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浮躁的协同市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浮躁的协同市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Google上用关键词“协同软件”进行搜索,记录超过100万条。我猜想这超过100万条的记录好歹应该讲清楚什么是协同,但是没看到30篇文章,我实在无法继续。

到处都在吹泡泡,无外乎都在讲协同软件是未来的趋势,协同未来市场很大,协同软件非常必要。颇有些让人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但是我没听懂他们讲的协同软件到底是什么。

如果协同只是一个OA的升级版,或者是一个消除孤岛的工具,或者是一个一揽子产品的大杂烩,那么协同软件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道德经》里面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协同软件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洞悉到其中奥妙者,必能找到信息化的众妙之门,如果未能体会其中意味,那也就是雾里看花了。

新瓶老酒 谨防炒作

看过这样一段话:“人们要结成各式各样的组织,其目的就是要协同。因为企业、政府机构、公共部门,所有这些社会性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要许多人共同做一件事或者相互管理的事情,这就需要行为、步调的协调和合作。”

“今年完成1000万利润,毕业生合格率90%,消除财政赤字”,协同是达成这些目标的手段。谈不上“人们要结成各式各样的组织,其目的就是要协同。”显然,上面那段话过分强调协同的概念了。

像那段话所说的一样,组织想要做好事情必定要追求更好的协同,而协同需要协同软件的支撑。那么,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协同软件呢?

组织的日常经营包括业务和管理两个方面,业务是达成组织目标的核心,一切都要依此展开。所以,协同首先要协同企业业务,而什么能协同企业的业务呢?显然是业务软件,指的就是ERP、CRM、SCM、PM等这类业务管理软件。问题是这些软件都存在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另起炉灶,搞个协同软件。难道这些软件不是协同软件吗?如果他们是协同软件,那么我们是不是在概念炒作?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协同理论无外乎找到三个卖点:集成、通讯和工作流。目前,至少95%的厂商都是在说这些东西,无论理论多么天花滥坠,“干货”就是这些,然而这些东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而在具体的管理思想的贡献上面,这些厂商可以说没有太多根本性的突破。除了强调协同的意义外,就是从兜里掏出一个OA或者一个泛OA产品,实在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冒充集成工具 混淆视线

协同软件的第一个目标是集成。因为分割是协同的天敌,所以消除软件孤岛就是头等大事。与此相比,通讯工具和工作流工具就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集成问题困挠业界由来已久。目前看来集成问题的解决之道主要来自平台领域内的创新,主要包括两类产品:基础平台和业务基础平台,两种解决方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层面不同。前者主要是为软件的运行提供了跨平台、跨技术路线的基础技术环境,而后者则主要为企业的业务逻辑提供了统一的容器和管理工具。前者的主要代表是BEA的Weblogic和IBM的Websphere,后者主要是SAP的NetWeaver和思维加速的Justep Business。两者不矛盾,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看来,业务软件的优势在于:把企业面对的整体问题进行有效分解,并且对症下药做很好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专用解决方案,但它们的缺陷也恰恰是它的分解,这些软件缺少的是整合。

我们并不缺少优秀的ERP、CRM和PM软件,这些软件的内在逻辑上本来就是协同的,如果业务过程不能和财务协同,那么我们怎样将制造的成本自动地反映到财务系统呢?但是这些软件已经分化成不同的功能域,虽然内部逻辑严密完善,但是各功能域之间无法有效整合。要实现整合就必须求助上面两种工具平台,肯定不是求助于现在市面上风头正劲的协同厂商,协同软件不是解决集成问题的方法。

如果要正确理解协同软件和集成关系的话,那么这样说可能更合适:协同软件是利用集成平台技术所构建的一种应用,但不是所有的协同软件都是集成技术的产物。

从管理中找协同

李 晋

从字面上来理解,协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协,一个是同。后者是目标,前者是手段。所以协同软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协同的管道,二是协同内容的处理。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高速公路、汽车和交通管理。高速公路就是协同管道,汽车就是协同的主体,而交通管理是协同的规则和处理方式。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协同只存在于三个层面:企业内部、企业间以及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从企业内部来看,协同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那就是管理和业务;当然这两个方面不能孤立来看,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业务领域是ERP的领地,而管理方面一直没有理想的工具。从企业间来看,主要是SCM的天下。而企业和客户间,就是CRM和EC的地盘。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熟悉的老面孔,还是老生常谈的ERP、CRM和EC,但人们对协同软件的认知较少。其原因在于,软件都是协同的,只是协同的程度各有差异罢了。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上有两种制度,一种叫武官制度,一种叫文官制度。武官是管征战的,搞军事的;而文官负责后勤、教育、赋税等工作,这些人虽然并不亲自去打仗,但却制定治国大略,主导了国家的现在和未来。

做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在企业中武官制度并不是困惑大家的问题,管理生产和事务已经不再变得那么困难,但是最难的是文官制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类人的管理:销售人员、行政人员、设计研发人员和管理干部。由于经济从产品时代向服务时代转变,从生产时代向客户时代转变,后者已经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瓶颈。如何制定企业的文官制度,成为老板们最关心的问题。

武官制度就好比是企业的具体业务,用ERP就好解决啦,但是文官制度呢?业界有一句话叫做“二流企业上ERP,一流企业上HR”说的就是这个背景。当然,仅一个HR系统还远远不能涵盖企业的文官制度。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讲,我们以前的软件是解决武官制度的,是制造时代的软件,而协同软件的真谛在于解决文官制度,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软件。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一生都为解决两个问题努力,一是:如何让非知识工作者变得更有效率,一个是: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工作者。前者在过去的软件中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代表作就是ERP软件,而解决知识工作者管理的软件非协同软件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