一切水到渠成。又如,阅读练习《回家》(龙应台)中有这样一道题:怎样理解“母亲想回的是一段时光”?许多同学都对句子的含义进行了理解,理解为:母亲想回到过去。这种理解无疑忽略了一个重点词:时光。此时就需要老师的重点追问。我立即反问:“为什么想回到过去?那是一段怎样的时光?”“美好,温馨的。”我继续追问:“母亲为什么想回去?”这次我抓住第二个重点词“母亲”。同学们立刻恍然大悟:因为那里有母亲的爱,有我们和母亲一起快乐的生活。但母亲却再也回不去了,我感到难过和心痛。母亲老了,但,对我们的爱依旧。通过我的重点词追问法,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文章,并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他们此时读懂的又岂止仅是这道题呢?其实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孔子早就说过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这“愤”这“悱”,就是追问的前提和时机。所以,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到受阻时、似懂非懂时实施追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如果学生的思维尚未进入临界状态就去“追”,就不能体现点拨的作用,追问也就不能收到我们预期的、比较明显的效果。追问会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直观表现。追问能“显智”,在关键时刻重点追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深层追问,帮助学生完整答题
一个教学环节的成功,对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教师能及时地抓住师生间对话时出现的问题,对症出击,且紧扣不放,穷追到底。因为正是这样的追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全神贯注于学生的言说,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或作提醒,或作补充。
机智的教师常常会“顺势一击”,抓住一点,轻巧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辽远。因为有的时候从表象上看,教师所提的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但是学生的思维还有可拓展或开掘的空间,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仅止于此,不妨乘势而上、趁热打铁,再追一问,从而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在字词教学中,就可以采取深层追问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字词辨析。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学生经常误写为“身”,“一拍即合”“一反既往”中的“即”和“既”总是写反。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行深层追问:“谈笑风生”中的“生”为何这样写?学生赶紧借助字典,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生,生动有趣;谈笑风生,说活生动有趣,和声音无关”。通过深层追问,学生掌握了字形的学习方法,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他们的字形问题。
追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总会有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时候,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追上一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追问的策略,是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见,“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对话”精彩而深刻,使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成效;“追问”是实现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桥梁,让学生由感性走向理性,有照亮课堂智慧之窗的魅力。
总之,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示,追问是锻造学生思维的手段,追问更是语文教学的艺术。“原点”“方式”和“时机”,是语文教学中追问组成的三个关键要素,构成了追问的整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