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智慧的花朵开遍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智慧的花朵开遍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教学应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培养语文能力。具体方法:立足教材。调动学生;多元交往,培养能力;注重语言实践,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培养能力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不朽的汉语言文化,语文教学则肩负着把这些灿烂的中华文明承传并发展下去的使命。近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僵化,课上满堂灌,学生由学习的主体变成了被动的承受者。脸上的笑容、稚气难得一见,课堂上是一片佝偻的身影。长此以往,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又何谈学习的效果?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无实质流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例如:教学宋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教师机械地按部就班地介绍词人柳永,介绍写作背景,泛读全词,疏通词义,翻译全词,介绍写作技巧,背诵全词。

在这套教学流程中,可以说该介绍的知识都介绍到了,可就是有一点,学生呢?教师光顾着讲知识了,几乎忘记了学生的存在。一篇情韵兼美的婉约词,柳永的代表作就这样被糟蹋了。像这种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一言堂式僵化的教学模式难免使学生生厌,长此下去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失去了有效性,教师还要抱怨学习不积极。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更新教学方法。培养语文能力

1 立足教材,调动学生

语文课的任何一篇课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如李商隐的《锦瑟》,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其结果自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既然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接触课文、诵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其次,我们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诸如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缘由、写作意图等等);教给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法、质疑法、猜测法、讨论法等等)。用心、仔细地阅读才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一步。

2 多元交往,培养能力

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里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但提问不要太碎太杂,切忌“满堂问”。为此,教师要把握两个关键。首先,要找准切入点设计问题。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要能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的效果;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要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多向的思考与探究。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众人眼中的黛玉有什么不同?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好处?”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课文,又关照了学生。学生顺着这一问题既能深入体会课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一堂课有这么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这样_来,课堂上不在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自主学习、交流探究。其次,要有敏锐地洞察、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灵活应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这样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 注重语言实践,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余文森教授指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所以语文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情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影视语言绝不能替代文字语言,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更具体一点说,借助影视画面,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对于写作技巧则少有触及。尤其是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究和把握更是表现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课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或描写景物的。这样典范、优雅的语言文字辅以形象的影视画面自然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用智慧的语言、智慧的技巧让学生心灵的闸门不断的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力争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如四季常青的松柏――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