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制造业转型与转移之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制造业转型与转移之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40年前的德国、30年前的日本、20年前的亚洲四小龙遭逢的情况非常相似,沿海带动内地(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在2008年踏入了窘境。如果把依赖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的价格低估优势、采取低附加值的国际竞争模式看作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上半场的话,转型的压力恰恰是我们在上半场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当然同时也是开启中国进入工业化下半场的信号。

制造业的成本主要由各种资源和劳动力构成,利润的降低与过去几年资源价格大幅上升和劳动力价格重估恰好相对应。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点较低,长期依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资源日益减少,尤其是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已逾50%,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瓶颈,而长期粗放式经济增长必然将引发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

目前,作为我国传统强势产业的制造业,占第二产业产值额的80%以上,由于量大、面广、影响深远而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我国制造业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产业模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尚待发育;自主知识产权较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管理落后,竞争力薄弱等等。为此,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使制造业升级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007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3.2%强,位居第二位,美国占20%位居第一位,而中国制造业的此数据在1990年仅有3%,不过行业利润率则有所下滑(表1),但美国制造业已经很大程度上转移出本土。中国制造业只要能够成功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就有机会在未来三年跃居第一位。根据华盛顿经济咨询机构GlobalInsight的预测,中国可能于2009年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

中国制造业转型意味着:产品品质、价格、档次、技术含量和品牌含量全面上升。产品性能的可靠性、产品功能的合理化、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的全面提高;产品设计、生产、营售过程的可控性;服务的可达性、准确性提高以及附加值的提升;采购、交付的及时性以及物流体系整体的改善。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需要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全面跃迁。

观察我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中,纺织服装行业2008年的境遇最为窘迫。在全球性的结构调整中,服装业由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但纺织行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落后产能将被淘汰,逐渐转移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中高档纺织产能继续由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全球产业发展趋势迫使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走上技术与管理升级之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大规模的企业倒闭与整合,但在此过程中行业企业也将完成产业升级,在技术、管理、品牌、营销、渠道等软实力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最终胜出。

但与以往行业周期性波动中的变化不同,此轮纺织服装行业转型的影响将体现在更深广的层面上。行业盈利增速下滑和中小企业倒闭只是行业调整开始的讯号,大规模的企业整合与产业转移还没有开始,预计初步调整时间将在三至五年左右,而新兴的具有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国际上的崛起,至少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转型之路漫长而修远。

2008年困扰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是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和美国的需求增速下降三大因素。然而随着2009年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放缓和成本的回落,外部需求的下滑将是出口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同时,根据对美国、日本、欧元区等主要消费国家的消费研究,纺织服装消费的变动趋势与整体经济GDP的变动趋势是正相关的。另据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将会在09年显著放缓,因而服装消费的增速也预期放缓,纺织服装全球贸易量增速也将下滑(图1、图2),预计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几乎无增长(表2)。

而分析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因素,世界经济减速的逻辑过程是: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资源出口国如中东、俄、巴西等。所以可以断定中国出口减速虽然是个缓慢的过程但趋势不会改变。因而,在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别强调了:2009年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把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方式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虽然从目前的人均消费数据来看,我国服装鞋类消费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图3)。但在纺织服装行业内销所作的预测中,2008年的内销增速大约在20.0 %,而2009年内销增速大约在11.0%左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服装市场容量预测如表3所示。

雪上加霜的是,在市场萎缩的同时,纺织服装企业还面临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上升的压力。当无奈的利润空间缩小时,企业的发泄途径只有三个:要么涨价维持盈利,宏观上将会出现通胀压力;要么降价维持市场但会造成利润挤压甚至关门倒闭,经济上将出现调整压力;要么通过生产率快速提升应对成本上升,在不涨价的情况下实现毛利率的提升,或产品升级以实现利润模式的提升,此即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降价是最无奈的选择。涨价在目前的竞争模式下又缺乏可操作性。一般说来,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开始威胁企业盈利能力时,价格必然上涨。从国内的统计数据来看,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相关指数的持续上升可以说是纺织服装企业对成本上升和利润率下降已经难以忍受的一种表现。当市场中微观层面的企业盈利压力转化为涨价压力,进而转化为宏观的通胀压力时,企业不得不调整产业模式,选择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不分析历史原因就无法准确的定义现在,预测未来。改革开放中的高速增长模式无非就是中国开放市场,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制造商。所谓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内需,可以说是这一增长模式发展的必然表现或派生结果。当然,要注意到中国实现这种模式的前提是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源以及汇率的普遍低估,这点不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金砖四国”中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中国这般全面和纯粹,所以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中低端产品中最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群体。然而,这些前提目前正在消失: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在过去尤其是2008年出现了大幅上升,人民币政策的调整使得汇率在加速升值,出口增速由于经济不景气而面临回落。生产要素的价格重估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促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走向终结的原因。

观察中国真实劳动力价格的竞争优势,我们会发现,过去三年来,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在加速丧失。同期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中国、印度、巴西的真实劳动力竞争力在逐步消耗,但中国的劳动力竞争优势损失最为严重。相对而言,印尼的竞争力在快速提高。

由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的议价能力较弱,企业在寻求出路时多会在节约成本方面进行考虑。沿海向内陆、东部向中部的产业转移,在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方面都会取得一定优势,在企业转型尚有待时间来调整之初,将为企业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但由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环境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这也是企业无奈之举。

在产品选择方面,即使纺织服装产品有部分“日常消费品”的特征,但中高端产品消费仍要比低端产品稳定,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肯定会有部分企业会选择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移。而在产品细分中,由于运动服、休闲服类产品在未来的消费增速较其他细分为高(参见图五),所以也会有部分企业向这两个细分市场靠拢。

对于出口国家的选择,美国经济预计在09年末回暖,其国内需求的回暖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欧盟经济因为私人负债率并不高所面临的状况略好于美国,内需较美国强劲,因此欧盟有望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日本来自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增速自06 年以来持续走低,尤其是与服装消费存在正相关的日本GDP 增速明显走低,使我们对日本国内消费也难以乐观。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非洲对我国服装纺织产品的需求近年来增速很高,在未来几年也许会给国内企业一些惊喜。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而言,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很难分清楚。地区性和产品型的转移为产业转型赢得宝贵时间,而产业转型必然导致在产品上的变动以及更广阔地域内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