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语文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可是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却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在农村初中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对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弊端深感忧虑,想改变它,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收效不大。在此谈些个人的感受和做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首先,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很远,始终摆脱不了考试(尤其是中考)升学阴影的笼罩。当前,试题和奖励方案是许多教师指导学生的“纲要”,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得靠边站。社会、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只有多教出几个尖子生,中考总分进入全市前若干名,考上了重点高中,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社会的好评,才能拿到教学奖。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内容往往只针对历年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围绕这些知识点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至于语文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再也顾不上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都被考试这一指挥棒替代了。

这种功利思想统帅下的语文教学,不是教师在唱“重头戏”(甚至是“独角戏”),也只能是少数尖子生机械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果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只能是调动了极少数尖子生的积极性。这种语文教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多数学生是讨厌的。这种只照顾几个尖子生而牺牲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的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落实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改变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方法,不再把考试成绩(尤其是中考)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给教师们减轻分数的负担和压力。

第二,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弊端。面对新课改,许多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感到措手不及,不懂得怎样指导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一些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离开“教参”的问题,不能中肯地给予评价。出现了一种“模糊”教学的倾向。一些教师上课的形式是新了,师生交流热热闹闹,却忽略了基础教学。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重视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①教会朗读,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农村初中生,习惯讲方言,能讲普通话的就不多,能讲纯正普通话的更是凤毛麟角了。教师要通过示范和训练,教他们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快慢、高低、强弱。准确而恰当地朗读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农村的孩子胆怯、内向,需要更多的鼓励,才习惯用普通话交流。②大量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比较浓,教师应该加以积极培养和发扬。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避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现象。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①认真书写汉字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平时写好字,书写汉字要规范、工整。②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要学会利用工具书来帮助学习。③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要学会泛读和精读。泛读能概括文章的大意,精读能对语言材料作深入的分析。④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习惯。从课堂到课外,学习语文的平台无处不在。举个例子:看电视时就可以学习主持人流利的普通话,看广告也可以学习辨析成语运用的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教师理应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责任。

第三,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普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进来的情境与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在精心设疑的同时,更应多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巧妙的评价可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鱼”,还要有“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和巩固语文技能,还可以为语文课堂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例如:让学生收集电视广告中误用成语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一般人可找出2—3个,最多的学生竟找出了7个。通过创办学生文学社团的方法来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也很有效。我在2009年就创办了学校“春雨”文学社,供学生们交流作文心得,定期出版学生习作。指导鼓励学生向报社积极投稿,已有多位学生在市级报刊上发表习作。通过课内课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既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又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生生、生师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至将来适应社会的“大语文”能力。

第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重阅读轻写作。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下足了功夫,从备课,写教案到上课,都一丝不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各种教参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组织教学过程。但对作文教学就比较随便了,认为只要一个学期写够几篇大作文就可以了。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至于批改也是随便写几行评语和一个分数,评讲更是粗糙简单,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练习轻评讲的毛病。不少学生一到作文课就喊“头痛”,无文可写,只好抄。作文教学进入了死胡同。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不到位,素质不高有关。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自然提高,可以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而自然提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吹糠见米”的短期行为,认为抓阅读教学出成绩快,而写作教学难见明显的效果,甚至出力不讨好,因此不愿在写作教学上多下工夫。还有少数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不高,自己写作桶里的“水”不多,要再把“水”分给学生自然不容易,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要改变这种现状,一要提高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二是教师本身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三可以创办各种学生文学社团,让学生多实践。

第五,面对新课改的困惑。农村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习惯了一支粉笔两本书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不知所措,一些教师还是以讲为主,另一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少讲了,甚至不讲了。让学生“探究”,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却没能提出几个有水平的问题,探究不出什么味道。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是我们的教师要加强学习,先提高自己“探究”教材的能力,才可以教会学生去探究。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储备有一缸水。

第六,面对信息时代的困惑。在农村初中,“电脑”还是奢侈的摆设品,真正会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不多,好在教育部已有在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计划,很快就可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总之,由于客观的原因,农村初中基础设施较差,社会环境不够良好,好的师生资源多流向县镇。近年来,农村初中的教学有滑坡的倾向,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不少,希望社会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使农村初中教学走出困境,让我们的整个基础教育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